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况

最近开启疯狂加班模式,每天回到家都22点了,比如现在已经22点半了,我晚饭还没吃,居然还在这里码字,我已经进入超然境界了吧。。。

近况。。。好像也没有什么要说的,毕竟每天生活毫无新意,尤其是忙的时候,一周宛如一天。。。啥都没干就过去了。

至于我们的肖战同学,发了抖音

我实在是忍不住了。。。你们真的觉得前期那套明显不合身的西装帅么,我简直要质疑自己的审美了。后面那个满天星的只能说版型还可以,颜色就不吐槽了。但前面那个真的不可。

他也许是想要搞笑,后面那个倒沙发上的我倒是笑出了声,前面那个。。。有一说一我觉得抖得不帅,也没有笑点。我可真是冷血无情23333

哎,感觉他的抖音,真的都不对我的胃口呢。算了,不过他好像真的日常都在抖音营业了,可我偏偏不喜欢抖音,哎,算了。

其实我还挺希望现在这个状况再持续一段时间的,因为我真的忙到没时间关注他XD。等明年应该会好点吧,希望他明年能多多营业吧。

另外,我要提个意见,说不定说出来了,就有可能实现呢

请肖同学赶快去代言一部手机吧,真的,我想换个256G的手机了,随便啥都行,1万以下都ok,苹果最多也就1万吧。

赶紧的!

记录一下我的组长

正好进入反思阶段,想到了我的领导,我觉得得记下一笔,因为我发现了一个真理,我现在记的所有无关紧要的小事,隔个几年再看,都会让人泪流满面。人的记忆力越来越差,不记下来真的不行。。

我的组长,是个头脑很灵活,很热心肠的典型。其实他和我的年龄差不多,不过入社比我早太多了。我观察下来,他有两个特征

1 学习能力强,领悟快。

很多事情说个12,他可以把后面34567都自行吸收归纳。明年,他也被派去天津工作,半年前开始每周三晚上公司辅导中文,以前在大学也选修过1个月中文(据本人讲),目前水平在我看来,已秒杀所有我认识的在国内待了几年的日本人。虽然他看起来似乎没下什么工夫,但所有你以为的熟练自然,背后都是下的真功夫。

2 想法多

疫情刚开始,他就想出了face mark的点子,并找到TG合作,卖给各企业单位。通过它救下一个没东西做要破产的小公司,现在人家改做face mark了。。。虽然我觉得这个罩子实在是很傻。

现在,他又被命名为消毒大使。理由是不用手接触消毒液,设置一个用脚踩直接出消毒液的装置,这次找小岛合作,比市面上同类产品便宜许多,又准备拿去开卖了。

。。。大概这就是传说中,只要有想法不愁没钱赚的人了吧。虽然还会被领导吐槽,每次都给组里揽下一堆活,然而自己拍拍屁股走人去天津=v=

人和人的差距,真的还是挺大的。

我们常常嘲讽各种时间管理大师,但不得不承认,这些人真的是王者。我的组长也是位时间管理能才。他的日程,几乎是满的。我想找点时间报告吧,翻啊翻,可以翻到后面好几天才有空档。每个时间段几乎都被各项事情挤满。还能记得学中文,开发新事业,还记得处理我的课题,和手下一堆其他人的课题。

即便是能者多劳如此人,每天都是加班到很晚的。我常常19点半走,他每次都在。有时候想想日本社畜真的是很辛劳,人家还觉得习以为常。

虽然我很佩服他,可是我的性格,可能注定无法成为像他那样的人吧

回顾往昔曾经自律的自己

无意中刷到B站杨真直的视频,发现还不错。我还挺喜欢她那种特写假笑的叙事手法,其实说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如何说到人们心中,就是各自的本事了。只能说,我很喜欢她的风格。

我看的这期叫杀死你的自律,有一说一,手机真的是万恶之源。以及,我非常赞同她的一个观点,那么多信息,大部分是无用的。

人生在世,有很多新闻,不是非知道不可的,人的时间很宝贵,不可能面面俱到,人从出生起,就一直在取舍。

话题扯远了,说回自律。

自律这个词,对现在的我是无缘的,我人生中最接近自律的时光,大概要算大学时自学日语的时候吧。其实我高考的时候就想进日语专业,可当时还流行学校说,宁当凤尾不当鸡头。最后我为了进一本还是填了个冷门专业作为保底。

进了大学后,其实我还是有机会可以通过转专业实现梦想,但当时的我,没有什么可以给出建议的人生导师,毕竟高考志愿全是我一人做的决定,家长没有任何干涉,在自由度这点上,我还是非常感谢妈妈的。话虽如此,但还是错过了这么一个机会,当时的我,想着,我不进日语专业,我也要做得比他们更优秀。

标日初级上册这本书,我从初中就在翻,开始只是为了给玩的游戏取个好听的日文名字。大一开始,我在学校报了个初级日语的辅导班,我还记得费用297块,标日上下两册。上完课后,我就没有再继续上,而是选择一路真题到底。

图书馆里,日语相关的那两排书架,全被我翻烂了,里面80%的书都被我借过。我特别喜欢抄书,厚厚的一本日语语法大全,我全书都给抄了,记得耗掉了我好几只水笔的笔芯。

大学期间,我最常去的就是图书馆,我喜欢边缘靠窗的位子,坐下,开始做真题。那个时候,沪江网还没有变成现在的网校,还只是新生的一个学习论坛,我每天泡在上面,做题,看题。一套真题完整做下来,没2个小时以上是完成不了的,细细想来,我在图书馆究竟度过了多少个夜晚呢。

