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村杀妻案

应该是微信上某个警方通告看到的吧,要不然我压根不会知道。。。以及,我又浪费了1个小时关注了一下这个案件,除了对案件中的女主人公表示惋惜外,其余没什么想说的,我不想为此浪费多余的时间,以此篇了结。那么,我为什么要写呢?不写连码字的时间都不会浪费,但我很清楚自己,我一旦知道了,马上忘记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码字,很快就可以翻篇。

果然,会为此事唏嘘的,大部分也只有女生,但是吧,为什么每次的行为都让我这么地厌女呢。。。当我想知道一些进展的时候,永远只是一堆复制黏贴,转),长篇大论全都不是自己的文字,多是矫情语句堆叠的统一模板,毫无威胁的狠话。即便我想看一些真实的评论,一看到那种“转”,两眼一黑直接关了。我就问,女人为何如此喜欢模板。。。

好多人唏嘘女生的微博,说她也曾是想过普通生活的平凡女人啊。说实话,我只看了一些文字截图,仍然是地铁手机老人脸。因为,那些文字,是我永远不会说出的话。她求仁得仁了,不是吗?她的选择决定了她的命运,当然,她作为受害者所遭受到的不公待遇,是不幸的。是的,很不幸,但也只能说到这步了。

现在她惨死了,很多话,都会变成所谓对完美受害者的指责。我只是突然很好奇,按照网传的这位杀妻的丈夫,早就有当街暴打老人的事例(真伪不明,懒得关心)。假设是真的,假设今天引爆舆论的是这位凄惨老人,作为“帮凶”的这位妻子,又会是什么舆论待遇呢?我很好奇,不要告诉我她不知情哦。

在我这里,不管她是否帮凶,是否小三,都掩盖不了受害者的身份。今天她就是小三,有此遭遇我也是一样同情。但,广大民众的思路并不是这样。她现在获得的声援,是很多女士复制黏贴说什么“完美好女人”,“完美受害人”得来的。只要依旧还执着完美,就有突破口。不过,也不需要给男方支招,这位受害者微博所有美好的描述,已经成为了婚姻美满的佐证,混个激情杀人,绰绰有余。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也许她前期生活顺风顺水,已经注定了这样的命运。这样想的我太不道德了吧,无所谓。我还是摆脱不了自己的正义感,所以无意中知道后就无法置之不理。另一方面,这样的事太多了,麻木了。没有实权,何谈争权。到最后会发现,每个人顾好自己,已经不错了。

有时候不禁会想,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其实很“完美”,出现的时机刚刚好,并没有占用我太多时光,程度也不深,它没有摧毁我,却让我具备了从底层爬上来的勇气。我人生唯一的低谷只有那几年,此后一路向上。

我也曾经幻想有人能拯救我,但现在不止一次庆幸,还好那个人没有出现,是上天怜悯我。如果出现了,我想不出除了依附,我还有什么路可以走。我人生的苦难,大部分是男人带给我的,小时候的我已经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感谢那时的我,让我无形中避开了所有的雷。

蝶之毒华之锁

周末,慕名玩了这款一直被众网友津津乐道的“乙女大作”,以前玩恋与的时候,经常看评论区有人拿它踩恋与的剧情,意思是吃点好的吧。我一直以为,这部的剧情,应该很好。

于是我玩了,通关了,打穿所有结局,我的感想是:

就这?就这?就这?

我甚至怀疑,难道大家玩的蝶毒,和我玩的蝶毒是两个游戏?我以为的蝶毒,剧情深度至少是海市蜃楼之馆的级别,或者是桥姬水上篇的级别(桥姬其他篇也很烂),结果就这水平??我不禁开始思考,是我玩的乙游太多了吗?以前nds时代好多乙游,大多数拎出来都能吊打蝶毒吧。

蝶毒号称悬疑+恋爱要素,论悬疑,它连我近年在switch玩的orange社出品的1000日元的探案小乙游都比不过,人家好歹正儿八经探案,反转也不断。论恋爱,以前玩的不思议游戏(人家还只是动漫ip改编)都能吊打它,关键章节还多。这里的恋爱,真的不是斯德哥尔摩症状发作??我只感受到作者深深的厌女!非常厌女!这也是很多日式乙游通病,但即便如此,和另一部我玩过的同样“厌女”的红花(名字太长忘了,只记得红花了),剧情深度也远远谈不上,红花我也只觉得一般而已。。。

虽然,恋与深空的剧情是不咋地,但是!恋与制作人前两季的剧情(14章为止),不论是剧情设置还是人物情感塑造,吊打蝶之毒还是绰绰有余的,甚至吊打一半日式乙游了。而且,蝶之毒,不就是金田一耕助系列《恶魔吹着笛子来》的翻版吗?

