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目标

忘了在哪看到的,大意是说entj在没有目标的时候,会把赚钱当成备选目标,back up方案。虽然我觉得,这难道不是所有人的共识么?又不是某一类人独有。但,有时候想想,人与人之间的想法真的是差别很大,也许,这并不是共识。。。总之,我非常认可这个说法,我感觉对钱没什么兴趣,消费欲望薄弱,钱存在的目的,是当我有了需求的时候,它是满足需求的最直接手段,是工具,可以通过它转换其他资源来实现目的。钱只是一个载体,且钱并不像游戏那样有背包限制,自然多多益善。没事做的话,当然是搞钱最有意思。钱本身没意思,搞钱才有意思。

话说回来,我有一阵子突然在犹豫自己算不算intj,因为怎么想都觉得自己不外向。。可是无论看多少intj和entj的区别,都只觉得,还是entj对味。比如,我最喜欢先行动再思考,变化是计划的一部分,第一我们永远不可能在什么都没做的前提下就制定出最完美的计划,第二,最完美的计划中一定包含着变数,变数甚至能突破瓶颈,让100%变成120%。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把这个标签扔给entj,仿佛intj就没有一样。

所以,2025年的目标

1. 努力培养缺点。

之前也提到了,我的缺点,傲慢,自私,三分钟热度,都要加以培养,发挥最大价值。

2. 年内达到流动现金200w。中长期:退休前1000w。

很遗憾,这是我现在的极限,是我能想到的可行性目标,再高,能力不够。小时候,百万富翁是目标,现在,众所周知,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祖国在强大,百万已经不够看了,在重大事故与疾病前,都是杯水车薪。所以,安全很重要,身体健康很重要。不过,时代在发展,离退休还早的很,十年后再看,也许目标又会有变化。我实在不愿相信,1000w就是极限。

3 邂逅新偶像。

我对小玉的爱果然撑不过2024。只不过,又没有下一任,所以他姑且还算是我偶像,可惜,我对他已经无感了。参考前车之鉴,大概率会出现一个新人。我不知道他是谁,不过我很期待。这个蛇年限定又会是谁呢?

傲慢

傲慢,似乎是七宗罪里的第一大罪。很不幸,我也有这个毛病。只不过,这个毛病,目前为止并没有给我带来损失,我很期待它后面的发展。

其实,这两天一直想写东西,但总是因为各种事情拖延,我又想到了以前说过的,没有东西写,恰恰证明生活如意,不会把过多心思放在网络宣泄上。我本来想写很多话,比如再老生重谈一下,车轱辘一下fake news如何荼毒大众,现在都觉得没有必要。懒得写,写的多了,腻了。翻来覆去,兜兜转转最后都会变成吹嘘自己,没意思,真的没意思。

然后我刷了两集蓝色监狱第二季,正好又刷到了一条怒喷蓝锁为粪作的流量视频,果然底下聚集了一堆反锁战士,怎么说呢,那些言论,那股味道,又让我想到了227,我那精神毛病又犯了。。。到头来,又走回宣泄老路。

无论他们如何吹捧青之芦苇,排球少年,我都看过,都看不下去。曾经慕名看过,最后发现不合我的胃口,小排球更是让我在电影院直接看睡着。我也喜欢棋魂,喜欢灌篮高手,看过free,但唯独无法接受芦苇与小排球,它们也许的确很出色,但可惜不是我的菜。相比之下,蓝色监狱从第一集就被深深吸引。也许一开始,我就是异类。

蓝色监狱第二季,很差。动画就是PPT,质量与第一季天壤之别,所以也一直拖着看,只为了蹲结局+看绘心。但是,看不懂蓝色监狱,从喷蓝锁中获得精神满足的人,我只能说,fine,请继续,一定要保持。

社会中,你们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日子才会舒坦。

这样想,实在是太傲慢了。但现在越来越觉得,人要尊重客观规律。事实证明,这样的人,一定是最多的。很多社会事件,我们总是在哀叹,为什么墙头草这么多,总是轻而易举被带偏,其实,都是无用功,因为,这是客观规律。我们总是希望全民素质可以提升,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有些好处,也是建立在这些客观规律之上。

