《半月谈》——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摘要:
当下,披着“自由创作”“艺术表达”等外衣,兜售暴力至上价值观的暗黑内容,在网络平台大肆散播,未成年人在观看之后有可能会进行讨论、分享等二次传播,这些行为无疑会导致他们无形之中“赞成”暴力,并对真实世界形成扭曲认知。
近年来,亚文化圈在“出圈”过程中,常常出现“圈层规矩”大于天,漠视公序良俗,甚至对相关法规不以为然的现象。这很大程度是由于部分青少年在追求“志同道合”的道路上偏离现实。
流血的眼睛、狰狞的笑脸、破碎的身体,尖刀捅穿大脑、牙齿撕咬脖颈、心脏被手挖出……黑色背景下,恐怖气息呼之欲出。近年来,暗黑、病娇等风格画作借助互联网平台肆意“出圈”,从暗藏于隐秘角落的小众圈子日渐成为网络视觉暴力的一种新武器。
暗黑、病娇,越丧越带感
中学生小雨最近在使用社交工具时,常会在新闻页面下刷到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或动图:“评论区里的图片不点开没事,有时好奇点开,一看就感到极度不适,什么尖刀捅穿大脑,牙齿撕咬脖颈。我的私信还收到过‘鬼图’。”
有人害怕,有人却喜欢。正读初二的男孩炎炎尤其喜欢这类画作,他在个人微博转发并称赞:“这类暗黑系、病娇风,我真的太爱了啊!”
炎炎告诉半月谈记者,他所在的班级喜欢病娇风格的同学有不少,他们尤其爱一些带有骷髅、滴血、破碎物品等元素的作品。甚至一些女孩拍照时也爱拍成病娇风格——穿白裙子,披散头发,画哥特式的妆。
暗黑、病娇在视觉呈现上带有一种“令人压抑的美感”,同时由于一些动漫作品和角色的原因,也给人们留下与精神疾病、暴力行为相关的负面观感。
谈到喜欢这种风格作品的原因时,炎炎说:“现在大家都比较早熟,学习压力也大,有的谈恋爱不顺利,感觉生活很累,也比较丧。看这些东西会带来快感。”
通过看暗黑画作让自己暂时忘记烦恼、麻痹自己,已成为许多青少年的选择。而部分青少年已从查找观看“进阶”到了主动作画的地步。
在百度贴吧,有发帖人接稿暗黑风格画作,并根据作画复杂程度定价。评论区留言说明,有不少人对此类画作表示感兴趣。“好看”“喜欢这种风格”等评论为数不少。
正在读初三的小星自诩“灵魂画手”,他在百度贴吧成为一名画师,在线接单。“我擅长以暗黑风格作画,平时一张大头图50元起步,半身80元起步,全身120元起步。暑假每天都能接到好几单。”
暗黑画风滋生视觉暴力
小轩曾是一名深谙暗黑风格的画手。他坦言自己与新一代暗黑画手有“代沟”:过去,画手们交流切磋“圈地自萌”,表达对世界的反讽,对社会的反思;如今,这类作品已不再是“藏在圈内人未识”,而是借助二次元文化出圈,有的甚至成为网络暴力新形式——视觉暴力的一种武器。这些现象让小轩十分忧虑。
“暗黑风格的反思、反讽力量有其存在价值。我明确反对的是,所谓的艺术创作以侮辱为目的,对他人的人格进行践踏和侵害。在我眼里,这是一种暴力。”小轩说。
就像很多画手所说的,画作一般都表达画手感知外界事物的内心投射,同时也会对观看者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半月谈记者接到过一些家长的投诉,表达自己对孩子喜爱这类作品的担忧。
“这个年龄偏爱另类、独特的东西,有好奇心或者猎奇心,我都能理解。但每次看她画一些带点邪恶、血腥的漫画,我都想给她撕了。”网友“爱墨如许”说,她跟女儿讨论,想知道女儿到底为什么喜欢这种压抑、扭曲的东西。但孩子却觉得家长“多虑了”。
过多接触此类视觉冲击强烈的暗黑风格作品,是否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心理伤害,导致人们在情绪上更加忧虑沮丧?
据了解,在一些暗黑画作的网上评论区,确实频繁出现如“人明明都会死的,为什么一定要活着呢”“原来是我配不上这个世界啊”等流露厌世情绪的文字。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教授骆承珷说,暗黑画作的创作者可能将画作为一种释放自我的手段,但不能任由此类画风肆意散布。“画手圈暗黑画风并非主流,但这种风格杀伤力强,容易引起跟风,所以传播快。如果人们接触负面的东西过多,感知现实世界时,容易形成负面和偏激情绪。这样的作品不应该提倡,要谨慎传播。”
亚文化发展应有边界
暗黑画作符合未成年人猎奇、好奇的思维,但在不加引导提示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助长青少年焦虑、压抑情绪蔓延,诱发青少年参与暴力活动。
业内专家认为,传播学中有“卑鄙世界症候群”的概念,指那些长时间接受媒介暴力的人会变得没有安全感,更倾向于将世界看成一个卑鄙之境,继而对暴力的受害者失去同情心。也就是说,长期在媒介暴力浸淫之下的人会变得自私冷酷,缺乏同情心,难与人愉快相处。
当下,披着“自由创作”“艺术表达”等外衣,兜售暴力至上价值观的暗黑内容,在网络平台大肆散播,未成年人在观看之后有可能会进行讨论、分享等二次传播,这些行为无疑会导致他们无形之中“赞成”暴力,并对真实世界形成扭曲认知。
近年来,亚文化圈在出圈过程中,常常出现圈层规矩大于天,漠视公序良俗,甚至对相关法规不以为然的现象。这很大程度是由于部分青少年在追求志同道合的道路上偏离现实。
当青少年沉浸于这种由线条、色彩、图案所营构的暴力情境中时,就有可能忘却现实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将一种情绪的宣泄转化为一种外在的行动。”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席志武说。
专家认为,学校和家庭要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压力、减少焦虑。同时,主管部门要督促相关网络平台切实担负起责任,对亚文化现象中一些负面的、出格的、不健康的因素有足够的敏锐度和辨识力,不能让流量蒙蔽双眼,更不能对负面文化听之任之,甚至媚俗逢迎。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