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干劲

按照往常惯例,也许很快会复活,也许睡了一觉就没事。只不过,现在只想休息。

手机里三个手游全部删除,没什么,就是看到它们提不起劲,那就都删了吧。

玩单机游戏很累人,那就不要那么累地玩了,谁规定我必须马上玩完。玩完写感想,我没有义务写感想,不想写可以不写,但我似乎给自己下了暗示,玩完一定要写。翻译视频很累人,我没有义务翻,不想翻可以不翻。但我也给自己下了暗示,一周一篇,或者两周一篇,一定要翻。所以,做这些对我有什么好处?全都是自己给自己套上的枷锁。

平时没事还好,像现在这样失去干劲的时候,什么都不想碰。

原本翻译就是因为没事干,想找点事做打发时间才开始的。后面无所事事的时候,自然会捡起。我别的本事没有,在重新振作这点上,还是有绝对自信的。不管愿不愿意,人都是会重新站起来的。

中国已无法治

这句话,放在其他地方说,一定会被删。但我还是要说,

中国已无法治

江秋莲作恶多端,公然威胁司法,竟然堂而皇之被认可。果然验证了,中国已无法治,没有丝毫力量对抗所谓的民意。毕竟,有最高法背书,未宣判前就拍了电视剧,它怎么可能打脸。

中国的司法,从上到下都烂透了,没救了。

我支持刘鑫。虽然她坚称没锁,但其实,即便她当天锁房门,都没问题,当年法学院公开课经典案例就是生命权至上。这样一个二十年前毫无争议甚至拿来公开宣扬的法律知识,搁其他国家根本不会构成问题的问题,在这片神奇的国度,居然能成为众矢之的,匪夷所思。不要说人不是她杀的,溺水的为活命把人按水里溺亡,也不需要承担责任。当年的案例分析课历历在目,还记得大学老师说,你们是不是很震惊,但这就是法律。我也是万万没想到,二十年过去,法律居然已经如此名存实亡。以及,果然,不把陈世峰的家人揪出来,真的是没有办法翻盘,又是一语成谶。

转眼之间,之前关注的所有案件,全部都以司法不公告终,而且是明目张胆的不公,没有一个例外

这就是现实不是吗

2020年,追逐了一年所谓的正义,守卫三观,现在想来真是浪费时间

这片土地根本就不存在

最绝的是当事人自己都认清了现实,妥协了。我居然还在指责他没有坚持正义

自顾自生气,又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

在中国,什么是真相不重要,多数人想的就是真相

哦不,也许适用于全人类

海市蜃楼之馆

和桥姬同一家公司的作品,正好打六折,看网上评价不错,于是我买了。秉持着好游戏一定要自己打的精神,哪怕是这种文字类,即便可以不花钱直接网上看视频,但还是要自己玩。

游戏开头就说了是悲剧,接二连三的小故事,从第二个故事开始,渐渐有了悲剧的氛围。尤其是正好在阳期间,身体本就不太舒服的情况下,越看越想,啊我为什么要给自己找不快。真够致郁的啊。

 

四个故事讲完,慢慢各种反转,反转到已经麻木。感叹作品对人性的刻画,感叹情节设计的巧妙,哪怕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以为意的人物,都有可能掌握关键信息。

 

举几个印象最深刻的点(剧透严重)

 

1 前期的四个故事里,最喜欢第四个,摩尔迦娜创作的故事。明明绘画已经事前提醒了,如果一个故事过于美好,不要相信。但我很快就把它抛之脑后。碰触即可杀人的设定,在本就匪夷所思的公馆面前,仿佛自然而然就接受了。永远无法碰触的恋人,玩的时候的确也觉得,嗯,虽然还是个悲剧,但,至少两情相悦,也没那么惨。。。然后,它告诉我这是假的。。。

 

