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86!86上山了

其实,我小时候不喜欢看头文字D,但那个时候,电视台天天放。。。即便不是那么爱看,也一集不拉地看掉了。86和豆腐店,也成为了一个标志一直留在心中。

今天参加了一个试乘会,内容不是重点,重点是有一个项目是体验漂移,于是,86登场了XD。当然我是不会的,有车手带着。我特地把音乐软件打开,开始播放“逮虾户”。不得不说,漂移真是耗轮胎,这必须一天一换吧,都冒起滚滚青烟了。

体验。。。其实一般般哈哈。也可能我期望太高了,如果和云霄飞车比起来是不够刺激,但也很好玩啦,毕竟大马路上是开不了的。

也许是此生唯一一次坐86啦。

琼瑶走了

琼瑶走了,中山美穗也走了,加上之前的周海媚,熟悉的人,在一点点离去。我们也老了。

看完琼瑶的遗书,完全释然,甚至是羡慕,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她做到了知行合一。前些年,于正水军在网上抹黑琼瑶的时候,我虽然无语,却也没有为此多发声。后来,我为了肖,为了霍打抱不平的时候,回头看看,琼瑶受到的诋毁时间更长,更凶猛,相比之下,男人至少还有女粉丝爱。

最近一两年,琼瑶的风评慢慢恢复了,她作品中的平权思想,女性独立又开始走入眼帘,甚至有人说看到了近几年新生代女性萌发的思想。

我:??????

有没有可能,这在很多年前就是普遍认知,只不过社会风气倒退了十几年,一下子变成超前意识了。

理记那事,我早就看到了结局。还是那句话,国家想管,郑爽说封就封,不想管,拿多少“布局下大棋”的遮羞布说辞都没用。这套说辞,我从20年听到现在,在很多事上都听到过,全是安抚粉丝的话术,无一例外都没用,这些人最终还是得靠自救。

我始终觉得,要扳倒江秋莲,必须让陈世峰一家浮出水面。这俩的同盟关系不瓦解,不会有太大改变。理记的剑走偏锋或许有一定的破窗效应,但撼动不了根本。

思维模式的不同

又名思维有壁。中性词,无关好坏。每个人的想法就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往往以为,只有自己的观念是常识。

昨天说出坑,和某玉担聊了一下后,得出了如上结论。我觉得那人挺好沟通的,只不过,观念果然还是不太一样。还是那句话,无关好坏,只是想纯粹探讨一下这种差异。

比如,我不喜欢卖腐,关键,没有技术含量的卖引人不适。她也同意。但,话锋一转,马上觉得是相方的错,都是对方在蹭。我真的觉得挺无语的,不仅是这件事,很多时候,各个圈子的人都有个共性,大家都不会找己方原因。两边都觉得是对方在蹭,不就证明了两边都在蹭吗。

我说,甭管宫蹭不蹭,玉ins上也在卖,难辞其咎。她马上说,“哎哟,你误会他了”

我琢磨着我都看到了,能怎么误会?于是我洗耳恭听。她解释为

“因为宫人气不行,两人关系好要帮衬”

我:。。。。。。。

我们讨论的是,他有没有在卖,她前面加了个定语,没有改变行为的结果。从卖腐变成为了扶贫卖腐。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好比,讨论一个男的出轨,总会揪着小三不放,我说这男的也有问题。

“不,你误会他了”

我:掏出聊骚短信

“他是看那个女的孤苦无依可怜她”

这两者有什么直接的因果联系吗?

看女的可怜

选项1:拿出粮食救济她

选项2:给她介绍一份好工作

选项3:发暧昧短信聊骚

这不就证明了在没有不可抗力也没人拿枪指着男方的情况下,做出的可控选择吗?

诸如此类,每次看那些骂小三的都觉得无语,明明最大的病灶就在自己身边,小三不对你负责,身边之人可是有契约关系的。

好吧,扯远了。卖腐是工作,有时候也是公司方针,都是打工人,很难有否决权。这点很好理解,但改变不了行为性质,杀人放火都有苦衷呢。如果是主观蓄意,那就更没什么好狡辩的了。更何况,真的是不能否决吗?还是没有争取呢?

