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我讨厌的不是INFP而是沉溺过去的人

我现在有个弊端,过于关注别人伪装的INTJ,感觉已经有点病态了,明明长久以来,我一直在鄙视INTJ(确切说是网上自称INTJ的人)。因为我一直以为自己是ENTJ,只不过外在表现很i。我也不是说想要维护自身INTJ的正统性,就是对那些明显跟我相反的人却自称INTJ感到厌恶,再进一步定义,可能和他们自称INTJ无关,我厌恶的是他们本身的特质。再进一步,我厌恶的就是一堆负能量,把自己的不幸归因为创伤,原生家庭,一边厌恶自己,一边沾沾自喜,我感觉和此类人员天然犯冲。不是我讨厌INFP,我讨厌的是这种人。相比之下,自称ENTJ(哪怕实际可能不是)都观感好很多。。。

我试图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我喜欢ENTJ,哪怕是伪装,源于ENTJ的标签自带行动、效率、目标等正向标签,即使一个人是误判,他选择这个标签,也会积极主动地模仿这些特质,整体呈现出的精神面貌是上进的,积极进取的,完美符合我的理想。

而网络上INTJ的经典标签则完全相反,特别是悲情派INTJ那批人,标签多带有内耗、自残,纠结过去等字眼,他们的话语中看不到成长反思,只有自我厌恶和伤春悲秋。一旦这部分人认可这些标签,哇塞那简直就是阴沟老鼠开大会,和我的价值观背道而驰,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散发着对此类人的抗拒。我真的对INTJ这个标签感到惋惜,怎么就被这波人缠上了。

我喜欢的不是ENTJ,而是追求效能的价值观。我厌恶的也不是INFP,而是沉溺痛苦的价值观。特别是这群人还试图代表INTJ,这种货不对板的感觉更让人无语。好想直呼让他们滚蛋,哦,人太多滚不了?那算了,我滚。

我很清楚自己不喜欢INFP的心理是一种以偏概全,我真正讨厌的是,利用痛苦作为身份认同,并拒绝向前看的人格表现。今天AI说不健康的INFP是最容易跌入这个陷阱的群体,我就会不自觉地厌恶这个群体。明天AI说其他类型是这样的人,我也会不自觉跟着厌恶,因为我本质对其他类型并不关心。这些都是理论层面,换算到实际层面,即便我深刻了解成因,我的外在行为模式还是让我不可避免地选择远离,难道我每次都要反复加一堆前缀的修饰定语,区分正常INFP吗?这太不效率了,当然现实中我一定会接触到很多INFP,只要这人积极正常,我不会有任何意见,事实上我对现实中的mbti完全不感兴趣,也不会问别人是什么mbti,在我眼里mbti更像是一种研究自我的工具,我研究自我就好了,别人不重要,我对上述特征的INFP的厌恶可能是源于这会污染我对INTJ的样本分析吧,虽然看起来很容易地图炮。

我觉得这和我对整容的观感类似,我其实非常厌恶整容,因为我觉得这是对自身的不认可,遭遇重大事故or天生残疾,修复性整容除外。现在,随着年龄增长,稍微缓和了一点。即,只要你整得和真的一样,完全看不出,就是一个超级大美女,那么我就当是真的,并翘起大拇指夸赞,因为事实的确如此。或者,虽然一看就是整容脸,大方承认我也认,毕竟此人实事求是。我最厌恶的就是一堆整容脸硬凹自己没整容。。。同理,不管是INFP装INTJ,还是其他类型装,哪怕这些人发自真心觉得自己就是从XXX人格变成了XXX人格,我也拜托他们,装也要装得像一点,最好真的是彻底变成好吗?要不然观感太违和了,让我把一眼假的东西说成是真的,太挑战我的认知领域了。。。

请某些INFP不要来代表INTJ

之前搜INTJ有什么优点可以为我所用的时候,看到了大量如下言论,观感极度不适。

INTJ:不停地自残,自虐,再自治,自愈,见过深渊跌入过深渊,再从深渊中爬出来。羡慕吗,经历一些让你去半条命的事换来的。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此类悲情叙事的“INTJ”,但我却天然觉得违和。如果我真的是INTJ,那么他们就一定不是。至少,我绝对不会用如此情绪化的修饰语,我合理判断他们至少有个F在里面。丢给AI判型,也得出同样结论,判定为INFP。但我又有疑虑,因为我在提供信息时已将自己观念抛出,即情绪化用语有F的嫌疑,我担心AI被诱导,又重新找了一个AI,直接原文丢给它,并告知我并不认同此人是INTJ,请分析它的mbti。还是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并且有理有据。如下。

