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笔】開放区2——VOL.26Trial

Vol.26  Trial

September  2006

假设你的面前放着100公斤的杠铃,要你把它“举起来试试”。你心里肯定想“怎么可能举得起来。”我不是不能理解说“办不到”的人的心情,但我很讨厌这样。说自己“做不到”已经很不甘心了 ,但我最不能忍的是做都没做就说“不行”。所以,即便知道100%会失败,我还是想尝试举起杠铃吧。

摸索,用英文表达就是“Trial&Error”吧。但在我心里,只要Trial就够了。当你开始尝试什么的时候,9成。。。搞不好将近10成都是error吧。既然如此,我不想加上那个词当保险。

没有人一开始就什么都会。一个人如何挑战,可以看出那个人的性格。所以没必要专门提到error。

我在东京现像所观看了《武士的一分》的成品。拍摄过程中,我的情绪已经达到了顶峰,所以对完成的电影并没有太大感触,“啊,看起来是这样啊。。。”
 
在片场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每一个动作“是这样好呢”“还是那样好吧”,不断地从失败中摸索。

我和山田洋次导演聊了很多。对于人生经历尚浅的我,他总是放低姿态,认真倾听。导演的表达方式很独特,对工作人员说“把自己想成是风去摇动树枝”,“把自己想成是太阳去打光”。旁人看来这种说法好奇怪,像演小品一样。但在现场却觉得非常自然。

他也对我提出了很多要求,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去演绎。也许你们会说辛苦,但我完全不觉得,包括这样的手法在内,我拍得很尽兴。

这次,关于杀阵和剑术的部分,我们尽可能地削减了华丽的动作。也没什么让人惊叹的事件。

但是,不论是气势还是剑术,双方的高涨都至关重要。

先是一个人独自挥舞木刀的场景,接着在道场向师傅指教,然后是决斗。非常幸运的是,我们是按照时间顺序拍的。电视剧和电影很多时候都不是按照剧本的走势在拍。但这次几乎都是跟着剧情走,所以我自然而然地进入新之丞这个角色。

拍决斗场景的时候,我在现场提议用妻子加世的缎带取代白色的头带绑在头上。与其说为了妻子,不如说他也不想活了,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战斗。但拍完后我觉得,新之丞虽然是为了他的信念而战,但并不是“一心赴死”,最后他下定了决心“为了所爱之人活下去”。虽然这都是我的事后感想。。。

这部作品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所以,看过的人可以把你们的感想告诉我,我会很高兴的。

私底下我很少有新的尝试,衣服也很少买新的,都是些同样的款式。但反过来说,买回来的衣服我都会穿,所以在生活方面不会有什么买错东西的情况发生吧。

每次尝试都有新的可能
所以。。。

Let’s try!

【练笔】開放区2——VOL.25在路上

Vol.25  在路上

August  2006

动身前往演唱会举办城市的前一天。“带什么去好呢?现在这个季节,这点够了吧” ,于是我包里只塞了T恤和内衣内裤,还有常用的香水。

在会场,有那么一瞬间我们的意识从对内转向了对外。矢量对内指的是确认舞台音响和舞蹈动作的时候。

那时候的我们,像是一群微不足道的人,双方互不迁让。不论电脑性能如何提高,该流的汗还是要流,也会感到紧张,有着真实的人情味。

到了正式开唱前1小时,虽然我已经相当兴奋,但还是有意识地酝酿情绪。随着观众席上的人逐渐增多,“布景”正式变成“舞台”。站上舞台,我们的意识转向对外,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人。

情绪切换的那一刻,喷上喜欢的香水作为最后的点缀,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

之后,大家围成圆阵加油打气走上舞台。

我不信奉任何教。但那个时候,却在心里祈祷“不要出事”“不要受伤”。虽然嘴上只会说“开心享受吧”。

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我见慎吾和刚,吾郎都是戴着耳机听着喜欢的音乐。

而我更多的是眺望着窗外的景色吧。到达目的地之前,没必要做些小动作去提升自己的注意力。

对我来说,交通工具是最接近“日常生活”的场所。

如果有很多穿着校服的学生,我就知道“暑假结束了,新学期开始了吧”。这也是种转换心情的方法。

因为在目的地,还有 “正式演出”这场更厉害的时间在等着我。

这次,我们去了很多地方开LIVE,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新泻的能量。不管是个人还是整座城市,经历过新泻中越大地震的灾害,他们的坚强带给我特别的感动。

能亲身感受到这点真的很高兴。因为是当天来回,我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城市的景色。

在其他地方,我很少外出吃饭。我的工作安排不像其他成员那么紧,《笑笑也无妨》的那几个人,来来回回跑不停。早上去东京录节目,回来开LIVE,再出发去东京。。。说是“一天要乘三次飞机呢”。但乘飞机开心啊,比新干线好吧。有空姐在果然不一样,热闹多了。。。

