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感想

已经半年没提过了。。。

我相信吴亦凡是无辜的

尤其在货拉拉案和阿里周女案之后,法院在我这里信誉已经破产(山东江秋莲案就不提了)

案情通报只字不提,一句有罪堵住悠悠众口。所谓庭审不公开,只择期宣判,黑的白的不是任由他们说,根本没有任何信服的理由。

现在怀疑根本没有受害者也是合情合理的吧,毕竟只存在于口述。隐私不是挡箭牌,看看过往案情通报,用化名叙述案件的比比皆是,怎么到这里就不行了?以及,始终让我耿耿于怀的是顶罪的诈骗犯Tony,和都的后台。毕竟,当时刚爆出女方黑料瞬间有公安找上门抓人是我非常在意的点,出警速度太快了。更何况充其量算诽谤,居然能出动警力抓人堵嘴?货拉拉和阿里案不过是普通人,都扭不过大腿,更不要说有公安背景的后台了。

其实我也知道吴撑不住,正如同货拉拉司机也撑不住,阿里案估计也是凶多吉少。。。三者都是被虚假的一面之词掀起舆论声势后为平息舆论抓的人,为了不被打脸继续将错就错。本就没有证据,但只要说它有,不公开直接办成铁案,能奈我何。相比之下女方什么惩罚都没有,我不理解,背靠女权发酵舆论干扰司法,居然还能畅通无阻,显然是上层默许。既然如此,我支持男士对女权的反感,你们尽管嘲讽,因为我也恶心透了。现在的女权,就是个工具,作案手段,早就失去初衷了。

后面还有很多个还没冒出来,但很快就会冒出来的祭品,不会停的。当人们只在意这一次是骂对了人还是骂错人,不去反思骂这个行为本身是否合理的时候,结局已经显而易见了,所以关注这些有意义吗。

霍尊的事转眼也过了一年,时间过得太快了,一开始我就说,最好结局不过警方受理立案,但霍尊是回不去的。事实证明果然如此,虽然他的粉丝并没有放弃,我想说,至少3年,都不会有消息。它只会慢慢地耗,给粉丝画大饼,一点一点的把时光耗尽,耗到“事实”在人们心中越积越深,人们相信的时间越长,就越不允许自己认为的真相被推翻。20年到现在,2年多了吧,大家的印象依旧根深蒂固。

吴案,但凡宣判的时候,能多描述一下案情,都算是进步,毕竟描述越多,越容易有破绽(比如江秋莲案)。我本来也不想怀疑,但种种匪夷所思,让人不得不怀疑,难道吴真的是无辜的?

霍那会,义愤填膺,想着听他歌应援一下吧,曲风不喜。吴的事,气到专门去听他的大碗宽面,难听到被雷回来。。。

他们姓甚名谁,高矮胖瘦我不在乎,只是这个事,始终堵着咽不下这口气。

然而又有什么用呢,其实明明自己也知道的。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不关注,都可以当无事发生。关键是,怎样才能不去关注呢?

今天看到一条很有意思的视频,大意是讽刺当今大女主戏,女主反而是陪衬balabala,底下一堆人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赞同,为什么大家明明都想看飒爽女主,奈何资本喂屎。

有一个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它说,会不会有种可能,只是因为评论的人都喜欢看飒爽女主,所以聚集在了这里,才觉得仿佛全天下人都喜欢大女主。其实这部分人才是小众,只是困在自己的茧房里不自知。大部分受众就想看小鸟依人,所以资本的选择明明是符合大众需求的。但你要这么和评论的人说,肯定会被反驳,怎么可能呢,这是他们无法想象的事。

我觉得很有道理,我自己也知道,包括我上面的想法,从主流观点看,绝对是异类。但我知道,在现实世界中,有人和我想法一样,这就足够了。

所以,究竟怎样才能做到不关注呢,就算再怎么为A和B抱不平,也阻止不了后面CDEFG出现。关注明明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举动。。。

道理都懂,道阻且长。

“够用”与“爱好”