我开始思考,蝶之毒怎么就在国内火起来了?想来想去,只能理解为应该是有了汉化,玩的人多了。不过,拿它来踩恋与我是万万没有想到的,要踩也拿点好的踩吧,至少也得是海市蜃楼之馆级别吧(虽然后者不是传统乙游,单论剧情而言)

说到踩,我想到了另一款乙游《掌心》,诚然,它也是3D乙游开拓者,咱也是玩过掌心的好吧。但是,如果放在2025年这个时代去看,从游戏整体素质来说,深空也是吊打掌心的。掌心创意很好,可惜后面几部都没有新意了,远不如第一部。

深深怀念15~20年前的日本乙游,很多还都是动漫ip,一样让人“谈”得很开心,现在都什么玩意?大概,是我对蝶毒期望过高导致的失望?如果没有前面的插曲,它在我眼里就和红花一个级别,属于中等水平吧。

再次印证了一点,不能人云亦云。好不好,只有自己玩过才知道。玩恋与的姐妹,大可以把头抬起来😎

断崖式衰老

人的衰老不是缓慢进行,而是一步到位的。

第一次体验到断崖式衰老是33岁,我拥有了杨幂同款眼窝凹陷(杨:你礼貌吗?),在此之前对衰老毫无认知,一直觉得自己和17岁没两样,从那个时候开始,突然发现,怎么上眼皮没肉了。。。一开始只是左眼,过了三年左右,右眼也开始了。但即便如此,也只是眼睛这块,其他还算正常。后面好几年时间,颜值一直维持在33岁的时候。

然后,现在终于体会到了第二次断崖式衰老,我的法令纹出来了。也不是循序渐进的,就是突然发现,怎么嘴边多出来一条线。因为每天擦脸需要照镜子,我很清楚它之前是没有的,是最近几天突然冒出来的。

其实吧,年龄也到了,按照逻辑分析,每个人细胞分裂周期是一样的,分裂到一定次数,皮肤上某个筋膜层就是会塌,你阻止不了。所以大部分人的断崖式衰老的年龄都惊人地一致,第一阶段33岁,第二阶段40岁,这是非常正常的。没出问题的人,要么极其罕见地中了基因彩票,要么上了高科技。然后这两者在我看来都没有什么太大效果,基因彩票最多给5年的余裕期,医美更不用提了,我一直觉得医美无用,因为人的骨骼是会生长的,并非到了成年后就一成不变。原生脸靠基因能自动贴合生长,人工脸只能靠修补,而且我觉得现在市面上的医美更多是创伤修复,靠损害细胞强制更新,完全本末倒置,只会加速衰老。

如何面对衰老,我记得东山以前的自传里专门提过一篇。他曾经那样擅长后空翻,可到了40岁后,也会产生恐惧,是先出左脚,还是先出右脚。年纪大了以后,不光身体素质不行,记忆力也跟不上,别的小演员一下子就能背完台词,他却怎么也记不住。东山前期的解决方法是未雨绸缪,比别人更早到达休息室准备,后来也慢慢明白了, 衰老只能自行和解。

我觉得自己挺能和解的,毕竟我现在护肤成本零块钱(喂)。对自己的脸还算满意,毕竟看习惯了也就好了。说是眼窝凹陷,但程度也就是33岁的级别,也没再继续凹下去,法令纹如果只是到这个地步就停滞发展的话,说明至少还有五年时间才能到达下一个衰老期,那还早着呢~

比起衰老,我觉得,维持一个健康的体型更重要。精气神出来了,人的自信由内而外散发,自然能掩盖一切缺点。

又发现了一位宝藏小帅哥

帅哥的名字叫Aleksey Onezhen

null

发现的路径是:叶卡捷琳娜大帝➡伊丽莎白➡彼得二世

虽然只出场了三集,短命的少年君王,但姑侄文学太香了~

其实我对帅哥的名字毫无兴趣,我喜欢的只是这个角色而已。

正如男人永远对18岁少女感兴趣,14岁的斯拉夫少年也是直戳老阿姨心房。

可惜这位帅哥已经芳龄19了。。。变成了一位普通的帅哥。。。唉,不香了。

不过不碍事,好歹在年轻的时候留下了一抹惊艳,立志走遍B站所有彼得二世的视频哈哈。

null

我已将抠门发挥到极致

说是极致,还是有欠缺,毕竟,不能影响生活质量。好在我也低欲望,所以目前的极致是我满意的极致。

首先是衣服,自打去了日本的中古店,我再也没有进商场买过新衣服,因为我觉得日本中古店的衣服已经足够了,真的是物美价廉。得益于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二手保持和新货一样,我完全没有负担。曾几何时,我也是个非新货都觉得膈应的人,真见到了实物才发现,至少比国内淘宝新货看起来新得多了= =b,关键质量还好,他们只是因为二手便宜,商场里新货一样成千上万。现在上衣500日元,裤子500日元,哪怕冬季大衣,也不超2000日元,更何况过年中古店还打对折。缺点是衣服必须靠挑,可能精挑细选才能挑出1,2件,但,已足够。

其次是护肤,喜欢玉森那会,也买过obagi之流的四位数护肤品,结论是,毫无用处。现在,一支3块钱的单乳膏,一支4块钱的尿囊素维他乳膏已足够,两者都是皮肤病医院开具,当日常护肤用,在我眼里效果和资生堂没毛区别。用光了再去医院开就是,走的是医保,开几十支也不过100块,开完立即走人寿保险全额报销,实质每年护肤费用等于零+套现医保。

也许,这就是我等人的眼界,但已足够。以前看到有人拿马云那句“我对钱不感兴趣”当段子讲,说实话,我挺理解他的。因为,我也对钱不感兴趣,我只是对赚钱感兴趣。

我也想过赚了那么多钱,应该花花。可是我的价值观实在花不出去。。。比起花钱,我只想钱生钱。当然,真的碰到了感兴趣的,也不会手软。赚钱,就是为了随时随地有花钱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