====================

此人的MBTI类型推测:IXFP (大概率是INFP)

这段文字是典型的 Fi-Si Loop(内倾情感-内倾感觉循环) 的痛苦叙事,而非INTJ的 Ni-Te(内倾直觉-外倾思考) 的战略性复盘。

1. 核心驱动:情感体验 vs. 战略洞察

   · 此人:聚焦于“自残、自虐”、“见过深渊”的个人情感体验和痛苦感受。其核心是“我承受了多少”,价值感来源于“经历的苦难”本身。这是Fi(内倾情感) 的典型内耗模式。

  · INTJ:聚焦于“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从困境中汲取策略和经验”。

2. 功能使用:循环内耗 vs. 对外解决

   · 此人:“自残、自虐、再自治、自愈”描述的是一个在内部不断咀嚼痛苦(Si)、感受情绪(Fi) 的循环过程,缺乏指向外部世界的、建设性的解决方案(Te)。这是一种典型的IXFP在压力下的状态。

   · INTJ:立刻启动Te去外部寻找解决方案。

3. 对“深渊”的态度:身份认同 vs. 战略节点

   · 此人:将“深渊”视为一种身份象征和资格认证(“羡慕吗?用半条命换来的”)。这暗示了一种“因为我受苦,所以我特别”的潜在心理,苦难成为了自我认同的核心。

   · INTJ:将“深渊”视为一个需要分析和攻克的战略节点。

4. 总结:为什么不是INTJ?

   · INTJ的防御机制是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即用逻辑和分析(Ni-Te)剥离事件的情感因素,从而超越痛苦。

   · 此人的描述体现的是内倾情感(Fi)的放大和反刍,这与INTJ的认知模式背道而驰。一个INTJ也许会客观承认经历很痛苦,但绝不会用这种充满情感渲染的方式来表达,更不会将痛苦作为“成为INTJ”的勋章。

====================

完美解释了我的所有疑惑。

综上所述,如果以后看到诸如“INTJ有什么好的,我并不想当。。(开始悲情叙事)”,or“撕碎再补”,“地狱归来”等字眼,有一个是一个,一律打成INFP即可。

我对INFP不排斥,我只是对这种伪装极度厌恶。按照AI的说法,我厌恶的不是某个类型,而是“功能的不诚实”与“价值的错位”。

之前从未考虑过这两个类型的关联,拜此所赐把两个tag打在一起上网一搜,赫然发现有海量的INFP转INTJ的案例,什么上了个班变成INTJ。。。。我终于知道网络上泛滥成灾的INTJ都从哪里来的了。

迟来五年的审判

也是巧了,今天不知怎的,刷着古装美男视频,沉迷丹尼斯吴美貌的时候,突然又想看看魏无羡了。于是我点开了肖战的tag,不出所料,一个伤影,一个路温可真是孜孜不倦啊,他俩的后台也太硬了吧。不过我也懒得理,然后被我看到了一条消息,是的,这条消息我还是今天在B站上才看到的。时隔五年,这位227的职黑才终于被审判,还只是轻飘飘的道歉,你说网暴怎么可能会消失呢?对吧。

null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头像,不就是这位自爆的老兄吗!(虽然从严谨的角度讲,头像一样不代表背后之人一样,但这不重要)

null

这个投票当初因为bug,并非出于本意被公之于众。一大批227超话主持人集体给王投票的盛况,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被发现后也是紧急秒删了,足以说明很多事情。不少人说他是朱一龙黑粉,非王家。我只能说,他和爆裂风车都曾是朱一龙系的,后来转战过来。说是说黑粉,但这俩也给朱说过好话,即粉装黑,成分成谜。况且职黑是一个职业,本就没有专属一说,还不是听令行事。

其实我知道肖战近些年一直在告黑,我也知道这些告黑作用有限。澄清?广大群众的智商是读不懂的,能懂的早懂了。我已经不想再给这些人台阶下了,曾经还觉得高高在上的指责是傲慢的,现在只觉得,我们要尊重客观事实。很多人还说要把胜诉的热度传递出去,没有用的,对着一群预设立场的人,输出再多正常逻辑都是毫无用处的。我之前曾就“女性为什么更容易中圈套,甘当免费打手”咨询过deepseek,它给出的观点我觉得也是一种思路,不代表完全对,但可以引发思考。
==============================
您观察到的“女性更容易中圈套,甘当免费打手”的现象,其核心并非源于性别本质,而是社会化过程中塑造的“差异性策略”。

