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信用卡正名

最近又重温了一遍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特别是在第二集。

当A认为某些美容or医疗是不必要的时候,弹幕马上会有支持者跳出来阐述它的必要性,真的太好笑了。A之所以觉得没必要,就是因为A没有使用,也没有对他造成坏的影响。但支持者已经接受了物品正当性的洗脑,他们就是觉得有必要才买。你说没必要,这怎么能忍。

在我看来,都吃饱了撑的,A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它没有必要,毕竟,他没用,也没死不是么。反过来,每年换苹果手机,也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必要举动,因为他购买的是社会属性。现在,能用钱买来的,都不是难事。在社会中获得一呼百应的体验,耗费的钱财往往巨大。但一部手机的价格,轻而易举可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对于需要它的人来说,那就是必要的,甚至靠这点钱就能买到,还赚了呢。

需要和不需要,真的因人而异。

在第三集,纪录片抨击了信用卡的模式,近年来网络上也一直有声音说什么关掉花呗和信用卡,对于信用卡支持者的我来说,那怎么能忍呢😂且听我来给它正名。

从缺乏自制力的角度说,关掉无可厚非。但我真的觉得信用卡太好用了,我这辈子做得正确的决定不多,但开信用卡绝对可以算一个。

第一次听到信用卡这个词,是高中一个同学告诉我的,她问我有没有,我说我有银行卡,不需要,她给我解释了一下信用卡的好处,不外乎有积分什么的,但在当时的我看来没啥兴趣。插句题外话,我的这个同学算是精英,现在的我可能都比不过十几年前的她,当时的我在她面前就是个loser。我和她很早就断联了,直到我看到她的名字出现在“著名”的复旦十八X的疑似名单上,就挺感慨沧海桑田的。

说回信用卡,最后促使我办卡的契机是因为福山雅治,为了加入fan club抽会员限定演唱会门票。我现在只有2张信用卡,一张visa,一张JCB。都是双币,国内外皆可用。

身为铁公鸡协会名誉会员,我认为信用卡有两大好处。

1,延迟购买

信用卡结算周期一般在10日,支付在次月的月末。换言之,有最长1.5个月的免息延迟支付期。身为铁公鸡,休想让我付一分利息,我都是全额还款,但一定会挑最后一天付。前些年,银行改变规则,原定28日还款,但给予3天缓冲期,晚三天还,也不用付利息。得知此事的我,默默把还款时间又延后了三天。每个月的1号~9号,我几乎不会有任何开支,因为我会想,我忍一忍,忍到10号,不就可以下个月再还?真正需要的东西,根本不在乎延后几天。这个规则,替我挡掉了多少不必要的东西。

而且,信用卡有时候,甚至会强迫你不能支付。有次氪金上头,在砸下去几十个648后,不知道触发了什么机制,信用卡把我卡封了,当天不得交易(没到上限)。气得我打电话给客服,客服解释是短期大批量交易,疑似有诈被系统封了,还在那一头语重心长告诫我游戏只是虚拟数据,要把目光放在现实。听得我一包火,你在教我做事?我有钱还花不得?最后怎么解决的呢?我用银行卡付了😓。看到没有,就算关掉花呗,只要银行卡有钱,人想付,还是可以随时付。

现在,我当月的消费,基本都集中在10号,我会估算到下一个10号会有哪些必要开销,集中在10号采购,充分利用1.5个月免息期。下个月用不到的东西,一开始就不买,放到下个月再考虑。

2,让人体验现金支付的痛感

纪录片的观点,人在面对现金支付和电子支付时,观感是不同的。现金支付,人会感到肉痛,于是减少支出。于是有不少人说,好,我以后用现金支付。在我看来很愚蠢,现在这个社会,现金支付只会损人不利己,给别人添麻烦。哪怕是日本,在便利店买东西我都倾向刷西瓜卡了,还省去找零的麻烦。个人认为,信用卡,恰恰是当今这个时代,难得能让人体验现金支付痛感的一种方式。