是啊,美好的悲恋。注定是假的,是编出来的童话。那一刻,真的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联想到自己以前看的那些小说也好,电视剧也好,真假,从来没有觉得那么假过。明明以前也知道它们都是创作。就是那种,如果一个故事,让你感觉很舒服,一切很合心意,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发展。那么,它一定是假的。不管是匡扶正义,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都是假的。海市蜃楼之馆成功地把这个观点深深植入心中。

 

2 白发少女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大意是,明明一直以来那么好,可环境一旦发生变化,仿佛一切都变了。不管这个人过去几年,十几年,几十年,都是好人。一旦周遭发生一丝变故,都有可能发生彻头彻尾的改变。无论哪个故事,最后都是这个结局。梅尔曾经也是个温柔少年,幸正也曾经冷静克制,雅各布也会讨妻子欢心。可就是那么地神奇,明明这个人没变,却一下子什么都变了。我们老是说要擦亮眼睛识人。事实是,没有用。即便一个人前三十年都是好人,他也可以在三十一岁的时候瞬间改变。相信一个人的人品?拿什么相信?没有任何保证,我们只在创作的故事中看到过这样的故事。人的心就和世界一样,是瞬息万变的。现实中有的是大难临头各自飞,只是大家一直不愿承认。毕竟,相信美好,比较幸福。即便玩了这个游戏,我依然不觉得相信有什么不对,相信可以愉悦自己。但前提是,得做好它是假的准备。

 

 

 

非常喜欢这段场景的对话。站在旁人的立场,自然可以肆无忌惮地指责当事人,宣扬正义,高谈阔论什么事是应该做的。但旁人毕竟不是当事人,永远无法体会当事人的痛苦。总之,我无限联想到21年初的时候。虽然那个时候,我感到很痛苦,但是,那都是因为我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希望他人实现我的理念,贯彻我的正义感,结果未能如愿而感到痛苦。那么,终于意识到这些的我,如果重新来过,会怎么做呢?我一定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我不是当事人,我是旁人。。。所以,我能做的,只有远离。。。尽可能远离这些事。世界会不会变好,不是我该关心的,拥有这种想法才是自恋的表现。

 

接下来说几个缺点

1 该游戏虽然和桥姬隶属同公司的作品,但文学功底果然有差,完全靠剧情加分。剧本可以说都是废话文学,充斥大量无价值的对话,虽然本篇中的确有些关键因素隐藏在对话中,但是,70%都是废话。这个比重已经很惊人了。本篇姑且还可以算有完成度,外传以及现代篇,则真的是废话连篇,且剧情质量惊人下降。硬要比喻,好比是影视作品凑时长,文学作品凑字数。本来你看完了一篇名著,兴高采烈的打开后续,最后发现是小学生写的同人文那种落差= =b。我情愿该游戏只有本篇。虽然外传有我最喜欢的雅各布的剧情,但真的是忍不了了。我就算设置自动播放,出去吃顿饭,或者看一部短片,回头再看,天哪,还在同一个场景絮絮叨叨,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关键,没有多少信息量,就算跳过,对剧情理解也毫无影响。外传的故事,明明在本篇已经讲了,楞是又凑了一个故事,就好比把一个500字的小故事,注水成一篇30万字的长篇巨著,但内容并没有多大变化。关键还把摩尔迦娜写得如此讨厌,看完只觉得雅各布真是大冤种,被PUA惨了的可怜小伙。后期她遭受的罪难道不是上天看不过去,特意惩罚她的吗?再说了,她的命本就是雅各布救的,没他早死了,只不过还回去罢了。能够让我产生这种错觉,难道不是证明了狗尾续貂的失败吗?

