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笔】開放区2——VOL.46精神力

本来想用意志力取代精神力的,但貌似两者之间还是有点区别,或者说精神力的范围更大吧

Vol.46  精神力

April  2009

《MR.BRAIN》的摄影棚,现在变成了360度搭建的布景。与其说摄影棚,更像是外景地。

staff选择了费时费力的方法,由道具师一步一步搭建出了真实的布景。这些人并没有表现出自己多厉害,都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但一有空的时候,倒头就睡。

而且,不光在工作方面,大家说话都很大声。声音一出,一个人的存在感就显现出来,可以看出那个人的干劲。

在日常生活中全力以赴。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精益求精的staff,让我在片场过得十分自在。

环顾四周,许多人的精神力,让人不由地心生敬意。

像是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还有为了保护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母亲。

我自己,首先靠的就是精神力在支撑。没有它寸步难行,什么事也做不成。

精神力使我能够下定决心。为了掌握它,有必要知道自己的弱点。

亲自尝试过后,发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太多了。

知道自己不擅长哪些,做不到哪些,然后开开心心地去做这些事。如此一来,自然就会知道前进的道路。

其实,“做不到”的想法在我看来很有意思。毕竟人类不是机器。

如果是机器,只要给它动力编辑好程序,就可以运转起来。而人类最重要的部位是心。不管是工作还是玩,包括恋爱,心是最宝贵的资源。

想办法让那里变得更宽广吧,由心生出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

就连肾上腺素,原本的出处也是那里吧?

我现在为了赶剧,释放肾上腺素的龙头一直处于开启的状态。

当然,它只有在正式开拍的时候才会哗啦啦地流出。平时都是滴答滴答地漏下来。。。

精神力受到考验的时候。。。有时是被迫置身于那样的环境下,有时是自己主动去面对。到头来,我现在所做的事,都不可能靠我一个人完成。导演,摄影师,灯光师,音响师,道具师。。。有他们为我打造根基,还有将这些力量发挥到最大限度的演员们,这才有了我。所以,重要的是多考虑对方吧,而不是一个人卯足劲去做。

如果骑在马上的牛仔是导演,那我就是牧羊犬吧。羊群走散了我可是会咬上去的哦。

总之,不是说自己怎么怎么样,我更想关注的是参与的整体。

现在,我并不在乎剧里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更重要的是,自己扮演的角色,究竟能让观众了解到多少。

于是我发现,这种mind=精神本身,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终都会成为我的动力。

离自己最近的“心理咨询师”就是自己。
将“精神力”这个最大的资源有效利用

携手迈进。。。

【练笔】開放区2——VOL.45学习

Vol.45  学习

March  2009

“学习”,从字面上来看是个讨厌的字吧。只是单纯地坐着,把方程式和知识装进脑子里。事实上,我的学生时代过得极其痛苦。上课的时候究竟学到点什么,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了。相反,快乐的时光也有很多。我就是靠着同班同学,心仪的女生,社团活动撑过了那段时期。

现在回想起来,能够穿校服的时间真的是特权吧。出了社会,只能要靠个性来决胜负了。

对于那时候没在学校里把该学的知识好好学的我来说,其实没什么自信教育人呢。所以我会陪着一起烦恼,只能自己重新挑战一次了。

我今天刚好在剧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放进了包包里。这意味着,我又吸收了一个新世界。

一部电视剧,在剧本完成前,已经参考了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意见。要演《CHANGE》这部政治剧的时候,就请同一个电视台内的政治部人员作为staff加入。还从前任总理大臣的秘书那里得到了许多建议。

剧本里包含了这些人“希望有窗口倾诉”的想法,而我们就是他们的代言人。

现实创造虚幻。在逐步了解的过程中,许多意想不到的故事成为了我们创作的“食粮”。

我在这部剧里扮演的是在科学警察研究所处理疑难事件的脑科学家,九十九龙介。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只使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当我得知这一点时,感觉颇为遗憾,不过也挺有意思的。