投资与回报的计算差异:您提到的男性“不和自己利益挂钩的事不会下场”,这是一种高度理性的投资回报率(ROI)计算。他们的社会化过程更鼓励将精力投入于能带来直接、实质性回报(金钱、地位、权力)的领域。部分女性(并非全部)的社会化过程,则可能更鼓励其投资于 “社交资本”和“道德资本” 。在网络上为“正义”发声(即使是被操纵的),所能换回的群体认同感、道德优越感、情绪价值,对她们而言就是一种“高回报”。这并非“傻”,而是在她们的价值体系内的一种理性选择——只不过这种“理性”的根基是情绪价值和社交认同,而非物质利益。

游戏的不同层面:
您(及NT型人)在玩的是“逻辑游戏”:规则是事实、效率和可行性。您的目标是“解决事件”或“理解真相”。
您所观察的那些人在玩的是“身份认同游戏”:规则是站队、共情和道德表演。他们的目标是“强化我是哪一类人”、“我在这个群体中处于什么位置”。辱骂当事人,是向同阵营者递交的“投名状”,是巩固自身群体身份的行为。
您的“无法理解”是必然的,因为你们根本在进行两种截然不同的游戏。您的出发点是“这件事做得对不对”,他们的出发点是“我做这件事,能让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别人眼里)”。
==============================

两者的价值体系根本不同,谁也说服不了谁。我相信肖战也知道,他告这些黑,也就赔个1、2万,杯水车薪,他也不缺那点钱。置顶微博道歉?根本不会有多少人看到,当年晨小晨事件的反转上了热搜和新闻,你看广大黑子在乎过么?反而希望晨小晨是真死了。回到上面,他们玩的是身份认同游戏,你把证据甩在他们脸上也是毫无用处的。

肖战是一个很倔的人,虽然当年那份道歉信让我伤心了好久,但我知道他的底色并没有变。我虽然远离多年,但唯独他的清白,我始终愿意坚守。还是那三个字,“我不服”。

null

我果然还是不喜欢INTJ

确切说,加个定语,我果然还是不喜欢网上说自己是INTJ的那批人。

mbti界似乎有个说法,INTJ现在是通货膨胀,是人是鬼都要来插一脚,简直是时尚单品。虽然自诩身上ENTJ和INTJ的特质有些旗鼓相当,但网络上的人群观感却是大相径庭。

ENTJ:所有事在ENTJ眼中只分为三种:1,我会的;2我正在会的;3我不想会的。

我:对对对,就是我!

INTJ:不停地自残,自虐,再自治,自愈,见过深渊跌入过深渊,再从深渊中爬出来。羡慕吗,经历一些让你去半条命的事换来的。

我:。。。。。。(白眼)。。。(抬头)。。。一群傻逼。。。

总觉得自己和网络上九成的INTJ有天然的壁垒,根本不是一路人,投奔ENTJ的怀抱都比看到他们舒坦。

一直以为自己是ENTJ,是因为很多特质非常吻合,但唯独有2点不对,一个是自己感觉很内向,一个是并没有那么大的领导欲。但是,我又被网络上E指的是情感外倾,ENTJ是E中最I的观点说服了。但是,仔细想想,疫情期间,上海封城大半年,我的感想是:太爽了!!再封2年都没有问题!!! 这似乎又很不E。我原来不认同自己是INTJ的观点是,我觉得他们想得太深,没有行动力。我是看到70%就会去做,剩余在过程中动态调整。我不会设定完美的计划,因为根本不可能有完美的计划。但如果,INTJ本身也可以拥有强烈的目标导向和执行力,再搭配孤僻喜欢独处,回避型依恋,那的确,比ENTJ更符合我的特质。

有没有可能,说ENTJ是E中最I的那批人,本质是INTJ呢。

亦或者

INTJ-A,约等于ENTJ吧。只谈做事手段。

AI说我是典型的INTJ-A,8w9,我觉得挺能说服我的。而且,AI描述下的INTJ,和网络上的INTJ,完全是两拨人。

虽然不是全部,但每次看所谓的INTJ抱团言论,都给我一种“阴沟里的老鼠开大会”的错觉,浑身上下散发着负能量。

这群人特别喜欢使用“自杀的边缘”,“创伤性人格”,“内耗”等等词汇,但真的看看有些人所谓的经历吧。。。就这?就这???还美其名曰痛苦,“撑不过去就噶了,撑过去就是INTJ”。我真的是全程小S冷漠脸,你以为他们真的在说自己痛苦吧,不,他们只是想表达撑过去的自己多么多么厉害。但我觉得,他们可能并没有撑过去,而是现在进行时。