因为信用卡的还款,是集中在最后一天一次性支付的。当然,你也可以提前分批还,但在标准铁公鸡看来,能晚还一天就晚还一天,提前?不可能的好吗!即便每次购物都做到了逻辑自恰,但有时候,金额集中起来,还是会带给人非常恐怖的观感。有时候突然收到5000的账单,会惊呼:什么!?我明明什么都没买。点开账单,嗯。。。的确是需要这么多,特别是当月有出差的时候,光酒店费就上千了。但是,有意思的是,虽然身为一只铁公鸡中的战斗鸡,出差当天已经备齐一套报销资料并第一时间申请,往往报销钱拿到了,钱还没付出去。但即便如此,要从我账户里把钱打出去,依旧让人心痛。

明明这些钱一个月前就应该支付了!早就该付了啊,东西都用腻了,旅游都回来了,机票钱还没付呢。

明明,报销都拿到了,一出一进我没有任何损失。

但是,要从我账户里划出一大笔钱,还是让人不爽。这是支付那些小钱永远无法体会到的心境。如果说,到这一步,通过单纯记账,同样可以起到督促的效果,那么信用卡则是更进一步。它不仅让你看到你要付那么多钱,还要你眼睁睁地输入密码,将大笔钱款付出去!即便这些费用也许很合理,但内心总会觉得,好,下个月不能再付这么多了。无形中起到了督促的作用。毕竟,现实中,人们不会经常遇到大额支付的情况,但使用了信用卡,恭喜你,每个月都有机会体验。

以上两点,是我认为信用卡最大的两个好处。除此外,也有其他好处。

例如积分。以前会通过积分换百度网盘会员或者视频会员,后来网盘会员没得换了,视频会员现在支付宝每月也可以送2个,黑卡会员每月还送一杯星巴克的拿铁。所以信用卡积分对我来说反而没什么用了,但即便如此,只是代表我暂时不用,不代表我没有,我随时可以换。

还有花呗的6期免息。因为有信用卡,花呗几乎不用。但如果购物时跳出6期免息,那当然是不用白不用。之前给日本朋友买国内明星杂志,花呗6期免息,于是早早拿到杂志全款的我,之后只要花上半年还花呗即可。

当然,作为国际信用卡,最原始的功能,自然是可以在国外支付了。包括J家入会,付演唱会票,USJ门票,幻水音乐会的票子,都可以直接在官网购买,方便快捷。JCB有时候还会搞活动,比如可以凭卡免费登东京塔。不过总的来说,我是觉得实用性不及visa。

总而言之,像信用卡这样好处多多的东西,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何人们如此口诛笔伐。自制力不够?只要卡里有钱,想付还是能付出去,没有多大区别。

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是一只超级铁公鸡,我强烈推荐信用卡哦😙

关于减肥这件事

三十岁以前,我压根没操心过减肥的事,怎么吃都稳定。而且我以前,特别爱吃饭,成年男性的一大碗米饭,小学生的我就能全部吃完,还特别自豪。

三十岁以后,即便维持同样的饭量,却发现体重越来越不受控制。起初没有放在心上,然而,事实证明,你不管它,它只会越来越重。终于,它到了120斤。于是我痛定思痛,开始减肥,但我减肥的方式很简单,我只是把饭量减半了,一日三餐照吃不误,除此外坚决不运动,因为我发现,运动了也没用。然后,它果然降下来了,巅峰期是20年吧,叠加单身赴日,作息也不规律,一度瘦到了98斤。

回国后,体重稍微上去了点,但也基本在105左右徘徊,转折是22年末,我阳了。当时的我为了犒劳自己,买了一箱薯片,大概10包吧,2天内全部吃完。代价是体重又蹭蹭往上涨了,而且当时想的是,等我好了以后再减,这一想又拖了几个月,等我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它又到118去了。。。

再之后,迷上了我们可爱的tama酱,想着不行,不能这么胖去见真人,于是重启减肥之路,但问题是,我已经饭量减半了,那咋办呢,只能晚饭不吃米饭了。比如晚饭可以一块牛排+一个荷包蛋,总之就是不吃米饭。这么做有点效果,但不明显,我希望速度再快点,于是我又加上了饭后走1小时路,双管齐下,一个月从118干到110,后面陆陆续续磨到106,终于可以见tama酱了