 

2 本篇后期为虐而虐,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常常有种在看古早晋江虐文的错觉。我已经分不清是米歇尔惨,还是吉赛尔惨,还是摩尔迦娜更惨。仿佛在开比惨大会,到最后直接麻木了。太过于堆砌悲惨元素了,有点类似现在好莱坞的那种政治正确,什么都要插一脚,像个缝合怪。还不如第二个短篇故事,观众发现波琳遇害真相时的震撼。真的,不用那么惨,只会让人觉得假。当我看了前几个故事,当我已经掌握了真与假的规律之后,看到最后米歇尔和吉赛尔其乐融融在过去探险的时候,只觉得好假,果然是故事啊。。。。以前或许会为这样的故事感动,可惜已经被前期的剧情彻底致郁了。至少我是觉得,结局略显败笔,仿佛一下子落入俗套,又变成了一个假故事。。。虽然,它的确是个故事。。。

 

总之,对于喜欢体验致郁剧情的人来说,还是很推荐这部作品的。

 

以及,虽然很多人对它赞不绝口,我也觉得情节设置很巧妙,可以评优,但神作还谈不上(单论本篇姑且可以算),至少绝对可以被超越。而且,我有一个很不满的地方,作者应该多学学如何在有限的话语,寥寥几笔里展现人物关系,性格等基本功。以及,明明很多是直白的口水文(汉化版明显过度加工),吹文笔的我是真的无法理解。

 

也许,这就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事事顺心,那一定是假的。所以,即便我觉得文字功底一般,但如果都顺我的意,觉得大家都这么想,那也一定不是真实的。事实上,它也没有那么差,就是普通游戏的文字水平,只不过,我见过更好的,不自觉就会比较。

 

接受不尽如人意才是真实的世界,或许是这个游戏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继续阅读“海市蜃楼之馆”

阳了

周一突然高烧39.5,暗想不妙。一测抗原,果然阳了,之前五连测都不阳,果然是因为没有得,或者病毒量不够吧。

思考了一下中招的可能性。要么就是前一周持续低烧+胸闷胸疼都是潜伏期,刚好现在发出来。要么,就是周六阿凡达感染的。虽然会场只有十来人,也许病毒昨天,前天,就已经潜伏在电影院,通过气溶胶传播呢。。。

嗯,总之,我阳了。

今天依旧高烧,希望明天可以降温。

元旦前的最后一周,好好休息吧。

以全新的姿态迎接2023💪

阿凡达2

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又嘚瑟地出门了。每次看电影,我都会去和平影都。虽然其他IMAX电影馆一抓一大把,根本没必要专门去那里。但。。。习惯了吧,想当年,阿凡达1我就是在那里看的。不自觉地会选择那里

明明是圣诞前夕,人却很少,是的,近乎包场。我那一排,就我一个人,下面三排,上面三排都没人。。。是的,你没看错。我估计吧,最多十个人,和平影都的IMAX厅,换以前想都不敢想。

某种意义上来说,原本还担心出去碰到阳性,现在还真不担心了(噗)偌大的南京路,也近乎看不到人。

说回电影,昨晚特地又把1重温了一遍,因为我早忘记讲什么了,只记得当时带给我很大震撼。只能说,科技吧,越来越发达,能触动心弦的,越来越少了。当年看FF8的画面惊为天人!现在看那些PS5画面都没啥感觉。。。。同样的,从电影视觉呈现来说,是不错,但总觉得少了那份震撼。哎。。。科技什么时候还能更创新呢

剧情,稍微剧透一点说就是,万万没想到,用这种方式把死人拉活。。。。就没有boss可以编了吗???甚者,它还想出3?3还是那个boss?不是吧。。。

1代的主角在这里彻底沦为路人,还是儿子帅(噗)

大儿子奈特亚,一出场就自带flag光环,所以结局并没有出乎意料。。。我最喜欢的就是他,虽然老二也可以啦。我最欣慰的还是那头落单的图鲲。因为它浑身上下也插满了flag,还好没事。

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头带孩子的母鲲。幼子游在周围,虽然已经猜到了它的命运。不过最后真的看到了,还是挺唏嘘的。

美丽的海洋水世界,和它相比,人类社会真的就是一坨XX。尤其是看着追捕图鲲的人类有感。在这点上,倒是超越了阿凡达1带给我的震撼。从特效上来说, 感官已经麻木,2并没有太大超越。但从深度来说,至少这一点,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