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水月洞天

这两天脑子一热又爬去看水月洞天了,不过现在劲头下来了可以安心码一篇文纪念一下了

这部片放的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最初对男主的泡面头留下了很雷的印象= =,不过明显的RPG风格的剧情让我对这部戏倒一直雷不起来,不管是人物属性,音乐烘托等都非常上乘,结果看伐看伐我居然对泡面头也开始有爱起来。。。

尤其是片头曲《绝世》,一直觉得十年以来就没有能超越它的OP了

三兄弟里我最喜欢大哥童博,不过现在回看觉得二哥也蛮可爱的,当然还是大哥最好啦

用三个字形容的话

大哥:理想型
二哥:天然呆
小弟:潜力股

噗,好想编句广告词“各种类型总有一款你喜欢的”

有人说大哥真是集结了人类所有的优点于一身,完美地不真实。这话不假,我最喜欢开头几集的童博,简直是理想男人化身啊(噗),尤其喜欢看童博和豆豆之间的戏份。但是到后面为虐而虐的,反而不太喜欢,老是想到琼瑶(非黑,当年我还买过青青河边草的书来着)

如果说日剧里我打心眼里希望两人在一起的只有同一屋檐下的小雪和二哥的话,国产剧里大概就只有童博和豆豆了。。。

如今重看,我发现我当初为什么那么心心念念童博了

绝对是因为声优啊!!!!!直到现在我才知道童博是配音,配音的叫姜广涛,也参与过多部影视剧和游戏的制作(比如仙剑5前传的夏侯瑾轩)

当年就觉得童大哥的声音好听到爆!怎么会那么温柔,那么扣人心弦。现在再听还是如此,甚至觉得比宝玉配得还好。。。仔细想想,里面有些哭戏,如果去掉声音,再看那脸,突然又觉得童博貌似哭得也没伤心,没那么认真了(噗,我对于波同学还是很有好感的,当年为了吴奇隆看萧十一郎,结果只记得了连城璧)

如今已过去10年,当年的演员分分合合,我也是现在重看了才知道,原来大哥的年龄是最小的,当年也才28吧。。。二哥和小弟都比他大2岁,豆豆大3岁,至于天雪要大9岁orz

查的时候看到了于波的近照,看来硬朗了许多,非常英气逼人。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顶着泡面头,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童大哥吧

最喜欢的一段台词
豆豆:你以后娶我好不好啊
童博:这种事情不是好不好,而是一辈子的承诺啊

【练笔】開放区2——VOL.30NATURAL

Vol.30  NATURAL

July  2007

我经常说过,演戏的时候从不考虑 “塑造角色”。

关于《HERO》里面的久利生公平,他是个喜好,习惯,行为模式。。。连细节方面都很个性分明的人物。所以,我边拍边想,把这些特点作为主心骨来演绎会很有意思吧。

这次参与电影版《HERO》的拍摄,我在现场有一个感想。一起工作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周围的气氛包括自己。

我很少事先练习剧中的台词。不会把它读出来。只要理解了人物的情绪和感情,置身于布景或者外景地营造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就能说出口。

比如,在狭小的房间里和人说话的场景。你不需要很大声地说话,无意中就会降低音量吧。但若是换成在体育馆的一侧和另一侧。。。你懂的。

在什么样的地方,和什么人在一起,行为跟着改变。自然的状态,本身就是理所当然无须多言。

所以,这次作品中也出现了很多剧本以外的台词。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它说成是即兴发挥,好像很特别一样。这是在现场理所当然衍生出来的嘛,不说出来反而不对劲。

当然,有些作品不能这样。比如《华丽一族》。不管是生活水平,还是置身的状况,都是平时的自己体会不到的。换言之,没有“即兴发挥”的空间。从参与的角度来说,也有种不一样的魅力。

在这点上,《HERO》和它正相反。作为剧中的角色,我在片场可以很休闲。

私底下的我也是很休闲的,第一次见到我的人都说“和电视上比没两样嘛”。还问我“为什么你能如此自然”。

我从没想过保持自然,如果你们是这么看待我的话,就当它是那样吧。

不过,说到电视上的形象反差,我总在想,电视上的自己,和平时的自己,如果不一样的话要怎么负责呢。

所以,对那些能够分清楚“工作和私生活”的人,我是很佩服的。

我是没有办法把现在所做的事简单地划分为工作,最大的理由在于我用的是真名。如果非要用艺名来区分的话,角色名就是我的艺名吧。

“我是SMAP的木村拓哉”,说这话的时候,也有点艺名的感觉。明显和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一样。