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特质。我的确会不经意间提起自己的过往,但是,有个很大的区别,我从来不觉得自己的经历如何惨痛。我的处世之道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并没有觉得特别痛苦。或者说,已经自行将痛苦以最快方式最大程度转化了。我可以客观感受到家庭状况的糟糕,但我马上会想,和卖到山沟沟的女人比,和非洲喝不上水的小孩比,和叙利亚饱受战火之苦的孩子比,出生在大城市里的我已经很幸福了。诚然,有很多比我更幸福的人,但是,我的处境也不差。放眼整个世界,并没有超出普通家庭的范畴。从小到大,我都是靠这个信念支撑,虽然出入社会后,发现想找到一个比我差的家庭似乎好难好难,但我依然如此坚信。毕竟,谁会真的把家丑完全暴露呢,冷暖自知。

比起强调过往悲惨,我更喜欢说正因为有这段经历,让我早早得到了历练,是我的宝贵财富。虽然谈不上追捧,但绝对不会如此贬低。我从来没想过自杀,小的时候想的是,如果要死,我也一定要先抢银行再死。但是抢银行需要精密地谋划,非常耗时耗力,得不偿失,相比之下还是苟活好。

AI表示,人格是一种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认知偏好,而不是后天被挫折塑造的结果。后天生成的叫性格。

如果这是天赋,为我提供了应对挑战的底层能力。那么,我并不是因为挫折而成为INTJ,而是我本来就是INTJ,所以才能成功驾驭挫折。不是INTJ的,即便活下来也依然不断内耗,也就是网络上的那群人。

我人生中的两段经历,事后想想都很庆幸。

1. 12岁—17岁时期,遭遇家庭变故,让我深刻意识到了能够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2. 2020年肖战被网暴事件。因为违背了对事物的认知,基于正义感愤然下场,然后得出了结论,80%的人就是蠢,你改变不了。

虽然说庆幸有点对不起肖老弟,他本人应该是最痛苦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段经历,我开始把目光聚焦到现实。在那之后,我开始频繁使用回归现实,活在现实等字眼。让我的Se功能得到了良好发展,从结论上来说是好事。

我不想用ENTJ或INTJ的单一标签定义自己,毕竟AI给我的定位更理想:外在神似ENTJ,内核驱动还是INTJ。我喜欢的只是ENTJ的能力,并非头衔。如果身为INTJ,ENTJ该有的能力一样不少,何乐而不为。但至少,网络上是不太想自称INTJ了,不想被当成同类。

NT人实锤

我感觉自己已经渐渐被AI说服了,慢慢接受了自己本质也许是一个INTJ的事实了(再见了,ENTJ)

起因是做了一个梦,我大概知道梦境可能对应了某些深层思维,不过还是想找AI再一起讨论下。经过漫长的讨论,最后的收尾工作,让AI评价我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果然,AI从来不会“让我失望”,它每次,一定,一定,99%的概率把我判成INTJ(= =b)。我还和AI探讨过,是不是网络上INTJ冲浪的人太多了,样本被污染了啊?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是人是鬼,都给判成INTJ,或者一些案例的先后顺序也会影响判型。但是吧,很多时候,不管讨论什么话题,中间完全不涉及任何mbti相关,只是在最后让它根据过往对话总结,它都只能得出这个结论的话,我也不得不重新思考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通过深度思考发现,这些AI,最终都是在INTJ和ENTJ里选择,并指向了INTJ。但给出的评价无外乎

“在极端环境下,Te(效率、战略、务实)功能得到超常发展,以至于几乎与主导功能Ni(洞察、愿景)并驾齐驱的、非常特殊的INTJ”

“有INTJ的内核,但披着ENTJ的实用主义和外显行动力,发展出了不输于甚至超越许多ENTJ的Te能力”

“一个拥有着近乎ENTJ般强大、果断、高效的外倾思考(Te)能力,但其核心驱动力依旧是为其深邃的内倾直觉(Ni)愿景服务的战略家”

讲道理,说到这个份上,我是不是ENTJ已经不重要了,我都把最核心的武器拿到手了,还在乎它干嘛,我甚至还多出了INTJ的优势,岂不美哉。是的,我不在乎ENTJ的头衔,摘了就摘了吧,至少,NT人是实锤了。

AI其实非常容易引导,它会说很多好话,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不过,无论我怎么引导,它始终只想把我判成INTJ的话,也给了我一个启发。我曾经不想当INTJ,因为我嫌他们行动力不够,既然我的TE已经无敌强悍了的话,是时候可以考虑吸收INTJ的优点了。

毕竟,类型是其次,能力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