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还是说两句

无意中看到某篇批汉化翻译的文章,虽然那个游戏没玩过,翻译也不是我翻,但是看完还是不自觉地“地铁老人看手机脸”。。。唯一感想就俩字

就这。。。

我相信撰文之人,初心是好的,但态度未免有些傲慢,且举例的事项并不能很好支撑他的观点。

按照那人的说法,他玩了一个小时,就已经挑出了无数个小毛病,“别扭到受不了”,遂撰文指出问题。

我还以为是有多么严重的语法错误,结果通篇全是吹毛求疵,类似于日式的表达习惯,没有主语等等,甚至连没加标点符号都算问题。诚然,这些的确在部分语境下是有问题,但就举的那些例子来说,并没有过多的违和感(这么说来,违和感三个字算不算日式表达?)。语言这东西,最终还是看意思传达是否准确,信达雅,先保证信。后面,则是译者自身的表述习惯,可以说未能达到雅的状态,但绝不能用翻译错误这种极端指控。更何况,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演化,甚至还包含部分当时的流行语,而这些流行语,可能并不符合正规的语言表达。反正在我看来,按照那人指出的问题,市面上90%以上的汉化游戏都达不到标准。

不仅如此,他在指出的同时,还附上了自认为不错的译文。诚然,是加了主语。但也有些地方,根本也没必要加主语,只会显得累赘。(哦对了,按照那人观点,“根本也没必要”是错误的,只能说根本没必要)而且这又牵涉到一个问题,这已经不是日文问题,而是中文表达能力的问题。不能因为不符合自身的表达习惯,不喜欢别人的文笔,就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认为别人的翻译不对,这是一种傲慢。中华语言博大精深,没主语的多了去了,古往今来,语法错误的诗歌散文也多了去了,语言如果连这点自由都没有,该是多么贫瘠啊。

有意思的是,举例中其他语句出现一个词:拿手料理,他倒觉得没问题了,直接无视了。按照那人的标准,不是应该翻成拿手菜吗?料理可是日式表达啊,毕竟,连多个“还是”也要被认为是翻译错误。加了因为,就必须要有所以,不能只有因为,没有所以(这是我最想吐槽的地方)

我只希望那个游戏的译者没有看到那篇文,容易坏了心情。毕竟,连我这个无关的人,都破防了。

去年,一个网上认识的人制作木村的视频,我曾经当过一阵子校对。基本上,只要大概意思不出错,哪怕有些地方翻译不符合我的习惯,我也绝不会指出,没必要。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最后,那人表示这个翻译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又玩回日文版了。

我非常明白他的感受,想玩日文就直说。因为我也是如此,基本有日文,不会玩中文。不是说翻的不好,而是习惯。以前,我也傲慢,貌似2004年左右,我想玩宿命传说2,这在当时是少有的几部出了官方中文版的游戏,导致街边的游戏店,也只有中文卖。可我不要,就要日文,因为我嫌中文翻不出原版的全部精髓,文字局限想象力。最后,我还是没有找到。直到现在,那个游戏也没有玩到。。。

现在,我玩过中文版的游戏,也玩过其他汉化组作品的游戏,并没有多少违和,我觉得翻得都不错,只不过我更想看日文,才玩日文而已。

现在的网络环境,容易使人变得吹毛求疵,抓住局部过分夸大,一旦心底有了成见,自然地会找各种论证加深成见。即便没有网络,鄙视链也一直存在,不管是游戏界,还是歌曲界。以前,听摇滚的我也鄙视老鼠爱大米。现在,我觉得都可以接受。

那篇批评文,通篇只感受到了他的傲慢,但同时,我也能感受到他的无心。也许他主观意识上并不打算傲慢,但在旁人眼里,却是这个结果,也许就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

最后,我会努力让自己不陷入日式表述的陷阱,同时,也要时刻谨记,不让自己成为那样傲慢的人。尤其是,不自觉的傲慢,更难察觉。

共勉

疫苗

生平不爱打疫苗,也许小时候的确打过,但自我有记忆以来,打的第一个疫苗,大概就是此次的新冠疫苗。为什么打,纯粹因为出差多,少麻烦。如果可以,我是不想打的。因为,没必要。

最近,领导所在的一栋楼,出了一例阳性。丈夫从日本来上海待了一年,妻子今年刚从日本过来。封控后,配送食物的收取也全是妻子经手。然后神奇的事发生了,丈夫得了阳性,妻子没有得。无论做几遍核酸,都没有得。。。正常情况下,凡是一户人家得了阳性,大概率家庭其余成员也会得,但她却没有。

分析到最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由于已封控在家1个月,丈夫足不出户,感染的来源只能是食物。而妻子没有得的原因,在于妻子是在日本打的疫苗。。。而丈夫已经来了一年,是在中国打的。。。

