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不是ENTJ

以前我以为是,虽然没有测出来过,只觉得每个点都在说我,但我的确,从来没有测出来过。前几个月公司聚餐时,同事一堆人测,我也跟着测,不是intj就是intp,主要我觉得那些题都好弱智,我两个都可以,或者两个都不可以,无论选哪个,我都有后路去解决。但至少,无论怎么测,我都在紫人堆里。而且,办公室里紫人浓度好高,几乎占了一半,难怪我觉得这个职场如此舒心自然。

但,不管是intj还是intp,我都觉得和我有不一样,甚至不认同的地方,只有entj,浑身上下都中枪。所以,某种意义上,我测不测得出来,真无所谓。我不在乎题目怎么看我,我只在乎自己怎么看。

之所以会说到这个话题,突然刷到这样一张梗图,完全是我的心声。

null

之前延迟退休的声音出来,办公室很多人嘟囔,我倒没附和,只是默不吭声。因为我想的是,什么,延迟到58岁退休?我还以为和男人一样都是60岁呢,太好了,还可以多干几年。可是58也太年轻了,我还可以干,退休了还有返聘。可是,基于最基础的情商,这又是不能说的。。。而且我严重怀疑,就冲办公室这紫人浓度,可能大部分人都在演吧。

看到一种说法,entj既不能靠独处获取能量,也不能靠社交获取能量,要的是社交中的独处。我恍然大悟,自己就是这样。小时候调理情绪最爱的方式就是逛商场,我不买东西,就是喜欢看商场里的大镜子,可以看到我和周围人,一对比觉得自己美呆了,瞬间就恢复斗志了(喂)。我一直说大学是我最自律的一段时光,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我并不爱在寝室里自习,哪怕没有人。我就爱去图书馆,在周围都是人的环境下自习。我好像并不排斥人,我只是喜欢在人群中独处。这对我是一个启发,我从来没想过去深山老林隐居,要隐居也是隐居在闹市。

不过我感觉唯一和entj不挂钩的是,我真的没有领导欲,不喜欢管人。所以我可能真的不是entj,虽然我的工作经常会管人,管分配。

除了这张图,我又不可避免地刷到了一些每次看到都想翻白眼的语句,特别是在宣扬女性自主的文章下,总会有人说“那些成功的女人只是少数,普通女人还是应该balabala”,看多了容易对男性群体绝望,所以我一律当水军,AI处理。毕竟,皮下不知道是什么成分呢。我只是很感慨,同样的话,永远不可能对男性说,大家虽然会自嘲牛马,但从来不会对一个男人说,“那些成功的男人只是少数,普通男人还是应该balabala”。不会去贬低一个男人,让他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很显然,这句话就是典型的pua,一开始就设限,框住人的思维,对此我只有一个字的感想:滚。

每每想到这,我都无比庆幸自己小时候与游戏的结缘,不管当时是不是主观乐意,从结论上来说,我的确一直在男人堆里玩游戏,所见所想,并无二致。

今天又是感恩游戏的一天。

也许是最后一篇

也许是最后一篇关于mbti的文章了,至少是近期。

因为我的三分钟热度,相同的话题我一定会持续两到三天不停地说,甚至更久,但很快就会到尽头的,我已经嗅到味道了,所以这期大概率是近期的最后一篇,也许后面哪天有机缘会再开启吧。当然了,我打脸是常态。

昨天提到了肖战,加上最近特别喜欢看entj相关,于是我就去搜“肖战,mbti”,结果被我看到一条视频,他在镜头前说曾经想测,发现题目好多,直接放弃了。

我只想竖一个大拇指!

我为什么一直说我不知道自己mbti是什么,就是因为,网上那些自测题太多太长了!!!!!这种测出来大概率是主观臆想的东西,居然要我耗费那么多时间去测?曾经硬着头皮测了一个entp,我是不可能再去测一遍的。我情愿主观相信我就是entj,也绝对不会再去测一遍的。为什么我说自己是entj,主要是描述是最最符合我性格的。确切说,是nt最最符合我性格,但是我可以很肯定不是intj,似乎也不是entp,就entj最对味,仿佛和呼吸一般对味,那就是你了!我直接跳过测试的步骤,岂不是最高效。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我享受着对entj的赞美,看着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言论。刻板印象也好,标签化也好,其实吧,最终不都是为了自己开心吗。我觉得最搞笑的就是,对于那些动漫人物,历史人物,一堆人抢着要,真的好好笑,不停地论证他就是自己那类人,不代表自己就成为了那个人好吗,两者之间不划等号。其中,尤以intj最泛滥成灾,对不起,我的刻板印象又加深了。真的什么都爱抢,什么带着XX面具的intj,什么Te功能发挥到极致的intj,有没有可能,人家压根就不是intj呢?虽然,一个人完全可以是各种人格的混合体,但是吧,果然,人啊,就是喜欢集体认同,哪怕是自诩最超然世外的intj也不例外,啧啧(哦,这也是刻板印象,不是么)

