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往昔曾经自律的自己

无意中刷到B站杨真直的视频,发现还不错。我还挺喜欢她那种特写假笑的叙事手法,其实说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如何说到人们心中,就是各自的本事了。只能说,我很喜欢她的风格。

我看的这期叫杀死你的自律,有一说一,手机真的是万恶之源。以及,我非常赞同她的一个观点,那么多信息,大部分是无用的。

人生在世,有很多新闻,不是非知道不可的,人的时间很宝贵,不可能面面俱到,人从出生起,就一直在取舍。

话题扯远了,说回自律。

自律这个词,对现在的我是无缘的,我人生中最接近自律的时光,大概要算大学时自学日语的时候吧。其实我高考的时候就想进日语专业,可当时还流行学校说,宁当凤尾不当鸡头。最后我为了进一本还是填了个冷门专业作为保底。

进了大学后,其实我还是有机会可以通过转专业实现梦想,但当时的我,没有什么可以给出建议的人生导师,毕竟高考志愿全是我一人做的决定,家长没有任何干涉,在自由度这点上,我还是非常感谢妈妈的。话虽如此,但还是错过了这么一个机会,当时的我,想着,我不进日语专业,我也要做得比他们更优秀。

标日初级上册这本书,我从初中就在翻,开始只是为了给玩的游戏取个好听的日文名字。大一开始,我在学校报了个初级日语的辅导班,我还记得费用297块,标日上下两册。上完课后,我就没有再继续上,而是选择一路真题到底。

图书馆里,日语相关的那两排书架,全被我翻烂了,里面80%的书都被我借过。我特别喜欢抄书,厚厚的一本日语语法大全,我全书都给抄了,记得耗掉了我好几只水笔的笔芯。

大学期间,我最常去的就是图书馆,我喜欢边缘靠窗的位子,坐下,开始做真题。那个时候,沪江网还没有变成现在的网校,还只是新生的一个学习论坛,我每天泡在上面,做题,看题。一套真题完整做下来,没2个小时以上是完成不了的,细细想来,我在图书馆究竟度过了多少个夜晚呢。

当时,我特别爱看棋魂,里面有一句话,当了我好几年的座右铭。より高い目標を持てば、合格などあとからついてくる。日语一级从来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满分。后来我又爱上了Jtest,几乎每年一次去上师大考试,常常戏称那里是我的第二母校。我已经不记得我从何时开始考jtest,只记得第一次考只有700来分,拿了个B。考啊考,中途又休息了几年,最后一次,我考到了940分,拿了特A,终于结束了考证生涯。

除此以外,还有BJT商务日语,日语口译,反正市面上能想到的证,我全考了。以前曾经说过,找工作最终还是靠运气,但不可否认,没有大学的这段岁月,我是不可能和一群上外日语系的人同在一间办公室,还跑来日本总部上班的。

打了这么多字,我其实只是很怀念当年那个自己而已。当时的我追星吗?追啊,和其他自律的人的经历比起来,我差远了,毕竟,我没有凌晨5点爬起来学习。我们宿舍早上6点才通电,我都是6点爬起来。开电脑用迅雷下载演唱会(爆笑)。那个时候,没有SNS,连土豆网的在线视频都是新鲜产物,更没有弹幕。那个时候,下载才是王道,在线视频没人要看。大家都是独自看着各种live,等着正主哪天来国内了,去看演唱会。

我只是,真的很怀念而已。

要怎样,才能找回自律呢?也许,真的是从放下手机开始吧。我追星,真还不如以前追的快乐。虽然比起以前,我可以轻而易举见到想见的人,可是我快乐么?现在,各种人,各种帖子,各种解读,挤占了我大部分的时间,真的有必要么。

吐槽自己一下

我也是蛮醉我自己的。。。

如果不是因为吃瓜,我不会在豆瓣上看到山p退社的消息,如果我不看到这个消息,我就不会去搜kame怎么样了,我如果不搜kame怎么样了,我就不会看到他现在有舞台剧的消息。。。

