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上海

今天突然收到一条许久未联系之人发来的问候,

我的记忆大门又打开了。

是的,五年前,那段岁月,在异国他乡一起坚守的伙伴,啊,我的PTSD又犯了(喂)

虽然的确很久没联系了,不过2年前,我们还在东京一起吃过烤肉呢=v=

总之,这位肖战的日饭,已经五年了依然还喜欢着肖战的日饭,要来上海看射雕英雄传了!

我第一反应,就冲这排片量,你确定3月过来还能看到吗?

日饭甩来微博链接告知已经延长。我:一拍脑门,好吧,我居然是从日饭那里知道这个消息。

总之,能看到就最好啦。虽然我觉得,她也许去重庆看会更好(笑)

因为工作关系,只能周末来,对她来说也是鼓足勇气的行为呢。

突然有种不可思议之感。

就在不久之前,另一个朋友还在抱怨排片不公,

现在,一个外国友人人生第一次的中国之旅贡献给了肖战的射雕。

福兮祸兮

我们不能一直陷在愤世嫉俗,忿忿不平的阴郁情绪中,这世道或许荒谬,荒谬中也掺杂着美好与真情。

从21年算起,我已经离开四年了吧。。。可似乎,我始终未能完完全全地离开他,身边,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也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吧。

反骨的她

正准备上床睡觉,接到了许久未联络的好友的“哭诉”

她想去看射雕,发现排片只有深夜的一场。

我笑笑:基操。毕竟我大年初一,上映第一天去看的,只有中午11点的一场。

我们都已经远离了很多年,却不约而同做出了同一选择。她远离多年,已经结婚生子,却与老公大吵了一架。

我原想劝和,为了这种事不要伤和气。后来知道对方说的是,“肖战没管好自己的狗”

那对不起,该吵。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可以对他无感,甚至,没有理由,就是讨厌他,都很正常,这是个人自由。但是,说出来的话,代表的是自己的身份,是素质的体现。能说出这种话的,在我心里,掉价已经没边了。我很遗憾朋友选了这样的老公,当然,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我见过她老公,本性不坏,但很可惜,素质还是跟不上。

巧合的是,我那朋友,五年前就是因为看到黑子说粉丝是狗的时候,炸的,现在她果然PTSD了。

我比较特殊,下场原因两个:

1. 2月29日转到首页的商务抵制文,12345逻辑清晰,条条引诱骚扰商家,攻击商务的指向明显,文笔中体现出的冷静不是天天嚷嚷家园被毁,极度亢奋的那群二次元小将能做到的程度,她们没那个智商。我一看就知道幕后绝对有人搞事,断然不能被人当枪使。

2. 先不谈人人平等。如果真要论管教,第一责任人是父母,其次是学校老师,房地产担保人都知道要本人签字画押才算认可呢,能不能明确一下什么叫责任区分啊。硬要说,粉丝是顾客,粉丝才是甲方,真要选听话的一方,那也应该是肖战听粉丝的话。

总之,因为完全违背了我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认知、事物运行的规律,那荒谬的一年,我愤然下场,然后明白了一件事,社会就是混乱无序的,以及,80%的人就是蠢,你改变不了。

我现在心态已经极其平和,我控制不了别人,控制不了别人的喜恶,她们完全可以尽情地讨厌,跨火盆,这是她们的自由,只要不要舞到我面前,让我们双方各自麻利地离开对方的世界吧。

朋友反骨到想重回肖战粉,我倒还好,一来我没有吃回头草的习惯,二来,说实话。。。现在和20年比,和五年前比,已经是“天堂”。20年的窒息感,如履薄冰,我永生难忘。现在种种,真的,不够看。肖战20年都挺过来了,他是个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我对他不担心。

射雕观后感

大年初一,把电影看了,趁还留有记忆,记录一下,毕竟我大概率隔天就忘。

我并不喜欢金庸这部作品,完全是冲着给肖战捧场去的,事实上这也是我近几年看的唯一一部国产,下一次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去之前,看了预告,我就心里一咯噔。郭靖的播音腔式配音太过了,显得有点突兀。我曾经说过他和罗云熙半斤八两,都属于人菜瘾大,都希望用自己的原音证明自己(虽然和其他艺人的原音比,已经算可以了,但离真正的优秀还有距离),一部玉骨遥,我对他的配音评分从60分拉到80分,老实说的确是有惊喜,能够感觉出进步。但这个预告,直接又下拉到70分。