我一直觉得,人格会变,但人格很难突变,或是,频繁地变。哪怕是经历重大事故,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变,甚至可能隔个几年,又走回老路。我一直以为自己是i人,喜欢独处。可仔细想想,哪怕是最痛苦的岁月里,我依然敢直接硬刚老师,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故意不带手表,走到大马路上随手拉住一个大人说,“叔叔阿姨你好,现在几点了”。i和e指的是内倾思维和外倾思维,绝不是内向和外向的区别,我可能真的,非常非常外倾,因为我想要和这个世界有所联系。。。

所以,每次看到那些说什么一会测是XX,一会测是XX,后来又变成XX,然后又咋地咋地的,我都觉得好好笑,你是变色龙吗?嘛,本来就是游戏,开心就好。

不过,有些分析的确是有可取之处,会让我知道我那神奇的傲慢,行动力的根源来自于何方,虽然我觉得,这更多是一种用来说服自己的自洽。但,听了会很舒服,我好牛逼,哈哈。爽就完事了。

entj与intj的区别

周末看了一个人总结的一些entj的特点,我突然悟了,entj与intj完全是截然相反的两类人,我以前居然会搞混。然后我归纳了一下,觉得特别有意思,很想说道说道。

首先,虽然我自诩是entj,但其实有可能我根本就不是!那我是什么呢?无所谓,我不care。我只是纯粹觉得很相似,很像我,那就是我了。小时候我们玩的是星座,当时还只有12个分类,后来莫名其妙出了什么太阳,月亮,上升,我每次看到某些言论都觉得好好笑,这是对自己原来的星座有多不自信啊,才会拼命强调我不是XX,我是月亮XX,我是上升XX。我就是双鱼座,我一看它说双鱼座集合了前11个星座的优缺点,就心满意足地关了😂,完美符合我贪婪的本质,全都要。我对双鱼非常满意,根本不需要月亮上升来辅助。

前言说完,直奔主题。按照我在网上了解到的“刻板印象”,确切说是一位自称intj人对entj的评价后,我豁然开朗。

1,entj没有大局观。

太对了!我太赞成了!因为,不需要。宗旨主打够用就行。我有时候也在想,我说的享受变化,这些变化何尝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只不过我没看到,后来实践中才冒出来的?也许intj是可以一眼看穿,但对我来说,不需要提前看穿,没效率,直接上去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是我的做法。这样看来,我真的不太会是intj。

拿游戏举例,一个火纹类SLG好了。首先,我和intj一起开地图,假设这个地图类似恶魔城那种先是0%,我们可以按照意念,慢慢浮现出地图细节,到50%的时候可以看出框架了,出口在左边,中间一条长道,走到底左拐,过去七回合,没有敌人。左边需要过河,且有三队敌兵,但只要三回合。右边是很多分岔路,还看不清方向,但都离出口很远。

这个时候,intj应该会继续开地图,而我,一定会直接走左路了。地图开到70%,我已经杀了敌兵过了河,带着半血来到出口了。地图开到90%,右边有条小道,有个攻击+500的神器,最后同样绕到出口,只不过要10回合。最后开到100%,intj看着地图心满意足地笑了,至于会不会通关不知道,也许他的目的就不是过关吧。

以上是我对intj的刻板印象。

我觉得这个例子很生动地说明了两者的不同。我能三回合解决的事,绝不会拖到十回合,别和我说大局观,对通关有用吗?那个神器我也不稀罕,对我过关有什么助力吗?我拿着桃木剑,不还是过了。