比如,我想到了我们的大A。

拜某赛道所赐,1月已经达成全年理财目标。我看着支付宝,有时候会陷入沉思,这何尝不是一种茧房,用好听的话语包装,麻痹你的神经,把你哄得飘飘欲仙,丧失了客观判断的能力。战胜99.99%的财友?有太多比我厉害的人,难不成那一波人全挤到0.01%里面去了?但又有45%的人还在亏损,统计学的魅力时刻。只能说,国人还是太多了,也许我们赚的,就是那45%的人的钱。

很久没关注理记了,他居然被禁言了,我就知道,江秋莲事件又一次不了了之。不过,这不重要,无所谓了。那些比起真正的杀人凶手,真情实感咬牙切齿地恨着证人的人,请继续恨吧,社会需要这样的一批人,虽然我们看不懂,这不重要,有人需要,有人能获利。恨是一种资源,和爱一样稀缺。想跨火盆的继续跨,你们开心就好。

之前做东山视频的时候,我说过,除了显露在外部的人设及作品,其余部分根本没有评头论足的资格,因为缺失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只有作品是唯一可以拿来评价的,哪怕主观,却也是唯一有资格说道的。所以我现在连王一博也不恨了,不关我事,我不了解,我没资格。关键,24小时,1440分钟,有一分钟关注,想到,都是我的不对。

关注是一种资源,很奢侈,不能滥用。

所以,我耗费时间,写下了这一篇东西,也应该到此为止了。多想一秒,都是我的不对。

灵界

以下纯属个人感想,做个记录。

我一直觉得,除了现实和梦境,还有一个第三方世界,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我把它称之为灵界。即,灵魂的栖身之所。

这么多年来,我常常把很多灵异事件归因为梦境和巧合,一切以科学为准。但有些事件,已经让我用各种科学也无法解释,我也就慢慢接受了灵界的存在。

私以为,灵界区分梦境,有几个显著特征。

1,无比真实。这种真实不是做梦中觉得真实,真的做梦只会觉得一切习以为常。这种真实是,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床上,周围所有摆设均与入睡前无异,关键,你眼睛就是睁着的,每次都觉得自己是醒着的。

我曾经一度怀疑是“鬼压床”的变异,但事实是,手脚完全可自如活动,没有限制。毕竟我已经攻击了不下十个灵体了😓。

唯一和现实区分的是,进入的条件一定是半梦半醒之间,将要入睡之际,意识突然极度清醒,周围一些细小波动都可以感知到。从这点来说,也可以用幻觉做解释,但如果这个幻觉,每次出现都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我认为还是有着一些现在尚未能解释的因素在。

2,灵体。给我感觉,这个灵界就像一个混沌,充斥着一堆灵体。以气体为主,也可触摸。且这些灵体,绝大多数,并不友好。印象中最恶劣的一只,我把它命名为淫魔。

顾名思义,这是一只色鬼,大约在十二年前突然出现,非常恶劣,只有一只手,喜欢乱摸,一开始深受其扰,严重时连续三天都有。关键体感过于真实,我感觉自己就是清醒的,在床上。后来我火了,开始试图抓捕,慢慢掌握了诀窍,能做到每次都精准抓到那只胳膊。每次被我抓到后,它都会放慢光临的速度,从一个月,降到三个月。后来我搬家了,过了一个月还是半年,它居然找过来了??我彻底火大,一把抓住,不断对折,像捏火柴棍一样,仿佛都可以听到骨折的声音。总之,我把那条胳膊彻底报废,揉成团状物,期间一直“意识”清醒,然后把它扔一边。在那之后,它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是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试图用各种科学解释,比如生活压力导致梦境,或是其他,但都无法解释,因为当时生活并没有特别变动,它就像一阵风一样,突然来了,突然消失(当然是被我干趴了)。而且,如果说是压力变化而来,为什么后面再也没有出现?后面十多年压力都消失了?不可能吧。虽然后面也陆续遇到一些灵体,但再也没有遇到那个类型。