不管怎么说,在我心里是一个团队,加上“SMAP”这个前缀,就没办法分开来考虑。往好方面想也会产生相应的责任。

如果只是作为木村拓哉的话,肯定是不一样的吧,“作为木村拓哉”这种说法也很怪。。。

比自己想得要不自然
这种感觉真有意思
“自然的状态”,真开心啊。。。

【练笔】開放区2——VOL.29希望

Vol.29  希望

March  2007

《华丽一族》最终回播出后第二天,我就病倒了,整整三天什么都没吃。

我把这个情况用邮件告诉了staff,他们说“因为你身体放松了吧,所以才把‘万俵铁平’之毒排了出来”。

虽然我自己是没什么感觉,但还是回复道“‘铁分’已经全部排出啦”。

“这位是万俵铁平扮演者,木村托哉先生”,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从踏进拍摄现场开始,我心里便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因此,特别是最后一集遵照原著铁平自杀的情节,我不想贸然地一笔带过。

在外景地的休息室等待夜幕降临,我一边吃着便当一边和导演JAI桑(福泽克雄)聊天。 “关于最后一场戏,可能是我比较笨吧,把问题抛出来之后,让观众自己去理解怎么样。”我试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不经意一看,导演身后有轮火红的太阳正在下山。我突然想到,“JAI桑,说起来很多集里都出现了太阳的特写镜头吧?”

当时的感想,“太阳不问贫富差距,不问年龄,不问性别,对众生都是平等对待啊。”

之后,我们又反复探讨,最终决定用旭日东升作为最后一幕。。。

无关希腊神话,悲剧的基调总是悲伤,痛苦,残酷的。但只要稍微抬起头来,在绝望之中亦有发现希望的可能,我希望把这点加进自己演绎的角色里。

希望观众能够从中领悟到,活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而它又需要多大的力量。。。

铁平最后的遗言“我为什么不看看明天的太阳呢?”,这句话我想表达的是“过去既然没有希望,那便只有向前看了”。

重要的是“现在”,是“将来”。事到如今我可以说,将这样的讯息传递给观众是我扮演万俵铁平肩负的责任。

虽然拍了那场戏,采取了那个行为,但我其实想说的是“这么做太差劲了吧”。

现在,我轮到了电影版《HERO》的拍摄工作。曾经的电视剧如今可以制作成电影非常难得,所以我才希望这次电影版的拍摄能够赋予一定的意义。

久利生公平办案的宗旨是不留疑问。这个特点我希望能体现在剧里的各个方面。

 “这玩意在哪里啊?”,面对疑问,要是得到了模凌两可的情报,“好,我去查查”不管多远他都会立即付诸行动。对观众而言,我也希望他们能把影片里的所有疑点全部弄明白。演好这样的久利生,就是我现在的职责。

话虽如此,我好久没去海边玩了。好想再去钓钓鱼,练练剑道。摄影方面也是我一直想接触的,不是单纯作为兴趣,而是认真去参与。

所谓的希望,指的一定是成长的生命。

即便自己觉得什么都没有变,但所处的这个世界,还是在不断向前进。

身在其中的自己,也跟着在变吧。也许有人理解为退化,但我还是想把它称为成长。

就当是个玩笑话听我说吧。
现在,你是怀抱着希望在生活吗?

【练笔】開放区2——VOL.28正装

Vol.28  正装

February  2007

在《华丽一族》里,不论男女,穿的都是如今只有在照片上才能见到的服饰。当时的人们,正因为都是正装打扮,才显得休息的时候格外特别吧。

拍戏那会我很喜欢脱掉西装的时候。每次收工后在换衣间脱掉西装的那刻,感觉无与伦比。

解下领带,松开袖扣。。。心情逐渐回归自由。这部电视剧尽是些“绷紧神经”的场景,所以拍完后我才会有种安心感吧。

电视剧结束后的庆功宴上,我是穿着西装去的。感觉那样的自己更能融入其中。

工作人员都精心打扮,在现场裹着防寒服的女性当天也画起了眼线,男人们穿着外套,我很喜欢那样的场景。

前不久,我参加了日本国内转播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节目,大家都是盛装出席,果然厉害。

身材高挑的妮可·基德曼穿着高跟鞋搭配修身的红色礼服煞是霸气,佩内洛普·克鲁兹和碧昂斯都好可爱。凯特·布兰切特和瑞茜·威瑟斯彭的正装模样也很漂亮。

福里斯特·惠特克的太太也是。本来人就长得漂亮,惠特克获得最佳男主角之后,她激动得眼妆都哭花了,但看起来还是很美。相反,梅丽尔·斯特里普并没有因为是奥斯卡就刻意打扮这点也很帅。