看完之后,我的预感是对的。仅我个人而言,这部片子的败笔,肖战原音可以算一个。但也不是所有,三七开吧,三成还是可以的,日常对话问题不大,但是,一旦遇到需要表现出郭靖正直,刚正不阿的一面的时候,那股刻意感就来了,就是过于字正腔圆,像听新闻联播。一些咬字,重音施加的力度,甚至让我觉得已经到了咬牙切齿的地步,如果用力度来比喻,80%的力度其实刚刚好,但现在是100%,甚至120%,就会显得很突兀。我看他脸,看他演技,我不突兀,声音一出来,就出戏。我就在琢磨,怎么看其他演员(不清楚配音还是原声)不出戏,轮到他就开始出戏?甚至觉得,是不是换个配音,会更自然。

曾几何时,我看余生的预告被配音雷到,我还说他说话过于平淡,没有起伏,好演员发声要讲抑扬顿挫,我还说建议他去看看日本舞台剧取取经。万万没有想到,五年后,我的感想是,你要不还是像正常人说话好了,抛弃你的抑扬顿挫吧(肖:你到底想怎样)。其实我第一反应,还是想到了日本的舞台剧演员,包括堂本光一,他们有个特点,舞台剧演多了,出演普通电视剧就会觉得面部特别狰狞,外加发音夸张。我觉得肖战面部表情控制还是可以的,就是这发音,不知道怎么的,有种太过强调,本末倒置的感觉。我在想,是不是后期配音的时候,配到相应片段,内心过于想要去表现郭靖的宁死不屈,不由自主地施加了力度,导致用力过猛。舞台剧用这种发音方式没什么问题,搁现实谁这么说话啊。

除了肖战以外,首先,如果能接受武侠是冲击波,哈利波特式火球互殴,习惯之后还是能看的,中期进蒙古军营后,算是渐入佳境。尤其是对两位女性角色刻画,简直是教科书级别,既能体现华筝的骄傲,又不会给人恶毒女配感,黄蓉也不是圣母心的正义女主,可以说两人旗鼓相当。但在男性角色塑造上,我觉得还是有点单薄了,点名郭靖,前期是推动故事的工具人,后期是用来叙述伟光正台词的工具人。

庄达菲预告里并不好看,但在电影里几乎没有丑镜头,我甚至觉得给她加了一丝美颜滤镜,到她那里脸就仿佛打了柔光一样白,再对比华筝黄蜡蜡地草原公主的脸(笑),前期给女主加了不少戏份,用很多情节去体现了黄蓉的聪慧,成功把我之前对黄蓉不太看好的观点给抹掉了。

但是,比起女主,对于男主的刻画,除了寥寥几笔体现他的木讷,更多时候靠的是伟光正台词输出。说实话,缺乏情节推动。很多经典巨著,你会发现,“三观正”的台词,往往是一个小人物,或者饱经风霜的人,“不经意”之间流露的话,说话的人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最不起眼的路人,但他们无一例外,都说到了观众的心里。而他们在说那些话之前,一定有故事发生,在最后总结时,娓娓道来却又耐人寻味。现在是什么?一段无可指摘的三观正台词,由主角像开机关枪一样,劈里啪啦一股脑宣泄而出,但影片并没有给出细节,让观众明白,男主为什么会这么觉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想。一部优秀作品,很多台词,与其说是主角自己的想法,不如说是编剧通过主角之嘴,说出观众的想法,是观众的嘴替。但现在,没有前因后果,只觉得男主纯纯一个嘴炮。

这个问题我斗罗大陆剧版就已经说过了,没想到射雕里又出来了。我开始怀疑,也许不光是编剧的问题,和肖战本人也有关系。我的建议是,首先,放松心态,神经不要太过紧绷,主打一个松弛有度。我从配音里都能听出紧绷感,这种紧绷也导致了配音的不自然。其次,三观正台词不一定要“咬牙切齿”地发出,能不能用最平淡的口吻,不去刻意强调,在叙述的同时,又能让观众共情到主角。虽然也牵涉到演技和配音技巧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情节设置,人一定是饱经风霜,才能得出一些人生感悟,却让乳臭未干的小子一张嘴全透了,电影里黄蓉的伟光正台词也不少,一样尬,没有多大区别。