结果就是,我买了他的票。。。。。。。

本来月底我就计划好了去东京和肖战粉聚会。。。其实我还有点犹豫,毕竟只身闯疫区(说得你现在的区不是疫区似的= =),这下可好,去吧。。。

但凡这日子稍微有点偏差,我就可以心安理得不看了,没想到,恰恰是千秋日??话虽如此,我还是没有买千秋场,贵啊=v=。

我曾经说过从今往后只关注战一人,我没有做到

可能是因为,我自始至终没有和kame正式说再见吧

5月,我中了修彰的con,结果,取消了。现在么,这辈子也不会合体了吧

我曾经做过看完con就走的打算。事实上,当时水深火热,没发出取消通知那会,我其实就不太想看了。果不其然,后来出了取消通知,一开始还说得含糊其辞,可以选择退票,但不退票的人,下次con时间决定了还保留你们的票!哇,真诱人。我二话不说就选择了退票,当时我想的是,除了战,我谁也不想看了。

后来么,貌似全员退票吧我记得。反正退不退,现在也无所谓了,已经不可能开成了。

kame啊kame,这次真的要说再见了。以后也不会再来日本了吧,没有来的意义了。

你,就作为我最后一场日本舞台的纪念吧

思维也挺二极管的

这两天不知道咋的刮起了一阵风,一个个在那批判超前消费。我瞬间以为自己穿越回了二十年前,现在都2020年了吧?

我这辈子,感觉做得成功的事没几件,但开信用卡,绝对算一件,我只恨没有提早几年开!

2012年,我还是个不信任信用卡的人,因为我找不到开通的意义。当时月薪已经2w+的高中同学给我科普了一堆,我还是不感兴趣,我也曾是个反正银行卡有钱,直接花不就好了的人。

很快,几个月后,为了加福山日本的会员俱乐部,迫不得已开了visa和jcb的信用卡。我只想说,真香!!!!!

自从开了信用卡,我每个月,其实只付了一次钱。每次付钱,这个月一共花了多少,清清楚楚。当然你可以说有记账软件,但那还不是自己记?

重点难道不是自己能花费多少,自己心里没有B数?扯什么超前消费啊。

以及我一直信奉一句话,钱是靠花出去,才能赚回来的。赚钱,永远不是靠省出来的。虽然我现在极度讨厌阿里,支付宝年中就没再投入一分钱,大头已经转回微信,那儿就留了一个备用当底仓。但,批判花呗我可就不乐意了。说到底它不就是工具么,关键还不是看用的人?虽然有信用卡我基本不用它,但有些商家花信用卡非要收手续费,这时候就是花呗上场了。

很久以前,初中还是高中的时候,老师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外国老太太,年轻时花了20万买下一栋豪宅,余生住在豪宅里,临死前终于还清了剩余的80万。

一个中国老太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活了大半辈子,终于在临死前凑齐了100万全款买了豪宅住了进去。

请问,哪个更幸福。

这个故事当时给了我很大冲击。

有时候想想挺不可思议的,一方面,总觉得现在人的思维越来越二极管。

一方面,我看到的,其实也都是网络之言。是不是意味着,只有二极管的人才在网络发言。而这,使人产生了错觉呢。

老咸鱼一个

今年的毕业新生有一个,据说是前田利家子孙的东大生。挺神奇的。小伙子刚毕业,很年轻,动不动就跑来我们组取经。那冲劲和学习劲,老咸鱼阿姨自愧不如。。。想想自己真的很咸鱼,没有冲劲,任凭岁月流逝。即便心里知道,我还在这里打字感叹自己咸鱼,也是没救了吧。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我是否已经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呢

无愧于心就好。

大海我来了

以前出门,我会做很详尽的攻略,要去的地方,我甚至谷歌街景全部都事先看了一遍。

现在,我连地图都不想看。。。本来还想回来好好收拾收拾,加班加到10点= =,现在什么都没收拾,我还有心思上来打字。。。完全没有出门的状态

和领导汇报要去冲绳,说我之前还没看过海呢,顶多也就江之岛,领导语,和冲绳比起来,江之岛就是厕所(噗)

说得我还挺期待的。。。

希望此行顺顺利利

回来之后也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