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正常

好吧,这股妖风来的快,去的也快

现在什么感觉都没了

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恢复老样子

想太多真心浪费脑细胞

偶像是给自己欢乐的,不是给自己添堵的

自己想怎样就怎样,其他的不管不看便是

说那么多废话干嘛

以上。

 

月有阴晴圆缺

睡了一觉,感觉好点了

心情梳理第二弹

做梦梦见了家驹,发现那时候还出了首我不知道的新歌,还和他合了影

果然我的真爱是你吗。。。

还有就是,突然想到,大姨妈好像要来了。。。所以情绪起伏不定吗??

好吧,这个先不管

睡了一觉,我想到的有二

1, 其实我不反感K来着,他也没做什么让我反感的事,那么是什么让我不爽呢,归根结底完全是自己自找的!自说自话看别人的repo,自说自话反感那些“你造他有多努力吗”式的言论,反正就是看那些把他塑造地多完美,多优秀,简直是耶稣转世普度众生人世间竟能有如此出众之人的形象很不爽,其他四人怎么从没见过这个待遇,一下子被反衬得好普通。进而开始不爽。。。有那么好么,装腔作势。

2,早在翻译开放区那会,我就说过K的很多观念我并不赞同。只不过那时很喜欢他,还说着什么不影响我fan,各取所需之类的话。一旦我移情别恋到熊身上后,少了“爱”这个大义名分,很多矛盾一下子就突出了。。。看不惯的东西就真的成了看不惯

虽然2的因素或多或少有些,但绝对是1的因素更大

归根结底,都是我自找的!

所以一觉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把和五人有关的weibo关注全部取消,从此首页不会再飘有关他们的任何事了。。。

说白了,idol想让我们知道的,看节目,听广播就足够了,其余的不知道也罢

仔细想想,当初之所以黑GA,也是受其他粉丝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这个人可能真的适合一个人追星比较好。。。还有就是翻了他三年份的日记和X篇访谈应该也有关系(虽然最后被我一气之下全删了)。之所以没黑福山,真的不是因为我几乎没翻过他的任何东西么??(蒸溜所不算,那个叫概括)

这样想来,那我现在又在做什么呢?没人逼我翻,纯粹自己喜欢,也不在乎有没有人看。但翻了,就意味着将来我会黑。。。

道理很简单,因为要翻,就必须随时关注他的各种动态否则很多意思理解不了,久而久之产生厌倦,进而转黑。。。

也许,要长久爱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远离,于我而言。。。

写伐写伐心情又乱了

我要再休息一段时间。。。

发现了个可怕的事实

今天发现了个可怕的事实

就在我码刚才那篇文的时候,瞄了几眼其他人的微博

突然惊觉,原来我已经不喜欢K了

好吧,不喜欢K这个事实几个月前就发现了,但问题是!

我现在不仅不喜欢K同学了,甚至于,当别人夸赞他怎么怎么好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切~~”,这才是最可怕的好嘛!!

简直是GA君事件再现啊啊啊啊啊

我拼了命想要逃脱的那个魔咒,为此我尽量雨露均沾,不在一个人身上投入过多心血。结果还是逃不过最喜欢的人变成最讨厌的人的命运吗

于是我花心思仔细回忆了一下过往的男神们。。。

我对福山已经没感觉了。。。好在还没到讨厌的地步,更倾向于无感吧(救命!亏我是那么喜欢,因为他才开始去的日本。。。)

对armitage也没感觉了。。。好吧,对欧美人一向无法长情

hyde,如果他回归彩虹我再粉他,但至少现在不会黑,确切说是懒得管他现在干什么

GA,一辈子不想再提起。。。当然现在是淡然了,只是纯粹不想提起,心中永恒的痛

还有谁来着?