虽然很不想承认,以前也从未放在心上,但没想到,就是这么就近的例子,验证了一件事。国内打的疫苗,真的没有用。

当然,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被承认的。也许只是个例,无所谓,我们也只要顾好自己就够了。远离网络,回归生活,周围风平浪静。偶尔上网,那感觉就和进了一个点燃的炸药库一样,到处为了一点鸡毛蒜皮咋咋呼呼,仿佛天都塌了,生活在了炼狱。。。常常是地铁老人手机脸,仿佛自己过的和别人过的不是一个世界。

然而,作为一个三次元人类,不就是在现实的世界里生活么。

之前玩的《搭档任务》有一句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即便是怀揣英雄梦的主角,能帮到的也只有身边就近的人,帮助身边人就已经耗尽了全力。

网络放大了边际,仿佛事无巨细,可窥天地。

其实,没必要。顾好自己,顾好身边,就够了。

急救

懒得看具体新闻,只是碰巧晚饭时看到了新闻频道的通报。但可以想见,又是一起网络舆论压制的结果。从处理结果来看,只是停职恰恰证明医院也觉得无过错,只是架不住舆论,等事态平息,网民淡忘后再复职。

毕竟,如果放任车上的病人不管,有什么万一,就不是停职,而是直接开除了。亏就亏在,车上的人没死。。。要是死了,完全可说是野蛮家属当街拦车致死,到时候营销号一渲染,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反正,永远不缺“愤怒”的群众。

急救医生没有错,他只是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个世上,已经有太多规规矩矩做本职工作,却被放大镜挑刺的事了。几乎所有的处理都是息事宁人,哪怕违背法理事实。

再这样下去,怕是高考没带身份证不让进也能被网暴了吧,毕竟不通融啊。

庆幸的是,家人看到新闻也是同样反应,这就够了。

其余的,不想关心。

网络没有真相,只有喧嚣。

垂直坠落

朋友发给我一个坠机的监控视频,正好我5分钟前刚刚看到。

朋友诧异飞机居然会垂直坠落,我的反应:是有的。

因为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华航006

详见空中浩劫S4E06 中华航空006篇

太平洋上高速垂直坠落+部分机身解体,居然在坠海前30秒,又给救回来了,全员生还。属实是我见过的空中浩劫牛逼机长第一名!

虽然事后分析说是机长操作失误导致,但仍然不能掩盖其厉害之处。不管这个厉害是运气还是实力,反正浩劫系列看了那么多季,我只服他。有很多牛逼的机长,哈德逊奇迹也好,滑翔机也好,但在那种情况下,能救回来的,我就看到那一例,太多太多的坠机,尤其90度自由落体垂直坠落的,基本无一生还。

以前曾自嘲最好的死亡方式是卷进飞机的发动机。但想来,这样的概率太低了,大概率是高速坠落+失火。只要下降速度够快,或许可以达成无痛死亡。但,根据华航006的幸存者的讲述,下坠过程中的重力加速度G就足够要老命了。。。

死亡,永远是一件痛苦的事。

世事无常

今天从司机那听到一个消息,之前上班的一个司机,上个礼拜去世了。。。突然一阵恍惚。

曾经,他作为司机来到公司就职的时候,就有周末微信来问我借钱的经历。。。我直截了当回他,对不起,我从不借钱给别人。(这点真是我准则,以前玩手游还有人号称要抵押军人证来借钱,统统拒绝。亲戚我都不会借,更何况是网络上的陌生人)

说回那个司机,他倒识趣,直接说没事,这件事就这么翻篇了。但当时,却给我留下了极不舒服感。毕竟,正常人不会做出这种事,关键,他也没有什么重病等正当的理由,且言辞中透露几号以后就有钱可还。第一反应是网贷,更加不可能借。

这事我顾忌他面子,一直没说。后来才知道,他不仅对我,对其他同事都提了,甚至还有人真的借了3000给他。。。(看,这就是厚脸皮的好处。原则问题,坚决不借。有困难?我可以教他如何使用借呗)

再后来,知道他在司机群里也早就借遍了。最终,纸包不住火,总务找了个借口,辞退了他。

就这样过了大半年了吧,没想到这个时候听到了他的消息。据说是脑溢血,我听到死亡消息的时候居然第一反应是被人讨债= =。不过,脑溢血一命呜呼还算好了,真得了慢性疾病,甚至是胰腺癌,按照他的条件,恐怕是生不如死了。

据说他死后,皮夹子里没有1分钱,只有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没有住宅,一直住在宾馆,无妻无子。

也许,死亡对他是种解脱吧。

只是,感叹世事无常。记录一笔,作为他曾经存在过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