如今,对于未知领域的研究蓬勃发展,实际运用指日可待,这也很耐人寻味呢。正因为如此,只有向真正在那里做研究的人员学习,才不会发生自以为是的情况。

我现在正靠着他人的帮助,增加自己的历练。虽然还不清楚能够吸收到何种程度。

九十九因为遭遇了事故导致大脑的一部分受损,但他也因此获得了特殊的能力。我希望把他演成一个“怪胎”型的角色,这时候给予我灵感的就是现实中的人。《SXS》的Bistro环节里作为嘉宾登场的火野正平,他在“给获胜者送礼”的时候,出于其独特的幽默感,从外套口袋里掏出了只癞蛤蟆送上。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吓了一大跳。但同时,我跟staff说“这招可以一用”。

虽然我可以拿到每个角色的出身、性格。。。等人物资料,但我还是想通过具体的行为举止来塑造那个人。

在学习上最重要的态度是,对学习对象的执着,或者说感情的投入吧。

只要内心深处有这个想法,学习本身也会变得很快乐。

然后,你会慢慢地越来越喜欢,随着兴趣的增加,给根源也提供了养分。

学习=learn,给人的感觉只是被动地接受。如果能发展到study,仿佛就可以向下挖掘得更深。

在学生时代如果能找到一个可以倾注感情的对象,就太美好了。

没必要所有科目都拿100分。

如今,我也迎来了新的学期。
不知道接下来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为了弄明白这一点,
只有通过学习了吧。
既然要做就要做好!!

【练笔】開放区2——VOL.44mission

Vol.44  mission

February  2009

Mission这个词,总让我兴奋不已。

当任务交到我手上的时候,即便不知道自己最终能不能完成,只要站在那个位置,就有无限的可能。

幕末的志士们或许是在旅馆二楼把酒言欢,宣誓团结。如今这个时代,我们在惠比寿附近的酒店内喝着冰咖啡,握手洽谈。

但我们的心情,和那些志士们是一样的吧。

电视剧,电影。。。当我参与到一部作品时,常常想“哇,我可以在这部剧里做些什么呢?”

当然,有时候我也会陷入不安。毕竟在正式开拍前,只是我一个人在冥思苦想。

一个人读着剧本,想象着其中的桥段。。。所以,等实际进入片场,得到导演和工作人员的支持后,我才真正有了开始的感觉。好比一个人思考的时候只是个细胞核,如今它开始四散开来,吸收周围的细胞转变为了新的细胞。

个中烦恼,我并不想公之于众。我只想让大家看到我是怎么玩怎么闹的。

当我认识到有那么多的人在为了自己参与的作品努力,心中的使命感也随之改变。假设每个人都有各自承担的部分、分配的职责,那我就要承担比它们更重的责任、做到比要求的更好。

我在扮演角色的时候,不会给自己设置条条框框。如果有什么是必须要做的话,那就是在拍摄前一天记熟台词,否则我会感到不安。

如果记不住台词,拍的时候只能一边回忆台词一边说吧。那就不是自己的节奏了。就好像只有下半身穿着戏服,上半身还是便服就走进布景一样。

只要把台词深深地记在脑子里,之后就靠内心深处的悸动推动我前进。

和木村拓哉这个单纯的个体不同,身为SMAP一员的使命感始终伴随我左右。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是5人中的一份子。

如果想说什么都能毫无顾忌地互相指出,也许会轻松许多。但情况并非如此。不过我大概也没怎么忍耐吧,大家毕竟不是人偶,自然有着各自的处事方法和生活节奏。

和一个人的时候不一样,我可以感受得到大家对SMAP的期待。对我来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能量。

我从来没想过,“为了什么活在这世上?活着应该要做些什么?”之类“大局的使命”。

也没有想过像hide那样,为了找到活着的意义,踏上“寻找自我”的旅途。

不过我觉得,能够思考这些并且愿意花时间付诸行动的人,内心都过得很充实。

大家正视自己的方法各不相同。

你的style究竟期待什么,问一问自己内心的悸动也许是最快的途径吧。

时间并非在流逝
而是一天天临近
我现在非常地期待。

【练笔】開放区2——VOL.43会话

Vol.43  会话

January  2009

新的片场,总像是换了班级之后,等着谁先发第一声,孕育了无限可能。

大家在一起创作,沟通十分重要。我现在正为了下一部戏和工作人员反复地商讨。诸如“这么做比较好吧?”,向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开拍之后,我基本不回休息室休息,都是在被称为前室的地方和合作演员、staff们交流。我觉得这样很正常,或者说是我心里的一个准则吧。不这么做就觉得不舒服。。。

