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笔】川崎小子 – VOL.62重访韩国城

VOL.62 重访韩国城

最先下车的地点,是离川崎站不远的樱本。

从幼年起至小学二年级生活的这条街上,有个韩国城。

阔别三十年再次站在商店街入口,我却像迷了路一样,茫然不知所措。

马路铺设一新,家家户户装修美观,街上人烟稀少。

仿佛置身于国外——。

这和我记忆中的故乡完全不同。在我脑海里,记忆中的那条街,和艾迪特・皮雅芙的歌曲很合。

贫困潦倒,谈不上多漂亮的一个地方,却洋溢着人情味。

附近工厂林立,烟囱滚滚冒烟。商店街上全是在那工作的工人。

战前,这条街上有很多从朝鲜半岛来打工的人,他们在基层肩负着日本的重工业。小时候的我,就像《打夯歌》里唱的那样,伴随着“嘿呀吼”的吆喝声,四处可见穿着背心满身是泥地拉着滑轮的绳索,或是拿着十字镐的人们。女人也在建筑工地挥汗劳动。

大约在十年前,我在韩国首尔,无意中想起了樱本的这股气息。

1999年,长濑(智也)参演了日韩合拍的电影《首尔》。为了看他拍戏,我和松冈(昌宏)第一次去韩国的首尔玩。钻进首尔的小巷里找饭馆的时候,莫名地感到怀念。一股泡菜的味道。对了,这是“小周”家的味道——。

小时候,我每天去在日朝鲜人的“小周”家玩。阿姨经营着烧烤店,给我们端来好多猪蹄和朝鲜年糕。

经常饿肚子的我,在蒸猪蹄上沾点苦椒酱(辣椒味增),狼吞虎咽地下肚。热乎乎的朝鲜年糕味道真赞!

当时樱本的各处小店都有卖猪蹄,现在似乎只剩一家店在卖了。不知道小周的家在哪里呢?商店街大道上,关门的店也有很多。

担负着日本经济高度成长的川崎,在70年代以后,工厂渐渐转移。虽说是地方城市的衰落,但如此死气沉沉还是令人在意。经济很不景气吧。

走在曾经住过的公寓附近,建筑荡然无存。70年代的热闹,糜乱也消失不见了。

循着记忆中的线索回忆往昔。

当时,我们一家所在的公寓隔壁,住着一对情侣。不知道是正在同居还是已经结婚,年纪尚幼的我也分不清楚。但他们经常陪我玩。

那时候,大哥哥教我玩了人生中第一次“飞镖”。

房里贴着女性的裸体海报,我们朝她的咪咪射飞镖。如果正好射中咪咪头,就是“满分”。

当时真是什么都敢玩啊。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大人与小孩共同生活。

母亲整日忙于工作,所以放学后,我就去小周家或是隔壁大哥哥家玩。

街上时常能见到乞讨的人。大家会把饭分给他们吃。

咚咚,听到敲门声打开门后,一个乞丐伸出手站在门外。独自在家的时候是有点害怕,但小时候的我也觉得他们很可怜,去厨房找点吃的,给他们纺锤面包吃。

虽然我们也很穷,但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愿意帮助比自己更穷的人。

沿着记忆走在街上,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寻访记忆中的书店,它依然还在那里。当年我很想要漫画,苦于没钱买,于是想着“把书偷出来看吧”,但又心想“这么做不行”,最终未能得逞。门店虽然焕然一新,但仍然经营着书店。

寻访记忆中的自行车店,那家店同样在原地。当然门店也翻新过了。

仔细观察会发现,虽然街道外观大变样,构造本身似乎并没有改变。住在这里的人估计也没有变化吧。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在街上看到的老年人比较多。

我的思绪转向了曾经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那些多方照顾我的人。

比我年长两岁的小周,没有读当地的公立学校,而是上了朝鲜学校。

虽然学校各不相同,而且我在小学二年级结束时就离开了樱本,但直到上中学前,他还常常来找我玩。上了中学后,我们就没有往来了。

当时,小周一家用的是日本名字。因为歧视的关系,那个年代无法以真名示人。

自那以后过了三十年,最近韩流风潮兴盛,几十万的日本游客去韩国旅游。另一方面,我却听到新闻报道高中免费教育唯独把朝鲜学校排除在外。日本社会气量之狭小,至今仍未改变。

小周现在住在哪里呢?和善的阿姨过得还好吗?在这里生活的在日外国人怎么样了呢?

在这条繁华已逝的街上曾与我共同生活的人们,希望你们能够幸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