当时,我特别爱看棋魂,里面有一句话,当了我好几年的座右铭。より高い目標を持てば、合格などあとからついてくる。日语一级从来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满分。后来我又爱上了Jtest,几乎每年一次去上师大考试,常常戏称那里是我的第二母校。我已经不记得我从何时开始考jtest,只记得第一次考只有700来分,拿了个B。考啊考,中途又休息了几年,最后一次,我考到了940分,拿了特A,终于结束了考证生涯。

除此以外,还有BJT商务日语,日语口译,反正市面上能想到的证,我全考了。以前曾经说过,找工作最终还是靠运气,但不可否认,没有大学的这段岁月,我是不可能和一群上外日语系的人同在一间办公室,还跑来日本总部上班的。

打了这么多字,我其实只是很怀念当年那个自己而已。当时的我追星吗?追啊,和其他自律的人的经历比起来,我差远了,毕竟,我没有凌晨5点爬起来学习。我们宿舍早上6点才通电,我都是6点爬起来。开电脑用迅雷下载演唱会(爆笑)。那个时候,没有SNS,连土豆网的在线视频都是新鲜产物,更没有弹幕。那个时候,下载才是王道,在线视频没人要看。大家都是独自看着各种live,等着正主哪天来国内了,去看演唱会。

我只是,真的很怀念而已。

要怎样,才能找回自律呢?也许,真的是从放下手机开始吧。我追星,真还不如以前追的快乐。虽然比起以前,我可以轻而易举见到想见的人,可是我快乐么?现在,各种人,各种帖子,各种解读,挤占了我大部分的时间,真的有必要么。

最近的瓜

醒来的我,又恢复往常。

我又开始吃瓜了。最近吃的瓜,王爷的那个小跟班,对不起他名字我记不住

我对那个团的印象只有不停塌房这件事。我不知道塌房这个词是怎么冒出来的,至少前几年都没有听说过。

我之所以对这个瓜感兴趣,是我对他的粉丝感兴趣。比起其他塌房的人,他家是唯一直接正面杠,后援会就地解散的那种。要知道,大部分情况下,装所谓的理智粉才是大流吧,还可以赢得美誉。别说什么锤不锤,罗志祥锤不锤,不也没事。

所以,我挺佩服他家粉丝,当断则断。本该如此,天涯何处无芳草。

有些人狡辩不是因为恋爱脱,是劈腿脱巴拉巴拉。皆是挽尊之语,没必要,大家都懂。于粉丝而言,就是恋爱。

如果真的有一天,大家心安理得发自内心觉得爱豆也好,流量演员也好,名花有主之后,粉丝依旧在其身上倾注大量精力,金钱是正常的话,只有一种可能,整个社会对两性关系的认知发生改变。不管对面结婚与否,双方都可以自由地表达爱意,随便睡。当有一天小三不再人人喊打,而视为正常现象的时候,这种假设才能成立。

道理都懂,结婚与否,恋爱与否,其实都不影响继续欣赏他的业务。但是,也只局限在欣赏了。然而,人的情感需求是需要发泄的,这时,一个水灵灵的新鲜人物横空出世,慢慢地,目光吸引过去后,再看旧人,不过青春回忆。即便不愿承认,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给了B,很难再回头关注A了。

追星,本质也是生活的一种,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观念的,更不可能脱离人性。J家60年代开始搞偶像,直到现在,没有一个人逃离得了这个规律。不提初高中懵懂的喜欢,我从大学第一次掏钱看彩虹的演唱会开始,到现在16个年头,见证了无数明星恋爱,无一例外全部flop。即便是木村,看上去还行,那也只是针对他当时更大的体量来说。所以,我能想到的是,有一天肖战官宣,也会flop,但考虑到体量,维持1~2年top应该不成问题,但在这期间,就是新生代真正可以出头的时候了,下去是必然的,但到了那个时候,本人也功成名就,无所谓了吧。

12月了,从3月开始计算的话,10个月了。我很清楚我现在看到他,既不会觉得他好帅,也没觉得他有多厉害,我只有一个想法,“你要好好的啊”。

现在想想,我也许很早就已经脱了吧,大概可以追溯到5月的那个不眠之夜,身为一介粉丝对明星的那种情感。此后我做的种种,都是执念、不甘、反骨,都是“业”。

他可能会成为我追星史上仅有的希望官宣的人,因为,那样我就有理由名正言顺离开了。

这个“路好的心路历程”,就以此为终点吧。

深夜心事

深夜吃瓜还是有好处的,不仅蹲到工作室新放的图,腾讯的解释也总算出来了

虽然我内心依旧保留有内鬼作乱的可能(即便不是,这种级别搁别家身上也是足够被骂的,也就他家现在姿态低,敢怒不敢言罢了),但结果是好的,那就all right吧。

以及,吃着瓜,深夜我又开始感叹了

他好了吧、、、好了吧、、、

只是没来由地,突然觉得深更半夜,凌晨两点,还在为一个陌生人一惊一乍感到羞愧

我已经34了

不是小孩子了

只是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

每次我觉得他好像已经步入正轨的时候,我就会产生这样一个念头

我内心深处,大概真的是渴求离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