而且,我觉得灵界打鬼和梦境打鬼不一样。我在梦境打过很多鬼,但都是在梦境里的各种场合,且我并不觉得鬼出现在其中有何突兀。灵界打鬼永远只有一个地方,自己床上,且始终有清醒的实感,觉得就是现实,而灵体出现是完全不合常规的一件事。

除了上述那只特别的灵体,大部分灵体都属于恶作剧类型,但说实话,感觉都不怀好意,碰到过一个气灵,我明明记得我在刷手机,突然从耳朵里钻入,气体自上而下流到脚底板,开始往上顶,试图把我顶出去!?我火大了,我就一直用力往下踩,一直僵持,最后踩下去,它也慢慢消失了。踩完之后还心有余悸,因为我还在刷手机,可能刷的时候意识慢慢模糊了,这一脚又直接把我踩机灵了。

嗯,以上都是前言,大部分情况下,进入梦境很容易,进入灵界相对稀少,且体验一般不太良好,当我发现有进入的苗头,会及时让自己清醒,有时候清醒片刻似乎又会被拉入,总之只能不断博弈。

昨天晚上,有幸又体验了一把,只不过这次有点特殊,我能感觉这个灵体没有恶意,似乎只是想操控我?于是我打算顺势而为,看它究竟想做什么。它会抬我的胳膊,腿,甚至让我翻身往前推,我就顺从,看它想怎样。然后它就拉着我往下坠!是的,我第一次体验,以往都是在床上博弈,第一次体验,好兴奋(喂)。我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一个向下的隧道,它就一直拖着我。下去以后,周围还是现实的环境,仿佛没有变化,还是那个床,那个家具。但我知道,这里可能已经不是原来的家了,我起身,想要推开房门,潜意识告诉我推开后绝不是熟悉的客厅了,果不其然,出来看到的是一个疗养院,我在一个高级的疗养院里,有护士,有人,但大家都不认识我,我被带到这里,又似乎被晾到了一边。老实说后面的有点记不得了,和人有说话,但感觉后面直连梦境,已经不是灵界了,也许从我推开房门开始,就不是了。因为灵界的事,我会记得很清楚,但梦境不会。最后只记得是在一片非常漂亮的海域,叫地少村,和冲绳类似,都是南海风光,over。

嗯,这样说仿佛还是在说梦境,但我始终觉得,灵界和梦境不一样,那种清醒感太可怕了。梦境里一切都可以符合逻辑,顺理成章,灵界是切切实实打鬼啊。而且我觉得,与其说我醒着,不如说是我的灵魂醒着,发生的所有一切都可以归咎为“梦境”,却又不是普通梦境,我的身体应该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床,也许是半梦半醒之际,灵魂短暂离开了,遇到灵体的那个我,本身也是灵体,所以才可以打得到他们。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一直对灵界观感不好,觉得都是坏鬼,有没有可能,因为它们对我们造成了伤害,才有这个错觉呢,也许平时也经常进入,只不过周围恰好是和平的灵体,没有干扰,所以从未感知到存在。

但是吧,如果灵魂的栖身之所,只能是那一片混沌的区域,我心里还是很不舒服。这里没有天堂,只有混沌,那还是死透比较好吧。

以上就是我的神奇体验。

恋与七周年

这个游戏,从18年初开始,到20年退游,后面陆陆续续上线签到。它,一直在送礼盒。哪怕退游后完全停氪,甚至几个月也不上线,依然不影响它送礼盒=v=

就这样,都七周年了

我现在看到礼盒的心态已经变成了,让我看看这次又送了什么无用的小东西了

不得不说,我心目中排名第一的还是23年的安眠套装,小枕头+眼罩至今仍然爱用。这次总算送了一点实用的了,最喜欢的就是小镜子,小毛巾擦手也行,底层还有个小夜灯,不禁想起某年的礼盒貌似也有个小夜灯,这个升级了,可以变换灯光了(笑死),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实用啊,联想去年送的一堆无用印章。。。