觉得自己真的好可怕,喜欢的时候很喜欢,一旦冷却了,就真的什么感觉都没有了,而且是很迅速的,根本没有缓冲期的。。。现在喜欢的明天就可以say goodbye的那种

但问题是,对于K同学,我以前也没反感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啊。。。连无感都做不到了吗。。。怎么说呢,我可以完全理解那些不喜欢他的人的心情

这种感觉真的很微妙,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尽管这丝毫不影响我看他四月的新剧,也许我还会继续每集一剧评,说不定再犯犯花痴

墙上依旧挂着他的海报

当年为了两本开放区,跑遍东京的人去哪了呢。。。。。。。

我需要一个人静静

应该是间歇性抽风又发作了吧

是不是这里也休息一阵子比较好

============================

好吧,刚才和亲友聊了一会,她对我的评价真是一针见血啊——

“一段时间爱的要死爱过了就扔”

。。。。。。。。。。无力反驳

还是那句话,我当年竟然只爱彩虹爱了四年简直是奇迹!!

好想回到那个时候。。。

现在的心态真的怪怪的,不太好

就是常见的那种“突然一切好空虚看什么都没有干劲”

我需要休息。。。

为少女时代平反

嗯,这标题貌似有点劲爆

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谈韩色变的呢?

初中的时候,我还一直听李贞贤的歌

高中的时候,蓝色生死恋也好,女主播的故事也好我也一直看的,包括更早的医家兄弟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提到韩国就是棒子,泡菜。。。

真的不是人云亦云么!?

现在也是,经常会看到混日圈的人鄙视看韩剧的,这种莫名的优越感和自信爆棚究竟是从哪来的?

总觉得这些年来,自己虽然没什么成长,但有一个地方,是真的有了变化,那就是

渐渐能接受很多以前看不惯的事物

我的接受能力好像越来越强了,或者说,从任何事物身上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闪光点

以前我嘲笑老鼠爱大米之类的口水歌,现在发觉貌似我也能接受了

说穿了,那些站在制高点上的嘲笑,真的不是源于自满与无知么

想起百度曾经做过的调查,现在贴吧的大部队不过是15~20岁

想我20出头的时候,也是一样。鄙视这,鄙视那。等岁数真的上去了,就会发现这些都没什么大不了,好像越来越无所谓了(不知该说幸还是悲)

话题扯远了,我对棒子国貌似一直挺看不惯的,整容大国啊什么的,还有我生理反感的小眼睛男。现在虽然没看韩剧,但说不定哪天一个契机就看上了。以前的我一定会说“死也不看”,现在是“不排除这个可能性”,可能这就是我的成长吧。

说回少女时代,我只是在B站上看某fan自制的J家抽风视频里,看到了中居模仿的昭和时代,才一时兴起想去搜原版怎么跳来着。歌叫《Genie》,还别说,挺洗脑的。。。

曾经我把她们诟病为大腿时代

现在想来,这个称谓完全是人云亦云的产物!其实我对她们并不知情,只不过有样学样,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包括分不清长相的九姐姐之类的

我花了一个晚上把Genie大部分的打歌视频都看了,感想有二

1,不是号称韩国是整容大国,个个赛过天仙么。首先我没觉得多好看,除了1,2个不错,其余姿色一般,靠化妆出明星样。其次她们也没整一样啊,多看几遍就会发现九张脸各不相同,韩国的整容技术也不过如此么

2,腿是真不错,舞也不错。我也试着想跳一下,发现要跳得好看真的要下一番功夫。就冲这点我也对她们鄙视不起来。

俗话说,人家好的地方,我们要淡然接受并吸取精华加以利用。什么都喷,和那些喷日本的愤青区别在哪里呢

话虽如此,其实我也就看了一首她们的Genie啦

话说,里面那个徐珠贤,不觉得神似堀北真希么= =我看的时候好穿越。。。

we need to talk

这两天一直在补军情五处,已经看到第八季第6集了

lucas在里面简直帅得屌炸天!!

其实仔细想想这脸还是那张欧美常见脸啊(喂),果然心态不一样看什么都不一样了。。。

于是这两天满脑子都是英文,然后我突然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在多语言中转换

比如我想到了一句话,我可以立马反应出英文如何说,却怎么也想不出日文的表达

但事实是,就在两天前,我明明只能想起日文,只是因为这两天英剧看太多思维开始定势。。。

那么,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转换自如呢?