男人里则是杰克·尼科尔森,我最喜欢奥斯卡颁奖仪式上的杰克·尼科尔森。他的正装可棒了,不论是表现的形式还是存在感。虽然和大家一样穿着晚礼服,但就是散发着不一样的味道。很性感呢,恰到好处的“诱人”。

和同龄人比起来,我很少穿正装。但偶尔也会在一些正式的场合,说着平时用不到的措辞。每当结束的时候,我都会感到一阵窃喜,高兴而又舒畅的感觉。

虽然从年纪上来说我已经老大不小了,但这种时候,就会觉得离平日里那些憧憬的大人们又进了一步。

盛装打扮包含了尊敬之情。既是为了尊重接下来要见面的人,也是为了感谢家人、朋友以及工作人员对自己的支持。正装场合,就是表达这些心意的地方。

我曾经出席过戛纳国际电影节这样正式的场合。虽然红毯上我穿的并不是自己的晚礼服,但在心里,却如同穿着羽织袴的心情吧。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因为心底意识到自己是个日本人站在那里吧。。。在此基础上,我兴奋地接触欧美的文化。嘛,我就是见风使舵的日本人。

突然间想到,我对洗衣店有种特别的感觉呢。毕竟是让别人给自己洗衣服嘛!又不是自己家里人。

衣服从洗衣店送回来,取下标签穿在身上,真是既特别又奢侈。对我来说,它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正装吧。虽然不是什么大事。。。

我现在
虽然穿着T恤
但心情却是
舒服地系着花哨的领带

【练笔】開放区2——VOL.27运动带来的收获

Vol.27  运动带来的收获

October  2006

《武士的一分》里指导剑术的老师前不久给我送来了日本武道馆举办的全日本剑道锦标赛门票。现场观摩一定很带劲吧,但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没能去成好失落。

想起曾经,武道馆对练习剑道的我来说,是一个“梦想”之地。SMAP第一次举办演唱会的场地就是武道馆吧。当时的我其实是感到违和的,“为什么我是通过这种方式站在这里呢?”

学剑道那会。。。输得一败涂地,灰溜溜地回到家,还要被老爸煽风点火“竟然输了”。为了抛开这一切,我在心里叠了一层又一层好胜的过滤网。记忆里,比起获胜的喜悦,更多是输掉比赛后的不甘。也可能我本来就是输的多吧,所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如果真的成了运动员,如何看待失败,能承受到什么地步,这些我都难以想象。第一次在国立竞技场举办LIVE的时候,想到那些站在场上的足球选手我甚至感到了恐惧“他们肯定有着现在的自己无法想象的压力吧”。

盛夏的晌午,大家吃完午饭都在悠闲度日吧。一如既往的某天下午,我打开电视,正好在播甲子园高中比赛。输掉比赛的球员或是嚎啕大哭,或是倒下无力站起。虽然相隔甚远,但我却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勇气、希望、热情、懊悔和悲伤。。。正因为没有退路,才有那样激烈的比赛吧。这真的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那些职业棒球选手的情况又如何呢?输掉比赛之后,会到外面大吃大喝吗?事实上,我有个认识的棒球选手,就是嚷嚷着“我输啦”,然后到我家狂吃一顿。要看具体什么情况的吧。

我现在看了那么多的体育比赛,有一件事很有意思。大家都在说着“开心”。hide也曾经在世界杯上说过“不论如何要踢得开心”。这或许是自己最大的责任吧。就像是“积极的一分”,只有他们专业选手才有的表达方式。

不管是什么样的选手,刚开始都是通过好玩的游戏进入这个世界的吧。它既是珍贵的契机,也是那人的起跑线。如果能够永远保持着儿时的热忱走着自己的道路,就是最珍贵的宝物吧。

我觉得运动还可以成为一项交流手段呢。会说英语的话方便很多,世界也变大了吧?一样的道理。这样想来,作为了解各个世界的交流之窗,我觉得应该从小培养对运动的兴趣,有条件的最好自己去玩玩。

剑术师傅除了门票,还送了我本剑道杂志。“居然还有杂志!”,我兴致勃勃地翻看,依旧激动不已。称霸全国的女子剑道部,虽然只有小小一张照片,但大家都拍得很好看。一般人可能不知道,女子剑道服可是相当可爱哦。大概是因为我小时候一直用憧憬的目光看着那些可爱的学姐吧。。。奥运会上可爱的女子冰壶选手深受大家的欢迎,但我觉得女子剑道部肯定会比她们更有人气吧。

本日推荐
认真鲜活
胜负拼盘
价格。。。特价
店长。。。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