我对此太有感触了,以前玩妖精战士,拿到加属性的药都不舍得吃,想着攒到打boss再吃。结果,我一路打到最终boss,才想起身上一堆药没吃。于是,主角一人疯狂吃药,队员负责打boss。然后,boss死了,主角药还没吃完。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有药就吃。如果这个药没吃,说明我一开始就不需要它。当我需要它的时候,它一定会再次出现在我面前。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导致,我对“落地”有着异常的执着,口说无凭,我只看实绩,只有切实拿在手里的,才是真实的。经典的蛋糕上的草莓,小时候一定会把草莓留到最后吃的我,现在只会第一时间吃掉,天知道它是不是下一秒掉地上再也吃不了了。这样的我,只能短择,不可能长视。我也不需要,给我看我也不看,浪费时间,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循环就够了。所以,的确会有走险棋的情况发生。而且我真的,很喜欢梭哈😂。

对了,还想到一点,我一直在想,entj构成上述想法的根源是,愿意付出代价。当然,我们会事先评估代价是否致命,只要不致命,那都是可以做的,损失也是计划的一环。intj会过于思考,反过来说,难道不是害怕承担代价吗?当然,这只是我的刻板印象,而且,我始终认为,人是不应该局限在这些字母里的,难道不应该主打一个“我全都要”?

2,entj只看框架,不看细节

我太太太太同意了!!!粗心就是我的代名词谢谢。这个毛病已经三十多年,我早就参透根本不可能改得了了。小时候,我的数学就几乎很少100分,一定是99分,且一定死于把“人”的单位写成“个”被扣分的那种😅长大后,我无论看多少遍,都一定会忽视细节,改不了,根本改不了。看不到,就是看不到怎么办。所以我早看开了,我的满分就是80分,你不是很喜欢漏看吗?我给你机会漏,20分,够不够?这20分一开始就不要了,一开始就没有的东西,自然也谈不上损失。只要最终目的能达到,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所以现在校对尽量让别人来了,我不校对,校也白校。

3,对变化的容忍度

我制定的计划,必然包含着变化,一个没有变化,没有更新的计划,在我这里根本称不上是一个计划。虽然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常识,但怎么说呢,现在有点不太确信别人是否真这么想了。在我这里,实践出真知,不做,永远不知道真相是什么,我不知道intj是否真的高瞻远瞩到所有情况都考虑完善,但我始终觉得,想再多,都是头脑风暴,想和实际体验,是两回事,也许我是个经验主义者吧。

如果要计算车辆撞击的数值,比起计算公式,我情愿掏钱直接让两辆车撞了再说,既效率又实用,这笔钱是该付的损失。所以我一直以为马斯克是entj,他好多想法我都觉得是世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把他归到intj去。就因为小时候性格孤僻?什么跟什么啊,我现在算是明白外倾思维和内倾思维的区别了,我很明显是外倾,虽然自诩并不外向。而马斯克给我的感觉,也很外倾,他可太在乎世俗评价了。他小时候看书,想的是为人类谋福祉,而不是为了自己。

怎么说呢,我和entj的很多想法都不谋而合,简直和肌肤一样贴合。而且,一点也不想当intj。这真的很神奇,我不觉得两者有何高低优劣,纯属个人喜好,怎么舒服怎么来。

所以我的mbti是什么呢?不知道,唯一自测过一次是entp,但我觉得这种自测题毫无依据,完全是一拍脑袋朝着自己想选的方向拼凑出的版本。我是谁我自己决定,那我就当自己是entj了。

2025目标

忘了在哪看到的,大意是说entj在没有目标的时候,会把赚钱当成备选目标,back up方案。虽然我觉得,这难道不是所有人的共识么?又不是某一类人独有。但,有时候想想,人与人之间的想法真的是差别很大,也许,这并不是共识。。。总之,我非常认可这个说法,我感觉对钱没什么兴趣,消费欲望薄弱,钱存在的目的,是当我有了需求的时候,它是满足需求的最直接手段,是工具,可以通过它转换其他资源来实现目的。钱只是一个载体,且钱并不像游戏那样有背包限制,自然多多益善。没事做的话,当然是搞钱最有意思。钱本身没意思,搞钱才有意思。

话说回来,我有一阵子突然在犹豫自己算不算intj,因为怎么想都觉得自己不外向。。可是无论看多少intj和entj的区别,都只觉得,还是entj对味。比如,我最喜欢先行动再思考,变化是计划的一部分,第一我们永远不可能在什么都没做的前提下就制定出最完美的计划,第二,最完美的计划中一定包含着变数,变数甚至能突破瓶颈,让100%变成120%。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把这个标签扔给entj,仿佛intj就没有一样。