我又想到了我一直信奉的一句话

听力考的不是记忆力,听力考的是反射能力

这是我的经验之谈,至少对我而言(好吧,五年前我想的是:听力考的不是耳朵,听力考的是记忆)

我很讨厌听到别人说因为学日文英文就不好了,什么发音不对了balabala

借口,这些都是借口!在我看来,日文简直是学英文的良师益友

当我看到100个英语单词,乍一看完全云里雾里,仿佛一个都不认识

但是,把它翻成片假名再看。。。卧槽!3分之2都是认识的!

那种感觉真是无与伦比,直接帮我省去不少功夫

再说回发音,难道不应该感谢“善意”的片假名把那些读起来可能会“消音”的字母都一并标出了么

不要告诉我你习惯了テーブル之后就不知道table怎么读了,我们既然可以做到家乡话和普通话之间转换自如,就说明这根本不是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HOW

说回前面的听力“反射论”,我始终觉得自己听力不算好的,也不算聪明,但我从来不怕听力

作为笨人来说,指望我在极短的时间内从自己的语言库里找到相应的语句,还不如把它交给自己的身体

打个比方,最简单的おはよう,亦或是其他词

你们以为我真的能听清完整的ohayo么,我听到的只是oh,剩下的就靠反射,而不是记忆

当然,反射叠加在记忆之上

一个单词,我记住了,不代表我会想得起来

那么,只能把它变成我想都不用想了

test还算好的,现实环境中,比如广播,多少含糊不清的压根就听不清的断句,你依靠的可能就只有开头一个字母,要在他说完前,你就知道他说什么。甚至,他还没说,你就可以摸清他要说什么

听起来很高深,其实道理很简单。不过是把一句听了成千上万遍的话借由第N+1的人嘴巴里听到而已

作为笨人来说,这方法反而是最捷径的!因为你都不用动脑子去想了

额。。好想扯远了,拽回来。。。。。。

话说,美剧里常会出现这样一句

we need to talk

文化差异暂且不论,单纯从这句来看,底下的翻译多半是

我们谈谈

很显而易见,那么,用日文如何说呢?

说实话,我一瞬间反应不过来(确切说二瞬间,三瞬间也。。。)

下一秒,我开始从“we need to talk”开始找答案,再下一秒,我开始从“我们谈谈”中找答案

但都不对!虽然没想出来,但就是知道不对,就算想出来也不对

人说,所谓的语言,都是根据语境来的。OK,那就深入到当时的状况

很遗憾,还是想不出来(满脑子都是shall we= =)

这种情况,就跟你看到一句日文,你完全明白它想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色彩却找不到合适的中文表达一样

不少人把它归结为中日语言差异

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之后我开始觉得这不过是在为自己的中文词汇匮乏找借口。但现在,我又有了新的认识

大家都是人,无关欧美,无关亚洲,更无关亚洲下面的各国

既然大家看到的都是一样的,遇到相同的情况,没理由表达不出来。我们是不是太注重咬文嚼字or太容易被对方的语言束缚了呢

回到“we need to talk”

我的答案是“ちょっと。。。”(噗)

如果嫌省略太多,那就“ちょっと話が。。。”

没有“need”,没有“我们”,但相信我,你如果看到这句,底下翻译一定是“我有话要对你说”

现在看看,貌似很简单,很容易就能想到。但必须承认,人就是有这样的盲点

当然,不止这一句,話があります、話したいことが。。。一定还有很多我没想到的。如果不用“話(はなし)”,还能怎么表达?如果是talk about XXX,也许就是XXXのことですが了,但想想老外们那随意的风格,对不起,我还是觉得“ちょっと。。。”最棒(噗)

其实最佳的状态是,抛弃语句,直接把自己变成X国人置身于那个环境,想象自己会说什么

但事实上,对笨人来说,这个方法不凑效,确切说,步骤太多来不及想

那么答案又来了,只能把它变成不用想了

具体怎么做,不好意思我还在探索中~

但有一点肯定的是,它需要时间去积累

我最反感的就是看到那些一年过N级的言论

也许那些是很聪明,亦或是很努力

但不好意思,这点时间,还不够养成条件反射。真正意义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