我觉得很多人心里很清楚,但一直在自欺欺人。

嘛,不过我对玉森其实也没太大意见,只是,不管前面加了多少定语,结果摆在这里,选择是自己做的,后果自己认。追得不爽了,走就是了。更何况,后面依旧可以想看就看,毫无影响。前两天我还在看sexy zone的MS初舞台呢,当年的利利真是神颜啊。

想起了那个贴脸输出的黑子,很多事,只有价值体系是一类人,才会受到影响。如果心里压根不认可,他们是奈何不了你的,双方谈论的都不是一个维度的事。

至今仍然记得有个投票,很多肖战散粉去投,粉圈的人抱怨为什么这些人“不听话”,拦都拦不住。因为这些人接收到的大粉指令是,如果投到第一了又要被黑子说了,不能投。散粉才不理你这套咧,一个正常的投票,看到了,顺手投一下,咋滴,你管我。于是乎,各种聚众绞杀散粉的行为真是把我看乐了,我常常说她们和227没有区别,底层思维一样。如果当时搞的是王战,李战,这些人会轻而易举化身227一起讨伐。

钻石,只有在认可它价值的人堆里才值钱,在不认可的人眼里,就是石头。

好吧,我只是从那段对话引申出来有感而发。真的很好奇,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找己方的原因呢?沉没成本?骂己方等于骂自己的连带心理?心理学有专门的解释吗?

一直以为自己的想法是正常的,也许,我才是那个异类吧。

=====更新=====

此事不会再提,就此翻篇。无论我说什么,在粉丝眼里都只是冤枉他(虽然很想吐槽,有些事,他不做,我想冤枉都冤枉不了😂)。但是!都无所谓了,我也没有讨厌他,再提就真的显得自己戏精啦。出坑东山的时候,特地发了条Q&A告别,这次也不例外,有始有终?我果然是个戏精XD。

我们的tama还是那个可可爱爱的小子,有着一脸灿烂的笑容,请继续加油哦。

有氧拳击3已入手,暂时回归游戏吧。

追玉森的第五百零一天(终)

其实,我已经隐退大半年了,很多视频都不会实时追,甚至看都不看。FC邮件大同小异,常常攒了一起看。拜此所赐,我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一早醒来被骑脸输出😑

我只能想到三个字,有病吧。我琢磨了一下,我究竟怎么锐评了宫田,然后想起一句“我觉得宫玉模式用力过猛”,这都能破防如斯?

而且这话术是何等地眼熟,瞬间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对线张博恒粉圈的场景。那个时候,她们说李小双是我的主子,现在,这人说玉森是我的主子。不是,她们贫瘠的脑回路只能想到主子了吗??重申一遍,偶像是商品,提供服务的一方,我们购买服务,各取所需。如果硬要比喻,那也是我们是主子,是甲方爸爸。

总之,因为这件事,我再去查咋回事啊,这才知道出unit曲了。nika不在,这波操作真是六啊,而且看这分组,担心少一人销量下滑,想靠cp粉拼销量的心昭然若揭,藤横千三人打包这敷衍感要不要这么明显,北山还在的话,说不定还能出个藤北呢。哪怕出五人solo,nika回来接上也成啊。

如果搁年初,我可能会有意见,隐退大半年无感了,但是,这才刚出消息,cp粉马上迫不及待跑来贴脸输出,已经可以想见后面的疯魔程度。我之前也说了,粉圈已经被cp粉把持,唯粉力量根本无法抗衡。众多内娱cp已是前车之鉴,受就是磕糖工具人,包括二次元魏无羡纸片人。现在公司目的就是为了爆cp粉金币,后面一定是怎么刻意怎么来了。我不喜欢宫玉,和粉丝关系不大(虽然有些是魔怔),我只是纯粹觉得他们的营销模式非常刻意,“卖”的痕迹过重,不符合我的cp美学。