小夜灯

新年伊始,总是能收到“许墨”的礼物,幸福美满。

关键,不要钱哪

这才是玩乙游的意义,是给自己的现实生活增添色彩的,我清楚地知道它能带给我的正向反馈是什么,并有意识地塑造。

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不愿松手,天天被“吃相”气哭,不是犯贱是什么。

坐等夏以昼

叠纸深空即将实装的人物真是太香了,已循环两天,啥事都没干了。其实哥哥很早就登场了,只不过刚开场就被炸了=v=。我一直觉得他的脸是几个男主里最好看的,特别是眼睛。啊,我终于迎回了自己的单推。

话说回来,B站的社区氛围真的算好的了,这也是我最后还残留的社区。同样的直播,我看日本网友的评论,觉得和和气气, 正常无比,回到国内,两眼一黑。B站真的算好的了,微博和小红书连搜都不用搜,都知道那里什么样。我每次看她们的言论,都只能想到八个字:贪得无厌+恬不知耻。贪得无厌本身没什么,人性都喜欢多多益善。关键是后者,为什么能够如此堂而皇之,肆无忌惮地暴露自己的肤浅和低俗,我是真的觉得无语,甭管日本网友有没有在背后开小号吐槽,起码人家要脸,知道公开场合说什么。

老生重谈,我又要拿“环境”说事了。环境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她真的是痛恨“狗叠”吗?不,她只是置身于那个环境,没有第二个选择。但这个选择真的对自己有益吗?环境是会筛选人群的,为什么B站氛围相对较好,因为带节奏的人,一过来就会被打回去,不同价值观体系的人不会惯着她们,她们会自发地回到“舒适区”。拿明星来说,香蜜时代罗云熙第一波被黑,就是B站拯救了他,227初始,黑子试图攻占B站也被打了回去,后来为什么沦陷,只要黑公关砸钱做N个百万黑视频+限流澄清,没有人能逃脱得掉,事实证明长月时代罗云熙第二波被黑就没能幸免,你去看好了,B站所有百万+的黑视频,有一个是一个,被黑的人都是无辜的,几乎可以称之为定律。因为人性使然,绝大多数人对他人是漠不关心的,根本不会耗费精力,哪怕是罪大恶极的杀人凶手,除非有人刻意引导。

也就是说,只要排除第三方干扰,B站社区本身的文化,是会自动清除不适宜人群的。虽然这个文化也在日渐消亡,肉眼可见。以男女对立举例,明显感觉是底层男的主场,这股势头正在日益壮大(或许也有第三方推波助澜),只是目前未动摇B站根基,毕竟B站不愿意放弃“高质量长视频”这个高冷设定,在与抖音同流合污的道路上放慢了速度,但也只是放慢了而已。

虽然没有调查,但我体感,B站的性别人群应该是五五占比,男性日渐增多,而B站能暂时维持“正常”的假象,也得益于中层男性人群的比例,我是真的不想说厌女的话,但我觉得这点很重要。至少人家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是有益的,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只要持有该观念的人群占据一定比例,不分男女,都会无形中塑造出社区文化。而女性占比多的社区,内耗的往往是女性,还都是他人引导下的内耗,被人一点就着。只不过随着底部市场逐渐扩大,B站已经不能幸免了,我已经做好了随时随地离开的准备。

回到恋与深空。微博和红书的人群最爱说什么?

“被狗叠吃相气到了”。

非常典型地,在特定环境下才会产生的话术。在已经“气抖冷”的前提下,却依然不愿意卸载,和女权号最爱嘲讽的“冷脸洗内裤”人群异曲同工。我常常在想,当远离了那个环境,那些人真的还会这么觉得吗?难道不是这个声音,这套标语像狗皮膏药一样,不断在耳边大喇叭循环播放成千上万次,把它说成了“真理”,让她们不得不这么觉得么。作为深空开服玩家,三个号,均零氪。每个号蓝票200+,两个号3万钻,1个号近6万钻,我只觉得舒服无比。

还有一点一直想吐槽,中华语言博大精深,为什么不会好好说话,习惯性叫狗叠。我从来不会这么叫,人家官方名字叫叠纸。哪怕有问题,也是直呼其名。叫别人什么名,用什么语句,侧面也体现了说话之人对自己的定位。

不过,话说回来,我不讨厌这些人,我只是怜惜。习惯用粗鄙之语的人,都是被自己周遭的环境带出来的。我无法改变他人,但至少能让自己选择合适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