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是何年之《吸血鬼日记》

说到今夕是何年,最近我还怀旧了吸血鬼日记。我记得那会吸血鬼题材非常流行,从暮光之城开始,到吸血鬼骑士(哦,我当年爱惨了零)。这个吸血鬼日记自然也没有错过,我还记得大约是2012年看的,那会还没有初代吸血鬼,后来迷上了KC,也出了衍生剧,当时非常期待,结果衍生剧和卡洛琳几乎无关,后面又冒出个狼女,气得我再也没有看过=v=。主线剧情,艾蕾娜又被剧情杀,其实第5季后面我就看得少了,她死了后我也没有再看。我最喜欢的还是开头几季,一开始我也是男主党,第一季女主和Damon跳玩舞,我第一时间投入了Damon怀抱XD,一直在磕男二,所以你们知道最后女主和男二成了之后我的内心有多么激动吗wwww。话说回来,日剧天堂的金币有异曲同工之效啊,甚至还早于吸血鬼日记,说明什么,花花公子+痴情男二人设万年不倒,群众喜闻乐见(笑死)

这是我在B站考古到的DE视频,强烈推荐,做得太好了

 

时隔十年以上了吧,我又重温了这部剧,最大的感想是,这十年来自己的心态变化。那个时候,我被美剧自由组合搭配的设定震惊了,仿佛是个男人和女人,都可以两两组合,睡到一起。

我现在再看,女主虽然被质疑脚踏两条船,但她,也只踏了这两条船而已。其他配角,早踏了七八条船了吧,每个都比女主多。。。她之所以被骂,只是因为是女主,很多人喜欢的卡洛琳,但凡是女主,也早被骂死了。以及,女主自从跟了Damon,这一对就再也没有分开,Damon更是从第一季一直喜欢女主到最后一季。。。。这是什么,这简直是童话故事!!!

欧美真的非常喜欢塑造童话故事啊。反正我是觉得,这点现在的国人真的比不上,当然,我也不觉得除了国人以外,日韩,欧美有比得上的。因为,它就是一个童话!特别是damon的设定还是,对女主一心一意,为了忘记女主,流连在女人乡,但还是喜欢女主。看看,群众喜闻乐见要素拉满(笑)

但是,这样的人,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也正因为如此,我很感激,剧中创造了这样一个人物。虽然戏外的演员,最终也以分手收场,但至少,故事中的他们,携手走完了一生。

Damon真的是一个童话中的人物。他和Stefan,我一开始都嫌弃不好看,最后靠人格魅力征服了我。

甚至让我想起了高中那个薛定谔的初恋。一样的花花公子,校草,绯闻对象七八个都有了吧。但神奇的是,自恋的我居然一直觉得他喜欢我。他接触了我身边几乎所有的人,让我不得不置身于有他的世界。因为他太花了,我打定主意一定要远离,也从来没给过他好脸色看。他的绯闻没断过,我却一直莫名地相信,他最喜欢的是我。现在想来,这也是一种自恋。我从未收到明确的告白,一切都是我自以为是的臆想!

看到Damon,突然想到了那个人,虽然脸也有点记不清了。我很感激生命中出现了那个人,就和Damon一样,可以成为一个童话的符号,我可以尽情地臆想。

学会闭嘴是一种善良

近日高考,瞅到了一则新闻,大意是女生穿短裙被网暴放弃高考。初看的确不可思议,不过我并没有那么义愤填膺,因为整件事非常地具备炒作要素,尤其是所谓当事人的母亲过于迅速地回应,遣词造句很不正常。我当时看到就认为,这个女的大概率在炒作,将来怕是要走流量带货路线。但我们的各类自媒体博主依旧迫不及待地发声,这个时候不吃流量什么时候吃?我就笑了,他们别被打脸就好。

没想到,今天刷到了后续,这打脸来得真快。这下真成小丑了,但小丑也有小丑的立体防御机制:我不是在为某个人发声,我是在为这个现象发声!

听听,多么地冠冕堂皇,道貌岸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得亏这次只是扫射集体,没有骂单独的个人。如果放在其他事件中,被打脸后也不过轻飘飘来一句:我不是在骂某个人,我是在为某个现象发声。这些人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有错。

看一个人,有时候不是看顺风局时讲出来的话多么到位,往往要看他做错的时候,是怎么对应的。很遗憾,过往很多大V,哪怕我觉得人品不错的,在这点上几乎看不到好的例子。果然这是人的劣根性,要让人承认自己有错太难了,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防御机制,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某种立场,要扭转思路几乎不可能。