今天居然被人推荐用屏幕实时翻译软件来翻译,不知怎的有种受辱的感觉(笑),可能源于我那奇怪的自尊心吧。

也许我还停留在过去,习惯的还是过去的人工翻译年代。曾经见过有人拿它来录制游戏视频,和机翻没啥区别,牛头不对马嘴,所以一直是不屑一顾的。

不过,仔细想想,我英语很烂。虽然高考135,但现在连小学生的水平都不如。每次写英文邮件,直接google翻译,我还赞叹google真神奇,根本不用多动脑了。

其实,换位思考,在别人眼里,估计也是看不上那种翻译的吧,只不过我自己分辨不出来罢了。

我不能说是高手,毕竟,咱也不是日语专业。但至少,十几年耳濡目染,这点自信还是有的。“我明天去旅行”,这种简单的句子是不会有问题,稍微加一两个叠词或者使役态,马上就露馅,意思甚至完全颠倒,这怎么能用呢。

更何况,对我而言,翻译是作品,而且可以随心所欲。今天高兴用这词,明天高兴用那词。它已经超越翻译本身,体验的是创作的乐趣,用软件简直是玷污。

然而,如果是工作,不管是英语,还是西班牙语,都无所谓用软件。毕竟,我需要的只是,“够用”。而翻译,是“爱好”。

也许,这就是最大的区别吧。

想了想还是说两句

无意中看到某篇批汉化翻译的文章,虽然那个游戏没玩过,翻译也不是我翻,但是看完还是不自觉地“地铁老人看手机脸”。。。唯一感想就俩字

就这。。。

我相信撰文之人,初心是好的,但态度未免有些傲慢,且举例的事项并不能很好支撑他的观点。

按照那人的说法,他玩了一个小时,就已经挑出了无数个小毛病,“别扭到受不了”,遂撰文指出问题。

我还以为是有多么严重的语法错误,结果通篇全是吹毛求疵,类似于日式的表达习惯,没有主语等等,甚至连没加标点符号都算问题。诚然,这些的确在部分语境下是有问题,但就举的那些例子来说,并没有过多的违和感(这么说来,违和感三个字算不算日式表达?)。语言这东西,最终还是看意思传达是否准确,信达雅,先保证信。后面,则是译者自身的表述习惯,可以说未能达到雅的状态,但绝不能用翻译错误这种极端指控。更何况,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演化,甚至还包含部分当时的流行语,而这些流行语,可能并不符合正规的语言表达。反正在我看来,按照那人指出的问题,市面上90%以上的汉化游戏都达不到标准。

不仅如此,他在指出的同时,还附上了自认为不错的译文。诚然,是加了主语。但也有些地方,根本也没必要加主语,只会显得累赘。(哦对了,按照那人观点,“根本也没必要”是错误的,只能说根本没必要)而且这又牵涉到一个问题,这已经不是日文问题,而是中文表达能力的问题。不能因为不符合自身的表达习惯,不喜欢别人的文笔,就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认为别人的翻译不对,这是一种傲慢。中华语言博大精深,没主语的多了去了,古往今来,语法错误的诗歌散文也多了去了,语言如果连这点自由都没有,该是多么贫瘠啊。

有意思的是,举例中其他语句出现一个词:拿手料理,他倒觉得没问题了,直接无视了。按照那人的标准,不是应该翻成拿手菜吗?料理可是日式表达啊,毕竟,连多个“还是”也要被认为是翻译错误。加了因为,就必须要有所以,不能只有因为,没有所以(这是我最想吐槽的地方)

我只希望那个游戏的译者没有看到那篇文,容易坏了心情。毕竟,连我这个无关的人,都破防了。

去年,一个网上认识的人制作木村的视频,我曾经当过一阵子校对。基本上,只要大概意思不出错,哪怕有些地方翻译不符合我的习惯,我也绝不会指出,没必要。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最后,那人表示这个翻译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又玩回日文版了。