我平常在车里,也会观察走在街上的女孩。涩谷那一带好啊,有哪些近道我都知道不用担心堵车。

车里弥漫着自己喜欢的味道,听听音乐,想想心事,日子过得逍遥自在。滑板我一定要有,作为移动手段来说也很实用哦。可以在人行道和车道上自由地行驶。很多人逛便利店会选择骑自行车,但我还是选滑板。下坡的时候像个小孩一样玩结果受了伤,常常被人说“你几岁了!?”。。。不过,还是随心所欲地行动更适合我吧。

在路上
输送着
对目的地的期待

【练笔】開放区2——VOL.24Question

Vol.24  Question

June  2006

这次世界杯上,日本队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hide(中田英寿)穿上对方交换过来的队服盖住了头,一直仰望着天空。我在想,“当时他看到了什么”,“那段时间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呢”。这肯定只有他本人才知道了吧。所以下次见面的话我想问问他。虽然当时我也跟着哭了,但并不意味着我能够完全明白他的心情。

从小我就爱问“为什么?”是个麻烦的小鬼。现在也依然是这样,每天都有好多问题想问。

对于抛过来的问题,有些我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特别是问我“这次你打算怎么塑造角色?”,我总觉得“因为是记者会,他是随口一问的么?”。如果想了解开拍前,做过什么改变的话,那就问对外表的印象就好了嘛。“锻炼过了吗?”,“头发剪短了吗?”问这些不就好了。至于“角色塑造”,我经常对电视杂志的记者们解释“自己也不太清楚。”

我想演的是久利生公平(HERO),新海元(GOOD LUCK!!),神崎次郎(引擎)这样的人。如果把它想成是角色塑造,便一下子失去兴致了。不像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还有“扮演这个角色有什么感想?”。如果是问我“现场气氛怎么样?” 那我能给出具体地说明,“和那个人说了这样的话,感想是这样”,但要问演了这个角色怎么样,很难一言概之。说起来没那么简单,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说清楚怎么想都是不可能的。自己想说的话有时候并不能完全地表达出来。

所以,最近几年我在接受电视杂志的采访时,比起一个个见缝插针的简短采访,我更倾向把大家召集起来一块问。

但是,一到盛大的制作发表会,就会变成“接下来是提问环节”的固有模式。最后还是太强调形式了。

现场的气氛能够让人畅所欲言就好了。毕竟很多记者都是听听别人的提问,做好记录就回去了吧。

是不是用一个班的规模来召开制作发表会更好呢。

我现在因为拍完电视剧,大概是放松警惕了吧,染上了风寒。。。每次拍完戏,我很容易就生病。

如果是受点伤还好理解,可以回答得出“什么时候在哪里受的伤“。比如”桌子的一角“,”那边的楼梯“。

但要问感冒是在哪里染上的?那就要找一找犯人呢。最后查到“那天,在那附近,和我一起的那个人感冒了。。。”,我才终于明白,“因为他啊?”。自己都觉得好笑。。。

平日里,我还爱看电视上的猜谜节目,一边看一边认真地解答。我想上的节目是《世界不思议发现!》,在家看的时候,我经常答对呢,可以和黑柳彻子夫人有的一拼,起码比坂东英二先生要好得多了。

我还想上明石家秋刀鱼的《超级机关TV》,不过它的问题要难多了,完全没什么自信答对呢。

我说~
为什么呀?
为什么你在看这一页?

【练笔】開放区2——VOL.23GOOD BALANCE

Vol.23  GOOD BALANCE

May  2006

最近我的新闻是开始骑自行车。我的狗有点太胖了,所以我想骑上自行车去远一点的地方散步,帮狗减肥。

我买了辆能精确对应变速的自行车,骑上去感觉很好。不管什么样的路都能走,下坡倒是没什么特别的。还是上坡好,明明在爬坡,却很轻松。这多亏了自行车的性能。又长又陡的上坡道,其他人都下来推着自行车上去,我坚决不下。就算没有人看,我也绝不下来!

因为这辆自行车的缘故,狗狗也变苗条了。不知道为什么,骑着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我可以看到超帅气的轿车,超好玩的家,还有超漂亮的美女。各种各样的事物映入眼帘。还发现了至今一直被我忽视的小店。因为自行车能够进入那些汽车开不进去的胡同,家与家之间的小路吧。“这里和这里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啊”,每天都有欢乐。

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身体的状况变得有些糟糕。旧伤隐隐作痛,“如果那个时候把伤治好了,就不会这么痛了吧”。我去了一直深受关照的店请师傅缠胶带,整个人轻松许多。回去的时候,边换衣服边感叹 “我为了三条胶带,受了这么多罪。”好想笑,就为了这微不足道的三条胶带。