配音以外的部分,还行。演技尚可,主要这个工具人也没啥好用演技体现的,也可能是肖战的水平没办法体现出来。单从演技磨练的角度说,这部作品对他加成不大,倒是全员骑马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如果按票价来说,我是39.9元买的,影片是值回票价的,光是大场面也够看了,对比那些比它贵但剧情一般般的二次元电影(喂)就更明显了。但,也就那样了吧。论电影本身,虽然试图用侠之大者这个“大义名分”来拔高立意,但我只觉得,轻飘飘地说出什么”忧国忧民的人才是侠之大者“的人,自己又做了什么,干出什么实绩了?还是脑内自嗨?这话,驻守边境35年后的郭靖有资格这么说,但现在,我只觉得那个确确实实开疆拓土的的蒙古大汗更吸引我。

我果然,还是不喜欢射雕。

最后,还是那句话,加油吧!希望下次见到你,配音水平能有进步。

侠之大者

后知后觉电影快上映了,反手买了一张票。

对看电影毫无兴趣,去年一年看的电影是蓝色监狱与宫崎骏,哦对了,还有一个凑时间的小排球,回来被我狂吐槽。。。

金庸里最不喜欢的作品里,射雕可以排前列。

但是,这都不重要,我就是去看肖战的,就是去给他捧场的。

我可以几年不关注他,他如今怎样,在做什么,我一点儿都不想关心。

我只要知道他过得好,就足够了。

我曾经说过,如果手中只有一张票,不管我当时追的是什么星,喜欢的是谁,我只会把这张票投给肖战,不作他想。

这个想法至今未变。

归根结底三个字:

我・不・服

公平正义被踩在脚下的感觉,永生难忘

我无力改变他人对他的成见

也不想众生皆醉我独醒

指责他人是容易的,沉湎于负面情绪毫无意义

坚持心中信念

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

法不责众

以前,我对这四个字是有PTSD的,但最近,渐渐悟了很多事(我好像一直在悟)。法不责众不重要,上天给每个人已经安排好了他的剧本。

一个227,一个江秋莲,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事,但这两个,真的是让我隔夜饭都要吐出来的恶心。本来227就够让我恶心了,生命权纠纷案那个二审结果,是真的让我觉得,肖再惨,那也是比刘好太多了。。。虽然都很惨就是了。

神奇的是,原来一直被我抨击的微博,这次居然从良了,也可能是理记的主场,江秋莲的128家御用媒体不敢造次,转而围攻其他平台。B站不用提了,当年就是网暴大本营,谁给钱谁上。我不管最后结局如何,毕竟,再坏不过回到几个月前。但,即便最终公权力真能下场拨乱反正,大部分人依旧会以法不责众的名义轻松逃脱制裁。

我曾经对此非常愤慨,又想不出什么解决办法,最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么说,不是唯心主义。如果说,这些人的认知,眼界,智商,决定了他们网暴的行为,那么,这些认知与眼界,已经注定了人生高度。现在,他们也许觉得就算被大V挑拨又如何,反正可以发泄情绪,又不用担责,好像自己毫无损失。但是,能够轻而易举被挑拨利用的人,本身就是绝佳的冤大头,被人一忽悠就开户炒股去了,遇到电信诈骗也是一被忽悠就把钱送进去了,有的是陷阱等着他们。当然,犯罪本身是要谴责的,但常常觉得,这就是上天的惩戒,而且符合逻辑,顺理成章。

你可以说他们本性善良,没有深思熟虑就草率做出决定。但,既然可以草率网暴,自然也可以草率被骗,认知与行为、结果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的网暴行为,愿意去面对,自然会反省,提高认知,从而导出新的结果。如果还是维持旧认知,只会一次又一次踩同一个坑。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最近越来越明白。人,不能内耗。我以前老是自我怀疑,不能自大,明明发现对方是傻子,也要给人找借口。现在完全不这么想了,我既然能看出来人傻,还去否定它,就是侮辱我的智商,换言之,对自己的智商没有清晰认知。人有千面,认知各有高低,我也不高,有太多人比我高。但是,这不是作恶的借口。作了恶,法律也许惩治不了你,也许没有办法在这件事上惩治你,但它一定会以某种形式孽力回馈。

好吧,我只是刚好看到某二次元人士被电诈骗光积蓄的事,有感而发。不想说人蠢,我始终对所有电诈案保持敬畏,但至少,这些人,一定会是挡在最前头的那一批,就当是他们在还债吧。

如此想来,我对法不责众,也可以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