我非常明白他的感受,想玩日文就直说。因为我也是如此,基本有日文,不会玩中文。不是说翻的不好,而是习惯。以前,我也傲慢,貌似2004年左右,我想玩宿命传说2,这在当时是少有的几部出了官方中文版的游戏,导致街边的游戏店,也只有中文卖。可我不要,就要日文,因为我嫌中文翻不出原版的全部精髓,文字局限想象力。最后,我还是没有找到。直到现在,那个游戏也没有玩到。。。

现在,我玩过中文版的游戏,也玩过其他汉化组作品的游戏,并没有多少违和,我觉得翻得都不错,只不过我更想看日文,才玩日文而已。

现在的网络环境,容易使人变得吹毛求疵,抓住局部过分夸大,一旦心底有了成见,自然地会找各种论证加深成见。即便没有网络,鄙视链也一直存在,不管是游戏界,还是歌曲界。以前,听摇滚的我也鄙视老鼠爱大米。现在,我觉得都可以接受。

那篇批评文,通篇只感受到了他的傲慢,但同时,我也能感受到他的无心。也许他主观意识上并不打算傲慢,但在旁人眼里,却是这个结果,也许就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

最后,我会努力让自己不陷入日式表述的陷阱,同时,也要时刻谨记,不让自己成为那样傲慢的人。尤其是,不自觉的傲慢,更难察觉。

共勉

疫苗

生平不爱打疫苗,也许小时候的确打过,但自我有记忆以来,打的第一个疫苗,大概就是此次的新冠疫苗。为什么打,纯粹因为出差多,少麻烦。如果可以,我是不想打的。因为,没必要。

最近,领导所在的一栋楼,出了一例阳性。丈夫从日本来上海待了一年,妻子今年刚从日本过来。封控后,配送食物的收取也全是妻子经手。然后神奇的事发生了,丈夫得了阳性,妻子没有得。无论做几遍核酸,都没有得。。。正常情况下,凡是一户人家得了阳性,大概率家庭其余成员也会得,但她却没有。

分析到最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由于已封控在家1个月,丈夫足不出户,感染的来源只能是食物。而妻子没有得的原因,在于妻子是在日本打的疫苗。。。而丈夫已经来了一年,是在中国打的。。。

虽然很不想承认,以前也从未放在心上,但没想到,就是这么就近的例子,验证了一件事。国内打的疫苗,真的没有用。

当然,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被承认的。也许只是个例,无所谓,我们也只要顾好自己就够了。远离网络,回归生活,周围风平浪静。偶尔上网,那感觉就和进了一个点燃的炸药库一样,到处为了一点鸡毛蒜皮咋咋呼呼,仿佛天都塌了,生活在了炼狱。。。常常是地铁老人手机脸,仿佛自己过的和别人过的不是一个世界。

然而,作为一个三次元人类,不就是在现实的世界里生活么。

之前玩的《搭档任务》有一句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即便是怀揣英雄梦的主角,能帮到的也只有身边就近的人,帮助身边人就已经耗尽了全力。

网络放大了边际,仿佛事无巨细,可窥天地。

其实,没必要。顾好自己,顾好身边,就够了。

急救

懒得看具体新闻,只是碰巧晚饭时看到了新闻频道的通报。但可以想见,又是一起网络舆论压制的结果。从处理结果来看,只是停职恰恰证明医院也觉得无过错,只是架不住舆论,等事态平息,网民淡忘后再复职。

毕竟,如果放任车上的病人不管,有什么万一,就不是停职,而是直接开除了。亏就亏在,车上的人没死。。。要是死了,完全可说是野蛮家属当街拦车致死,到时候营销号一渲染,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反正,永远不缺“愤怒”的群众。

急救医生没有错,他只是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个世上,已经有太多规规矩矩做本职工作,却被放大镜挑刺的事了。几乎所有的处理都是息事宁人,哪怕违背法理事实。

再这样下去,怕是高考没带身份证不让进也能被网暴了吧,毕竟不通融啊。

庆幸的是,家人看到新闻也是同样反应,这就够了。

其余的,不想关心。

网络没有真相,只有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