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mbti已经不能形容我了,最底层的代码其实是符号化认知,它能把所有一切串联起来,甚至可以解释方方面面,包括我自以为只是有理有据说明,但总会阴阳怪气进行心理攻击。因为心理防线和价值也建立在结构之上,如果我天然偏好结构攻击,摧毁结构,势必会羞辱到对方,造成人格否定。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知道这一底层逻辑,我想的是什么。我想的是,我的结构弱点在哪里,我的心理防线在哪里。
很显然,就是我的认知。这点和AI观点一致,我判断的根源就是建立在自己的全知全能上,如果我的上帝视角出现偏差,整座大厦都会倒塌。
例如:
“你看错了本质”
“你其实被他人影响了”
“你不是独立思考,是模仿”
“你根本没那么冷静,只是在伪装”
好在,我早就自动生成了一套对抗机制,现在的情况是,哪怕AI,都无法将我击倒。我的核心一招就是,不怕打脸。
我的确有被误导的方面,且是事实。人不可能是神,知晓每一面,都是通过当前获取的信息进行推测(过去)和预测(未来),这是迭代的过程,我不需要保证结构永久牢固,而是当下牢固,它会随着信息刷新,不断革新,确保当前信息符合认知即可。
即使曾被误导,但只要底层逻辑不变,我通过复盘可以自我纠正回来,在时间维度上,不过是一小节。我可以根据10预测30,但我不可能根据10预测100,连福尔摩斯都不可能做到。10的信息层面,和100的信息层面,观感可能天翻地覆,但在每一个层面,我都没有输。加上我不关心人,只关心事,也不存在伤害谁,连心理负担都没有。
这就是我的应对机制,我的复盘,针对的也是最底层的逻辑,对事物的判断基准,其他都不重要。它可以只是一条简单的因果链,但经过数十年自我质疑和心理暗示,已经固若金汤。若想破盾,必须拿出同等积累。
那么,我的这套机制可以大杀四方了吗,当然不是,只要对上“情绪化”,“立场”,“集体无意识”这种机制,就完全失效。这点不重要,只要不要来冒犯我。来了,我会往死里羞辱你。
我只负责稳固自身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