然而,105似乎是我的坎,即便依旧保持每日散步+晚饭不吃米饭的状态,但却无法再下降。转折是今年上的普拉提课,原本只是为了消耗工会卡,而且基本2个月才去一次,但它却教会了我腹式呼吸大法。然后我神奇地发现,体重居然又下去了。其他什么都没变,只是在散步的时候有意识地进行呼吸。因为这段亲身经历,我开始相信,脂肪真的是靠呼吸排出去的了。。。

总之,体重又朝着100进发了,我要求不高,不需要很瘦,所做的努力,只是为了维持不胖。“你需要不断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这个理论真是诚不欺我。我依旧可以吃重庆火锅,吃泡面,虽然会增重,但只要时刻注意,让它再下来就是了,怕就怕懒。一旦懒了,稍不留神,回到120那是轻而易举,我可太有经验了。

相比之下,tama酱最近真是没眼看了,我不管他是不是因为要上剧或是别的什么原因需要增重,真的,不好看。只显得粗壮,观感全无,除非他要演男子版的百元之恋,否则我只觉得是无效健身。而且,他这样下去,真的快要失去我了。

我只喜欢纤细版tama,现在少年感全无,都不想看他了哪天恢复正常了,我再去关注他吧。

百英雄传之自适应第二期

转眼已经19小时了,本来想打完再发,根据地建设又死机了。。。那就上来再说点吧。

不知道是不是该骂的也骂了,该出的气都出了,现在心态极好,我居然觉得又开始好玩起来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剧情变好了,还是我自适应了。今天多了个补丁,400M,空间不够下载不了=v=,于是我上推特想看看更新了啥,就看到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官号。。。骂得我都怜爱了,但仔细想想,人家说的没毛病啊,全是问题,尤其NS版。我本来以为NS只是loading比较多,想着无所谓,反正那么多代都是loading,我能忍。万万没想到,它是会死机的。第一场团战~根据地成立,历时1小时之后高概率死机+前期几乎留不下任何亮点的剧情,新人能忍下来我是佩服的。

现在不比以前,我们以前玩单机,那都是奢侈品待遇,班级里有人有主机都要另眼相看的。现在,市场已经内卷到免费手游的主线剧情都在费尽心思挖掘深度了,人们的阈值早就被拔高得不要不要,轻描淡写的叙事手法真的不够看。至少我是不清楚怎么就变成和帝国交战,不得不建立反抗军的地步,主角又为什么变成首领,怎么想都不该是尤弥尔更合适么。不过,话说回来,根据地建成后,不跑主线,纯收人,还是很有幻水的味道的,不吹不黑。

让我转变想法的是树人村的试炼场,我还是很喜欢这种解谜类地图+boss战,总算有点RPG的样子了,前面真的是无聊到让人打哈欠。

官号底下骂得最多的就是优化,大家的意见很统一,这种半成品是怎么敢拿出来卖的,都要跑消费者协会告欺诈的程度了。说实话,这次是真的过分,我已经死了三次机了,现在看到记录点第一时间上去记录,要不然前面10分钟,30分钟可能都白费。但即便如此,我居然感觉还能玩,比一开始体验好,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习惯了。但还是觉得有点唏嘘,幸亏村山走得早,他一定不想看到现在的评论区。

リャン对应奈奈美,ノア对应2主,セイ对应乔伊,甚至连衣服颜色也类似。说实话,并不感动。我只是觉得,没有必要。真想致敬,创造个与2代主人公类似的人物作为彩蛋,当同伴加入即可,我还是希望可以看到一个全新观感的游戏。3,4,5虽然褒贬不一,好歹每作的风格都很突出。但百英雄传,各方面都是照着2代的模样去做的。可以想见,做得再好,也只能落个2代平替的结局。我真想玩,我去玩2代不就好了,为什么选择平替?这也是消息一公布,我并不看好的原因。

也许是因为村山太喜欢2代了,他只是想再见一眼他亲手打造的2代。从这个角度说,这款游戏一开始就不是给大众玩的,我们只是借这个机会,和村山一起再体验一遍他在创作幻水2时候的各种心路历程吧。只要降低期待,或者说改变期待,我觉得这款游戏还是很不错的。