胖猫事件已经结束,有几个人愿意承认自己骂错?癫狂者如陈岚,一如既往给女方泼脏水,拼命暗示自己没有错。聪明者如武志红,暗戳戳转载一份知乎,假惺惺说希望自己只站事实不站立场,随后闭口不谈此事,就当它从未发生过。所作所为已经说明立场了,不过他比较聪明,认错是不可能的,但我可以不谈它,时间久了大家也就当无事发生了。网上大部分人都是采取这种策略。

相比之下,我更尊敬那些勇于道歉的人。这也是我非常欣赏洁世一的一点,他勇于打破过去的自己,打破自己过往塑造的认知。

常常在想,如果将来人们为了不确定的情报激情为正义代言的时候,能加一条限制,反转之后自掏腰包50万,或者,自断一条手臂,这个世界会不会清净许多。人们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发声,只是因为对自己没有损失罢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么做,岂不是没人敢发声?如果真的对事件知根知底,又何惧发声。不敢,不就是因为自己也不确定吗?对自己可能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只字不提,一旦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了,立马闭嘴。

我现在对网络上群情激愤讨伐的人,一律持同情态度,99%是无辜的,这就是现在的网络环境。真正穷凶极恶的人,不会有人骂的,因为没有人能从中“获益”,绝大多数的骂战都是人为挑起。我不知道这人是好是坏,我不是身边人,我无法了解全貌,不上去踩一脚,就是我最大的仁慈。

无聊的胖猫事件

我一点也不想关心,可我每次看微信同事留言,它总会像狗皮膏药一样从角落里蹦出来,让人不得不知道。。。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它是炒作。在我看来,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事件,哪怕是pua,古往今来死在男性pua手上的女性数不胜数,也没见社会有如此高的“能量”打抱不平,怎么性别一换,一下子就都关注了?我只是觉得,这就是一起再普通不过的事件。。。自杀的人年年都有。但是闹到这么大阵仗,肯定有人在吃流量,对策就是不要去管。

昨天被刷到了长长的警方通告,和当初预想几乎无差,我本来以为胖猫都是姐姐虚构的,看来是真有其人,但其他果然还是那个老的套路,那个姐姐一开始就不对味,对味是不可能让这个普普通通的事件可以引起如此轩然大波的,网民都没那么空,也没那么有爱心,除非花钱在网上雇水军炒作,你看几个人会“同情”一个陌生人。

只不过,这次事件让我再度感到惋惜的还是陈岚。

她在霍尊事件上的仗义执言我是佩服的,但是,很多时候,她也真的就是一叶障目,且不会道歉,在这点上和她抨击的很多人一样,就挺无奈和失望的。无奈的是,这就是人性,没办法。前两天我刚知道这事的时候,看到她到处抨击捞女,我就知道她可能PTSD又犯了,你以为她在说胖猫,不,她只是找机会说霍尊的事,王力宏的事,牵扯出过去的案子罢了,然后把目标转移到抨击捞女。她并没有花费太多心思仔细研究胖猫事件,包括一些很明显的炒作。在真相大白后,她依然固执己见,不肯承认自己网暴,还要一股脑地把脏水往女方身上泼,拼命论证“即便这样,她就不是捞女了么”,那口吻,像极了反霍尊的人的说辞,“即便如此,他就没有问题了么?”。明明警方用大量笔墨描述了姐姐的“恶行”,她是一个字都没往心里去啊,就和把霍尊事件的证据甩在别人脸上,别人看都不看,只相信自己相信的一模一样。搞笑的是,她自己是察觉不到的。但凡她能多提几句原生家庭,再把话题转到女方,观感还不会那么差。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削弱”女方的恶,和初衷不符。一个已经预设了立场的人,不要指望有客观公正。

我看了通告,第一恶心的还是胖猫姐姐,因为这不过又是一个为了流量吃人血馒头的故事,不如好好想想,胖猫为什么情愿转账给女友,都不留给家人。一个自杀的人,50%出在自身,50%出在家庭,第三者即使有问题,也是10%。我一点也不同情自杀者,而且我认为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解脱,退一万步讲,胖猫如果知道自己喜欢的女孩被人如此说,他会不会心痛,但广大网民可不会这么想。不管转账多少,那都是男方自愿。如果换成一个保姆一直照顾老人,老人临死前自愿把大额财产给她。之前不闻不问的家属不依了,网暴保姆PUA老人,要把这笔自愿的钱款收回去占为己有。是不是观感就会改变许多?胖猫估计恨都恨死了,他就是不想把钱给家人才转给女友,临死前最后一个愿望也落空,还是打着为他好的名号。这钱回到胖猫手中也就罢了,最后给了他最不想给的人,可悲可叹。

明明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事,这事里只有胖猫姐姐和一干吃流量的赚得盆满钵满,即便有处罚也是不痛不痒,随便编点话术,又可以收割一拨粉丝,根本不亏。毕竟有大把人,不想被打脸,只有极力把女方打成捞女,才能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所以姐姐不会有任何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