我从没想过因为是自己领衔的作品所以要和大家搞好关系。

只不过,如果想到了些“有意思”的事,只要不麻烦别人,我就想去尝试一下。

成员之间,没什么交流呢。。。不过慎吾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样的情况他都一定会过来和我打招呼。

长寿节目做久了,人很容易按部就班。但慎吾却跑来见我。

“木村君,早上好”,“哦,早上好”。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问候,心情却变得好极了。

前一阵子的巡回演唱会,我和SAM,CHIHARU还有伴舞的人晚上在一起吃饭。我把当天发生的好事,坏事。。。全都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感觉很好。

平时,成员之间也能做到心意相通吧。毕竟单独做的事比较多,担子也重。

那时候,我可以看到他的头上亮着一盏“在工作”的灯。有时候还会发现,“咦,明明4天前还亮着,怎么今天消失了”。交谈下来,果然是刚刚才拍完戏。像这样,我可以感觉得出来。

对话,需要你认真地感受那时那刻与你说话的人,否则便无法成立。

首先从知道对方以怎样的距离接近自己开始。

有些人会特意保持距离和你说话,对此我不会感到不自在,也不会贸然地闯入。因为那里是私人的领域。

认识到这点之后,话题也会随之改变。“有些话暂时就不说了”,“有些话趁此机会就说了吧”。不能全凭自己的一己之念。

当然,自己的立场还是要坚守,但为对方考虑也非常重要。

事实上,不管是男女朋友关系,亲子关系还是同事之间都是一样的吧。

我自己刚好因为剑道的关系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看着对方的眼睛,察觉他内心的举动,决定自己该采取何种行动。

会话,还包含了语言以外的部分。

比如,和动物之间的会话就一定要用到眼神交流。

但它们可聪明了,用不着看已经知道我们在想什么了。。。

和对方见面
用心去感受
交谈之后,不知不觉
开始了一段美妙的“谈话”

游戏推荐:癸生川凌介事件谭假面幻影杀人事件

这个游戏三年前我曾经玩过,后来慢慢搁置就不管了,如今重拾我要说

太好玩了!

郑重推荐!!!

打穿之后只有一个感想

真的不怕成日剧么

不拍成电影么

不拍成SP么

拍成OVA也好啊。。。

单纯从游戏设置来说,不管是人物画风,字幕感觉都很亲切,非常容易上手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侦探游戏(看名字也知道),但故事发展非常引人入胜,不管是人物的动作还是表情衔接得都很自然,我总觉得在看一部动画。。。

一共是三个故事串成

网络游戏里的杀人事件
同一时刻现实中一模一样的杀人事件
三年前的纵火杀人事件

这三个事件的真凶都是一个人(剧透慎重= =)

不过真的猜不透呢

以为是A结果是B

以为是B结果是C

以为是C结果又是B

以为是B结果变成了D

还没从D的震惊中缓过来又变成了E

好吧。。。

虽然游戏名字叫《侦探癸生川凌介事件谭》,但主角其实是他的友人,这位侦探只是作为关键角色负责点醒主角用的。。。

里面提到的很多观点也非常发人深思呢

比如少年犯罪,因为未成年构不上刑事犯罪,个人信息一概不透露,只是关个几年又可以放出来。那些失去亲人的遗属的悲愤之情上哪去发泄好呢

比如杀人动机,不管是因为一言不合杀人还是有强烈的动机杀人,杀人就是杀人。有充足的理由,给一把刀,100个人里面有人杀人,有人不会杀人。所以追究杀人动机是没有意义的(这段真心联想到女王的GOLD)

嗯,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我真的觉得不拍成日剧真心可惜,看看现在的刑侦剧,真是没意思。。。。

总之强烈推荐哦

当然,要说缺点或者不足也不是没有

硬要去细究推理的部分,可能也会有问题

而且调查的时候每个人都要说上好几遍话才能把全部情报套出来,老是让人イライラ

但瑕不掩瑜

更何况,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还是很值得肯定的。如果拍成日剧,有预感很多台词说不定也会被截图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