人类本质是双标

我发现我有一个毛病,可能也是很多人的共性。当你噼里啪啦说了一堆不太好的评价后,再看那个事物,反而可以看得进去了。。。我不知道是因为当你把目光都集中在它不好的一面,说完这事翻篇后,只能看到它好的一面,还是因为,人有补偿心理,说得太过分了,按照成熟理智的观念,应该说点好话安慰的情绪在作祟。

也许两者都有吧。

我现在看百英雄传,观感好不少了,可能是因为主要在收人,基本和预期一致,没有偏差。我开始想,也许,我一开始的想法,才是真正的想法,我是失望的,觉得无聊的。只不过,为了凸显我不是一个只会抨击的人,最后又用话术挽尊,说什么不管怎样,还是要感谢balabala。如果正视自己内心,那就是无聊的。我也玩过其他游戏,好玩的自然觉得好玩,一般的也的确一般。

正视自己真的很难,很多时候不是不知道,而是这么选对当下最有利。活了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收获还是,我支持变化。不管是客观环境的变化,还是人的主观变化。万物都在每时每刻地变化,享受变化,比一成不变好。但,与此相对,我又不会追求变化,不会主动地制造变化,它来了,我心安理得接受,它不来,我也心安理得一成不变。都可以。人活一世本来就是一场通关游戏,专注体验就好了。

今天看到一个观点,其实也是老生常谈啦。大意是,人生中只有很少的遗憾,是遗憾自己做了什么。几乎所有的遗憾都是遗憾自己没有做什么。我非常同意,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给它赋予意义,但唯独没做过的事,无法赋予。哪怕是别人看来不好的事,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思维去产生变化,哪怕是当时不好的结果,十年后也会变成好事,哪怕的确最后是失败,获得的经验教训也可以帮助十年后的自己。过往的所有决定构成了现在的自己,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后悔过往做的决定,因为那等于否定现在的自己。

不过啊,我觉得这句话可以再延展一下。因为无法掌控,无法改变没有经历过的事,所以人们才会遗憾。但是,当时没有做,肯定是因为有不做的理由。只要这个理由自洽,我认为,就不需要遗憾。它的确丧失了一个好的可能,但同时,也抹去了一个糟糕的可能。我们得到了太多,又不知足,对于那些没得到的,才会遗憾。时光滤镜增添了它的美好,忽略了那些风险。如果有一双眼睛,能事先预测到做了之后的悲惨结局,他还会要吗,还会觉得遗憾吗?巴不得躲得要多远有多远吧。只要没有压抑本心,出于自己的意志做的决定,那一定是当下最好的决定,没有遗憾。

越来越觉得,遗憾,源于人的贪婪,既要又要。如果这份遗憾能成为动力,我觉得有遗憾,不是坏事,如果只是顾影自怜,那还是赶紧抛弃吧。人类本质是双标,需要的时候,压抑本心有必要,不需要的时候,活出真我最重要。万变不离其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要这事对自己有利,能够自洽,那就去做。

百英雄传之不吐不快第一期

因为我只玩了10小时,预计会写好几期,先写第一期,看后续会不会改变观点,我非常希望能打我脸,所以先立个反向Flag。

先抛出结论:

如果是第一次玩的新人,如果游玩过程中感到不适,不要犹豫,赶紧撤,好游戏还有很多。

如果是幻水情怀粉丝。。。不舒服了也可以不玩,当然不是不能忍,但玩下去更多会感到失望。把这些失望抛一边,想着给村山卖面子,还是能玩的。

我就是后者。我失望的不是优化,不是卡死,抛开这些,你这个剧情,你这个人物塑造,你这个情节推动。。。我们总说现在RPG势微,没有以前RPG的剧情好。有没有可能,你这个百英雄传的剧情,甚至还比不过现在的RPG!我每玩一小时,最后都犯困。。。