所以,2025年的目标

1. 努力培养缺点。

之前也提到了,我的缺点,傲慢,自私,三分钟热度,都要加以培养,发挥最大价值。

2. 年内达到流动现金200w。中长期:退休前1000w。

很遗憾,这是我现在的极限,是我能想到的可行性目标,再高,能力不够。小时候,百万富翁是目标,现在,众所周知,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祖国在强大,百万已经不够看了,在重大事故与疾病前,都是杯水车薪。所以,安全很重要,身体健康很重要。不过,时代在发展,离退休还早的很,十年后再看,也许目标又会有变化。我实在不愿相信,1000w就是极限。

3 邂逅新偶像。

我对小玉的爱果然撑不过2024。只不过,又没有下一任,所以他姑且还算是我偶像,可惜,我对他已经无感了。参考前车之鉴,大概率会出现一个新人。我不知道他是谁,不过我很期待。这个蛇年限定又会是谁呢?

ENTJ・续

接上,这两天看了关于ENTJ的解说,对不起,我感觉句句在说我。以前自测的时候,我其实是没放在心上的,因为我觉得这种问题的模式,根本不可能测得准。我做心理测试,喜欢的是根本猜不透测试方向的那种,测就要测潜意识,否则,人一定会下意识地选择自己想选的那个方向。至少我觉得网上那些MBTI测试都是如此,一眼就能看出来导向哪个方向,根本没法测。。。所以,之前测出来是ENTP的时候,看解说就觉得可像可不像,有一些是和自己很相似,但也有不一样的,关键,我根本不外向。所以,我再也没有测过。

这次因为支付宝的一句“调侃”,我把ENTJ看了一下,简直是照镜子,没有一个地方不符合!关键,我一直以为这是人类的基本常识,基本认知。。。原来不是吗?我还是持保留意见。。。不过我也不高兴再去测,测一次要半个小时,关键,又不是权威认证,不存在一个上帝发给你一个证明,盖棺定论说你就是XXX,到头来还是自己臆想的产物,让我浪费时间做这事,我的理智不允许。

所以,就假设我是个ENTJ吧。

我觉得有两点特别说到心底去。

一个是网上的一个梗图。

第一反应,想起了当年,第一次下抖音,从22点刷到了24点,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些什么,两个小时就过去了。然后我卸载了,卸载的理由是:不知道看了什么东西,就看了两个小时,这个东西很危险,要远离。

第二个认同的点是“不自觉地就做了领导者,管理别人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我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虽然有点像凡尔赛,但这个真的是一直困扰我的一个点。即,明明一开始只是帮手,来辅助的,为什么最后,我一定会变成项目的中心。。。一开始可能只是觉得明明几分钟可以做成的事,为什么拖,为什么要等别人做,那就“全都我来吧”。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我并不是事业脑,也不想做人上人,但的确非常有控制欲,事情如果没按我想的发展,就会极度烦躁。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事物都掌控在自己手中,就永远不怕它乱来了。包括各种供应商大会,交流会,我已经驾轻就熟。尤其是近几年放飞自我,不想当“好人”后,我的身份也从幕后慢慢转到台前。以前是当统括,现在是统括+主持人了。

如果,假设我的确是ENTJ的话,这个点似乎就可以说通了。不过,事业上我并不想有多大成就,从这点上来说,果然还是ENTP更符合?本来嘛,人就是多样的,被几个字母条条框框限制住,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谬的事。

不过啊,我还是觉得自己和ENTJ很相似,包括爱复盘这一点,“三省吾身”类发言我已经说腻了,不过我始终觉得这是很多人都拥有的想法,并没有那么特殊。网上动不动就吹嘘ENTJ特殊,我觉得很可笑。但有一点,的确很厌蠢啊怎么办,甚至于已经到了“打开手机——全是蠢货——关掉手机——咦,我好像找到了戒掉手机的方法”这个地步。总觉得有太多人,耗费太多精力在琐碎的小事,永远争论不出结果的事上,白白浪费大好光阴。

不管怎么说,这一段插曲,提供给了我一个思路。我一直困惑的点,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看事实,只看立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连这么简单的“阳谋”都看不破。一直以为自己的想法是普遍认知,也许,真的只是少数认知吧。

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