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王暖暖的最新视频,原本没想去读书,因为事情大概已经被我知晓了,不过想到还有大量细节没有被描述出来,我决定去读一读书,回头写个观后感。因为此女的谈吐,面对危机时的自救意识都非常地夺目,迷人,这些思想一定包含在她的文字内,光看一些截图就能知道。其实她完全可以贩卖她的知识,而不是走母婴赛道,比起一些登味十足的男性up主,人聪明百倍了。不过我可以理解,这条路一定走不通顺。她现在只是出个书,都能被人指责作秀,母婴赛道没有被骂,纯粹是因为当妈的人受激素控制太多,底下粉丝群都是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把对孩子的爱同步代入到对带货者的支持,因为带货人也是母亲,和她们是一路人,观感会比较和谐。她但凡是个男人,就算靠出书吃老本,不断叙述过往遭遇,骂声也一定会比现在少很多。那些男性up主之所以被追捧,很大程度是因为男性身份,被广大男性群体视为了一路人。很多人看事物是以立场划分的。
我想到了一个我曾经很爱看的up主,神秘园,做各种洞潜失事案件的。我原本觉得他的视频专业性挺强,挺爱看,直到某一期视频,可能是视频中用了一些不太尊重女性的用词吧,遭到了一些评论的反扑。我懒得再回去看内容,大意是说,有个冒险的驴友一去不复返,回来老婆都不知道是谁的了。其实我看的时候,压根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还是看弹幕和评论区才知道。本来到这一步还没什么,搞笑的是这位up主破防了,特地在评论区晒出书的原文,大意是这段话只是照搬书的内容,一副很委屈的样子,自己只是说了最普通的话,居然会受到攻击,完全无法理解,暗指有人打女拳,评论区底下自然又是incel开大会。我当时一看,好下头,原视频我没感觉,这段狡辩彻底下头。
其实这位up主,平常视频里就各种暗戳戳侮辱女性,用“别什么洞都钻”等调侃词语服务自己的受众,他当然清楚自己的话是有双关含义的,只不过我平时都忽略不计,毕竟人都有局限,我的目的是他的视频内容,这点可以包容。但我没有想到他居然如此愚蠢,蠢不自知。的确,他只是照搬书中原文,但书中有那么多的话,他偏偏选择这一句,是什么目的不言而喻,为了服务他的受众,毕竟广大男性群体有绿帽癖,他知道这话能挑动他们的神经,哪怕只是调侃。很简单,他叙述的目的,只是为了告知观众,这个冒险的人一去不归,那么围绕着这个观点,可以有很多种角度切入,他偏偏只选择了那一种。而他之后的破防更证明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因为他觉得一切都顺理成章,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偏见,比明知故犯更可怕。那一刻,本性暴露了。你不能说他是个坏人,但,的确很LOW。LOW到我再也不想看他的视频。虽然,按照我的性格,哪怕他LOW,我也会为内容买单,只能说,他的内容,并没有独一无二到非他不可的地步,以及,我也对洞潜厌倦了,正好收手。从此后,我没有再点开他的视频。
好吧,这一段插叙放一边,回到正题。其实,上面那位神秘园,算是比较理性的一位了,很多时候,人不能细究,因为一个人的三观,一定会流露在视频,文字的各个角落里,我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很宽容。除非,自己跳出来暴雷。相比之下,我认为至少就仅有的几条视频来看,王暖暖本人的思维,非常符合我的偏好,比我看到的很多所谓知识区的男up主都要好,包括那个智能路障。你还别说,男up主有时候情绪化也很严重的,他在评价鲁迅那会就已经很明显了,不要当观众看不出来,观众只是懒得计较。
以及,我又不可避免地开始自恋。我很清楚,自己属于心比天高的那一类人,我并不是每个选择都无懈可击,但至少可以通过调整心态,让自己迅速占据理想高位,以及,从结果上来说,达到了自己的预期。别人夸我,我是没有知觉的,不管是说干练也好,聪明也好,脑子转得快也好,我会暗喜,但同时会想,真的吗?感觉自己只是在做最普通的事,明明我演讲的时候一直在呃呃呃。相比之下,我喜欢自己夸自己,因为我会觉得一切有理有据,让我能够信服。比如,昨天提到喝酒那段,我突然觉得自己好牛逼,思维怎么就转到那一步去了。
听到同事叙述来到日本,人生地不熟,感到孤单寂寞,喝酒也变多了。这段场景是在某次针对外国员工的日语交流会上,讲师和某位男性聊起的。这是一位三十来岁的男性,单身赴日,国内有没有结婚忘了,可能有吧。神奇的是我听到这段话的反应,常见有两种模式:
1,感同身受,同情他的遭遇
2,内心讥讽,一个大男人还这么脆弱
而我居然选择的是第三种:兴奋。他来了日本后喝酒变多了,变动的因素是到了日本后因为生活习惯不同,磨合不了,喝酒是结论。意味着,我如今和他一个处境,接下来长时间在日本生活,我大概率会遭遇和他一样的环境 = 我也会开始喝酒。哇,老娘终于可以借这个机会学会喝酒了吗?因为我觉得酒太太太难喝了,所有人来敬酒一律果汁伺候。如果我能享受喝酒,是不是会更好。但平时没有机会,如果靠这个被动环境因素,能掌握这个技能,岂不是赚了。这就是我的心路历程,我对这个男人完全没有评价,因为不关我事,我更在乎,我能从这件事上获得什么收益。虽然从结果上,我依然没有学会享受喝酒。因为我忽略了一点,他喝酒不是因为来日本,是因为耐不住寂寞。哪怕在国内,只要条件成立,一样会酗酒,和所在区域没有关系。只不过,我以为我也会寂寞,万万没想到竟然没有,没有了这个前因,自然没有后果。
现在重新回顾这一段,我的感受依然是兴奋。因为我发觉了自己的一个天赋,我真的能从各种事件上,第一时间优先提炼出自己可以吸收掌握的点。完全不假思索,是被动天赋,要珍惜。
回看王暖暖这一段也是一样,我是因为同情吗?是想借鉴她的经历学会规避风险吗?不,我可能有这一层考量,但含量太少太少了。我真实的反应是,王暖暖的见识,有可以吸收利用的一面。光是借鉴经历没用,经历千变万化,思维才是本宗。她曾经的失败,固然有不愿止损的劣根性在,这点很好理解,毕竟咱也是在股市亏过二十万的人(喂),太好理解了。但正如我现在早就赚回翻倍,暖暖也早已破茧重生,她的思维能力,正是支撑她的重要后盾,我最喜欢的是从逆境中翻盘的人,与我有天然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