目前收到根据地,我来说几个我很失望的点。

1 开篇1分钟就加入同伴,这个不是不行,但一下子就觉得格局降低了很多。。。从这一个细节就能看出,他的人物加入不会有什么递进。虽然过往幻水龙套角色不少,但加入方式可圈可点的人物也很多!过往幻水根据地基本在中期才能看到端倪,前期各种跌宕起伏的剧情,很多人物出现后,后期才会加入。但这个百英雄传的剧情,总体设定非常空洞,且套路。套路本身不是问题,很多优秀作品你拆开看都是套路,胜在剧情片段的塑造。但这部百英雄传,更像是流程攻略。。。我们老说“剧本靠打磨”,我是看不出“打磨”在哪里,流于表面,调动不了观众心弦,哪怕是给你背景唱歌试图拔高立意的双男主PK。

2 根据地。。。入手的理由,我甚至觉得是系列最差,哪怕是幻4都能胜它一筹。一看到那个废城,就知道必定是根据地,还不能自主改名?这个根据地得来的是如此之容易,如此之套路。我真的很失望。。。很多人给村山加了太多光环,说什么他走了幻水就没落了。诚然幻4并不出众,但幻梦狂想曲就不错,幻水5更不用说了,虽有虎头蛇尾之嫌,但整个人物塑造,剧情推进,吊打一百个百英雄传!

3 难以想象是2024年的各种古老的设定。很多人说,这游戏就是做给过往粉丝看的。错!它的复古在于,做得比古早SS,PS,PS2时代还差!但是套上一个粉丝向光环,你就不能说它啥?大错特错。我玩的时候就觉得,你哪怕致敬幻水2,这98年的幻水2的各个系统,不也吊打你?具体包括,无聊的战斗指令,并不爽快的打击感,毫无培养乐趣的符文系统。。。你说没有自动记录,踩雷不爽,这些老玩家都能接受,毕竟以前也这么过,但是,前者那些内容,以前可没有!

4 可能受制于经费,游戏里有大量重复场景,包括各种地图,各种房屋。不是说别的游戏没有,但它特别突出,尤其是在2024年的现在,会更突出。我也不想一直吐槽,毕竟,说别人很容易,自己做很难。我相信村山他们那个组可能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制作了这样一款游戏。但我觉得吧,同样是小成本,那些全程没有配音,1000日元左右的游戏,我玩起来也很舒服,你与其用这个钱请大牌声优,搞3D,不如好好静下心来去想想怎么呈现故事。RPG剧情是灵魂,至少在这10小时我是真的感觉不到。。。更像是半成品,或者说还没怎么打磨,拿着毛胚房当商品房出售的感觉。但仔细想想,它其实就是一个小作坊的作品啊,是我们因为村山的头衔,给它施加太多超出能力的期待了。

现在的RPG,弱就弱在不愿意再花费大量笔墨塑造故事和人物,因为大家适应了快餐社会,大段大段地长篇剧情谁受得了。但是!这就是RPG的精髓啊,既然都想着复古了,已经不考虑新玩家的感受了,却没有深入挖掘这一点,是我感到最遗憾的地方,因为这意味着,有些美好,是真的过去了。(我真的很希望能打我脸,拜托)

说实话,很多人已经很给这游戏面子了,说什么优缺点并存,它的优点,也是很多游戏拥有的点,但它的缺点,却刀刀致命。

我相信在TGS的talk秀上,村山描绘的百英雄传,就是他理想中的游戏的样子。我也是听了他的话,从不期待,慢慢变得期待。但可惜,现实是骨感的,我能感觉出来,与其说他想做一款再创辉煌的RPG,不如说他只是想回味过往的幻水2。人都是会美化过去,怀念过去的,很多不近人情的设定,只是为了还原他曾经的那个记忆。这点我没意见,毕竟我也是上古RPG遗老。只是有点可惜,它并没有还原到。我个人觉得,这个结果非常理所当然,不去想着怎么变好,只着眼于往昔的荣光,是不可能出好作品的,因为人的记忆,会将过往糟粕一并美化。

也许,没有真纹章的百英雄传,一开始就不是幻想水浒传了吧。

不管怎样,在2024年,能有一款传统的RPG供我们把玩,还是要感谢村山的。而且,游戏也不是不能玩,只是略显平庸,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吧。更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一件事,人不能沉湎过去,第一,你永远还原不了,第二,人只有不断奔跑才能让自己停在原地,进而继续向前。从打算复制过去的那一刻起,有些事已经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