前阵子,我一面要上电视,却戴着墨镜,绑着眼带。。。因为我患上了结膜炎还并发了副鼻腔炎症,眼睛就像金枪鱼一样呈现啫喱状,可吓人了。

我的身体出过很多状况呢,每次都靠身边的朋友相助。虽然有朋友笑说“你只有生病的时候才会想到我”,但我很自豪身边有这群人相伴。

人际关系的平衡。。。就像天气那样吧。本以为连着几天都是大太阳,谁想突然就下起了雨,或者连续几天都不下。。。“气味相投”这个说法,只有在理解,尊敬的基础上,明白双方各种情况下采取的行动和想法才能实现的吧。

老实说,我曾经在片场对staff发过火“搞毛啊,开什么玩笑”,再也不想看到他的脸。。。

但是,事后我慢慢觉得“那才是他的优点吧”。如果不这么做,就不是他了。在同一个地方一起待久了,就越发这么觉得。像《超级变变变》那样,分数蹬蹬蹬蹬往上窜。

说到SMAP,我们一直是进行时。就算唱老歌,也会发现“动作变了呢”,就和记路一样,他们通过记住位置来记舞蹈动作。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吧,我们与其说是步调一致,不如说是配合一致,通过这种方式保持平衡。

我现在晒了很多太阳,补充了充足的营养。结果,穿得也少了,对色彩的搭配越发感兴趣。选择不再单调,在茶,绿,蓝等大地色上搭配“令人意想不到”的荧光色。享受着自己独创的和弦韵律。

你在看多少人
就有多少人看你
这或许也是
重要的平衡!?

【练笔】開放区2——VOL.22我眼中的科学

Vol.22  我眼中的科学

April  2006

“带狗出去散会步吧”,我来到了家附近的河边。正好也想瞧瞧樱花飞舞的绚烂之景。事实上,的确美得惊心动魄。“那里有小乌龟呢”,“看到草鱼了”,“有白鹭”。。。我在河边津津有味地观察。过了一会,突然吹起西北风,气温瞬间骤降。我疑惑地望向天空,一边是蓝天白云,另一边整个灰蒙蒙的。心想“糟糕,肯定要下雨”,于是掉头回家,刚走到家门口雨就开始哗啦啦下了。幸好我走得快,没淋到雨。

燕子若是低飞,照我的经验100%要下雨。所以出外景的话我最讨厌看到燕子低飞。一看到它们飞在视线的高度,就知道不妙。因为之后就要哗啦啦下雨了。

之所以经常关注天气的变化,是因为小时候我一直野在外面,不知道在家有什么好玩的。那样一来,天气就很重要吧。可能被晒得黝黑,也可能淋成落汤鸡。弄得不好还可能中暑。

虽然不像《北风与太阳》那样,但我每天穿什么衣服,取决于当天和天气的交流。现在也是,出去玩的话会先看看天气预报的气压。去钓鱼若是碰上低气压,鱼儿会钻进水下深处不再出来了。

我对水泥地上的积水坑没有兴趣,但看到公园里的池子就两眼放光。找到小蝌蚪的话一阵窃喜。学校放假关门那会,去游泳池可不得了,绿幽幽地你绝对不想跳进去。因为里面有宠物商店高价贩卖的水斧虫,还有田龟和龙虱。

小时候,大部分的虫子我都抓过了。在狗尾巴草上找到像稻荷寿司那样的东西时可兴奋了,“哇,这不是螳螂卵嘛”。我把它拿回家,第二天一醒来,双层床上全都是螳螂。最后还是拜托老妈用吸尘器吸掉的。

有一年暑假,我做过一次以“鱼”为主题的自由研究。把钓来的鱼放进水槽,观察鱼在不同水温下的情况。我还在庆典活动上捞超级球,把所有颜色的球都捞上来了,想知道鱼儿对哪个颜色的球最有反应?结果是荧光色。事先知道这样的情报,钓鱼就方便多了。因为有这样的原因,我觉得这次的研究很有趣。“写了十多张纸啊,太好了,可以交出一份不错的报告吧”,我兴冲冲地把报告交上去,但只敲了一个章又被退了回来,有点悲哀。

上幼儿园前我住在市中心,后来搬去了海边。还记得小学老师说“这里是填海地”让我很不舒服。大概是因为我对住在填海地的公寓里有自卑心理吧。空旷的大地和沙土堆。骑着自行车不一会就能到海边。可游玩的地方无穷无尽。虽然还是个小孩,但我想要抹去“填海陆地”这个人工的印象,尽可能在接近大自然的地方用自己的方式渗透。我以前所干的事,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吧。

人最战胜不了的是自然,但最包容人的也是自然。爬到市中心公园的树上,风景可美了,崭新的世界近在眼前。我感动地往下爬,底下有人叫道“我也要!”,跟着上来了。同样是30多岁的人呢。。。

尽情地玩
尽情地吃
尽情地感受
美美地睡上一觉
醒来满满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