所以,今天就是我最后一天追玉森啦,一共501天,不容易啊,不过依旧还是没有逃脱一年换一个的命运。我曾经说过如果出坑一定是因为宫玉,果然一语成谶。

不管怎么说,追星过程中还算顺利,玉森本人也没啥大问题。我一直觉得玉森对自己有清醒认知,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偶像身份,让人放心。过往喜欢在ins提意见,不管有没有看到,基本上提到的点,总会在之后有意无意看到改变,所以我都把那里当许愿池了。除了两点,一个是油管不上心,一个就是宫玉。

我不是那种全肯定派,我不管他本意如何,结果摆在这里,追星体验不好了我不会留。也曾想过走了玉森更加孤立无援,又觉得有够好笑,自以为是!我是他妈吗?为什么要考虑这些?地球离了谁都会转,每年都有人走,有人进,油管翻译也有人接手,无需操心。

我作为路人依旧可以想看啥看啥,FC不续费了,和日饭说了她们都表示理解,如果以后想看控也会帮我抽票,入不入无所谓了。不过我有点好奇,到时还有没有心思看。

原本打算年底放一个视频,24年油管玉森精彩合集,做了三分之一,不想做了,庆幸还好后面还没翻。还想做一个black&white的个人镜头集锦,也没必要了。现在这样正好,对本人没有怨恨的时候,及时抽身,完美收官。

玉森同学,人生路还很长,请继续加油吧。

惯例吐槽

与其说吐槽,不如说和自己的对话。

起因:我曾经拉了个群,把认识的罗粉和日本的罗粉串联起来,让她们有个地交流。我对罗云熙已经毫无感觉,不过可以从她们口中知道些消息,已经足够了。然后,神奇的一幕发生了,不知道是不是罗粉圈的通病还是啥,一天到晚会发某某大粉自制的徽章,非官方周边,然后一堆人抢,每次数量都很少,一堆人如获至宝,我瞅着也不好看啊,关键,我需要那么多徽章干嘛,正如同我一直觉得吧唧毫无用处,还不如拼图。但是吧,我能感觉到,这个圈子已经形成了一股风气,即,大家要买这些徽章。我能明显感觉到日粉其实没那么想买,但我的那位中方朋友,隔三差五就发一堆,提醒要抢徽章balabala。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爱好,人花自己的钱,让自己开心,天经地义。

我只是纯粹觉得,只要不入圈,那就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事。想买的东西,无所谓入圈,都可以买,但很多东西,恰恰是入圈后被裹挟的。这个时候,只要鼓足勇气说NO,其实,别人是奈何不了你的。但你怕啊,怕别人不再带自己玩了。那么问题来了,你追的是星,还是圈子里的其他人。。。

网上看到一个原本对乙游无感,因为秦彻入了恋与圈的人,活生生让我见到了什么叫圈子害人。现在张口闭口排期,撕逼,以买吧唧为荣,我只觉得有病。我的恋与深空还有四万钻,零氪,舒心无比,游戏体验极佳,完全想不到有什么好撕逼的。恐怖的点在于,她的所有撕逼话术,在那人看来都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因为,大家都这么说,因为,这就是那个圈子的“常识”。

包括前段时间吐槽的女权号,那个圈子也有很多这种“常识”,所有人默认的一套行事准则。她们会揪住某些点,按照她们的逻辑,如何如何地难以置信,但对圈外的我来说,只觉得有病。

我看大多数圈子,都觉得有病,有可能只是因为,这些人的“常识”和我不符吧,无关好坏。我很清楚一个人的常识,会被轻易地洗脑(毕竟为了抗争227,咱也当过3个月数据女工)。但,不习惯的就是不习惯,粉圈的各种发言都觉得有病,我的常识无法融入这些圈子,很快就退出了。有了这层经历,我是更不可能入圈了。

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千万不要给自己找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