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巨塔、续

终于把白色巨塔看完了,很久以前看的解说,像这样把原剧看完,还是第一次。

看到最后一集已病入膏肓的财前,曾经的愤怒,似乎都烟消云散了,有的,只是对一个病患的怜悯,对生命逐渐消逝的惋惜。在这点上,不论是财前,还是其他人,医药代表的小姐,佐佐木,甚至于,一个罪大恶极的杀人犯,任何一个人,受到了病痛折磨,眼睁睁地看着生命流逝,都会让人心有戚戚焉。

即便如此,我们不会因为杀人犯饱受病痛折磨,就将其所犯罪行一笔勾销。一个连环杀人犯,也不会因为他是治愈了三千病患的技术高超的医生,就可以免除一切刑罚。哪怕他是个诺贝尔获奖者,发明的药物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人(远远比财前多得多),也不等于就拥有了免死金牌。

财前,他自然有许多好的一面,但不可否认,他的刚愎自用导致的漠视人命,是我无法忍受的。这个想法,不会因为他医术多高超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最后病得奄奄一息产生了怜悯而改变。当然,财前这样的人,他也不在乎别人的怜悯。

这个想法,换个词,叫做就事论事。

然而,这就是人性吧。人们,不会就事论事。

会为了一个优点,轻易地略过所有缺点。又或者,只盯着一个错误,对做得对的一概无视。

支持财前的人,很爱用“人无完人”,“现实”做说辞。然而,这恰恰是最讽刺的。如果真的打心眼里认同人无完人,就不会拼命地把他所有的缺点,都包装成优点,绞尽脑汁做出合理化解释。究竟是谁,在把他捧成圣人?

上一篇也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财前拥护者大多喜欢标榜自己是社会人士,认为支持里见的都是涉世未深的学生党。这点和财前非常相似——傲慢。在他们心中,自己和这些“学生党”不是平等关系,是高人一等的,懂得比他们多,一如财前觉得自己可以主宰佐佐木的生死一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切都是有迹可循,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财前。我并不认为学生党或者年纪小有什么可耻的,关键还是看在理与否。急于摆脱学生党的标签,一个普通的社会人士的身份都能给其带来优越感的,恰恰暴露了他们才是初入社会的那批人。

很多人说,敬佩里见的为人,但现实中不想和他做朋友。翻译成能听得懂的人话就是,“我希望得到因为你的努力带来的成果,但,我不想承担为此付出的代价”,这可真是赤裸裸的自私啊,还不如财前呢。

原本想着看完大结局发感想时,好好抨击抨击这类思想。不过,等真的看完,却也释然了。剧中所有的人物,我都觉得很鲜活,哪怕是一直充当财前小跟班的二人组,在最后也是真心为财前感到难过,即便是全剧“反派担当”的鹈饲,人好歹也建了一座癌症中心。有资格评判他人功过的,只有上帝。还轮不到一个凡人,对同为凡人的另一个人指指点点。

里见和财前很像,都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义无反顾。

说到底,227又何尝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奋斗,但我无法认可伴随而来的,对法律的漠视,对生命的漠视。正如同我无法认可财前在佐佐木问题上的处理一样。财前认为自己无错,227们也认为自己无错,所以,此题,无解。

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问心无愧即可。

其余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