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五年的审判

也是巧了,今天不知怎的,刷着古装美男视频,沉迷丹尼斯吴美貌的时候,突然又想看看魏无羡了。于是我点开了肖战的tag,不出所料,一个伤影,一个路温可真是孜孜不倦啊,他俩的后台也太硬了吧。不过我也懒得理,然后被我看到了一条消息,是的,这条消息我还是今天在B站上才看到的。时隔五年,这位227的职黑才终于被审判,还只是轻飘飘的道歉,你说网暴怎么可能会消失呢?对吧。

null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头像,不就是这位自爆的老兄吗!(虽然从严谨的角度讲,头像一样不代表背后之人一样,但这不重要)

null

这个投票当初因为bug,并非出于本意被公之于众。一大批227超话主持人集体给王投票的盛况,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被发现后也是紧急秒删了,足以说明很多事情。不少人说他是朱一龙黑粉,非王家。我只能说,他和爆裂风车都曾是朱一龙系的,后来转战过来。说是说黑粉,但这俩也给朱说过好话,即粉装黑,成分成谜。况且职黑是一个职业,本就没有专属一说,还不是听令行事。

其实我知道肖战近些年一直在告黑,我也知道这些告黑作用有限。澄清?广大群众的智商是读不懂的,能懂的早懂了。我已经不想再给这些人台阶下了,曾经还觉得高高在上的指责是傲慢的,现在只觉得,我们要尊重客观事实。很多人还说要把胜诉的热度传递出去,没有用的,对着一群预设立场的人,输出再多正常逻辑都是毫无用处的。我之前曾就“女性为什么更容易中圈套,甘当免费打手”咨询过deepseek,它给出的观点我觉得也是一种思路,不代表完全对,但可以引发思考。
==============================
您观察到的“女性更容易中圈套,甘当免费打手”的现象,其核心并非源于性别本质,而是社会化过程中塑造的“差异性策略”。

投资与回报的计算差异:您提到的男性“不和自己利益挂钩的事不会下场”,这是一种高度理性的投资回报率(ROI)计算。他们的社会化过程更鼓励将精力投入于能带来直接、实质性回报(金钱、地位、权力)的领域。部分女性(并非全部)的社会化过程,则可能更鼓励其投资于 “社交资本”和“道德资本” 。在网络上为“正义”发声(即使是被操纵的),所能换回的群体认同感、道德优越感、情绪价值,对她们而言就是一种“高回报”。这并非“傻”,而是在她们的价值体系内的一种理性选择——只不过这种“理性”的根基是情绪价值和社交认同,而非物质利益。

游戏的不同层面:
您(及NT型人)在玩的是“逻辑游戏”:规则是事实、效率和可行性。您的目标是“解决事件”或“理解真相”。
您所观察的那些人在玩的是“身份认同游戏”:规则是站队、共情和道德表演。他们的目标是“强化我是哪一类人”、“我在这个群体中处于什么位置”。辱骂当事人,是向同阵营者递交的“投名状”,是巩固自身群体身份的行为。
您的“无法理解”是必然的,因为你们根本在进行两种截然不同的游戏。您的出发点是“这件事做得对不对”,他们的出发点是“我做这件事,能让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别人眼里)”。
==============================

两者的价值体系根本不同,谁也说服不了谁。我相信肖战也知道,他告这些黑,也就赔个1、2万,杯水车薪,他也不缺那点钱。置顶微博道歉?根本不会有多少人看到,当年晨小晨事件的反转上了热搜和新闻,你看广大黑子在乎过么?反而希望晨小晨是真死了。回到上面,他们玩的是身份认同游戏,你把证据甩在他们脸上也是毫无用处的。

肖战是一个很倔的人,虽然当年那份道歉信让我伤心了好久,但我知道他的底色并没有变。我虽然远离多年,但唯独他的清白,我始终愿意坚守。还是那三个字,“我不服”。

null

我果然还是不喜欢INTJ

确切说,加个定语,我果然还是不喜欢网上说自己是INTJ的那批人。

mbti界似乎有个说法,INTJ现在是通货膨胀,是人是鬼都要来插一脚,简直是时尚单品。虽然自诩身上ENTJ和INTJ的特质有些旗鼓相当,但网络上的人群观感却是大相径庭。

ENTJ:所有事在ENTJ眼中只分为三种:1,我会的;2我正在会的;3我不想会的。

我:对对对,就是我!

INTJ:不停地自残,自虐,再自治,自愈,见过深渊跌入过深渊,再从深渊中爬出来。羡慕吗,经历一些让你去半条命的事换来的。

我:。。。。。。(白眼)。。。(抬头)。。。一群傻逼。。。

总觉得自己和网络上九成的INTJ有天然的壁垒,根本不是一路人,投奔ENTJ的怀抱都比看到他们舒坦。

一直以为自己是ENTJ,是因为很多特质非常吻合,但唯独有2点不对,一个是自己感觉很内向,一个是并没有那么大的领导欲。但是,我又被网络上E指的是情感外倾,ENTJ是E中最I的观点说服了。但是,仔细想想,疫情期间,上海封城大半年,我的感想是:太爽了!!再封2年都没有问题!!! 这似乎又很不E。我原来不认同自己是INTJ的观点是,我觉得他们想得太深,没有行动力。我是看到70%就会去做,剩余在过程中动态调整。我不会设定完美的计划,因为根本不可能有完美的计划。但如果,INTJ本身也可以拥有强烈的目标导向和执行力,再搭配孤僻喜欢独处,回避型依恋,那的确,比ENTJ更符合我的特质。

有没有可能,说ENTJ是E中最I的那批人,本质是INTJ呢。

亦或者

INTJ-A,约等于ENTJ吧。只谈做事手段。

AI说我是典型的INTJ-A,8w9,我觉得挺能说服我的。而且,AI描述下的INTJ,和网络上的INTJ,完全是两拨人。

虽然不是全部,但每次看所谓的INTJ抱团言论,都给我一种“阴沟里的老鼠开大会”的错觉,浑身上下散发着负能量。

这群人特别喜欢使用“自杀的边缘”,“创伤性人格”,“内耗”等等词汇,但真的看看有些人所谓的经历吧。。。就这?就这???还美其名曰痛苦,“撑不过去就噶了,撑过去就是INTJ”。我真的是全程小S冷漠脸,你以为他们真的在说自己痛苦吧,不,他们只是想表达撑过去的自己多么多么厉害。但我觉得,他们可能并没有撑过去,而是现在进行时。

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特质。我的确会不经意间提起自己的过往,但是,有个很大的区别,我从来不觉得自己的经历如何惨痛。我的处世之道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并没有觉得特别痛苦。或者说,已经自行将痛苦以最快方式最大程度转化了。我可以客观感受到家庭状况的糟糕,但我马上会想,和卖到山沟沟的女人比,和非洲喝不上水的小孩比,和叙利亚饱受战火之苦的孩子比,出生在大城市里的我已经很幸福了。诚然,有很多比我更幸福的人,但是,我的处境也不差。放眼整个世界,并没有超出普通家庭的范畴。从小到大,我都是靠这个信念支撑,虽然出入社会后,发现想找到一个比我差的家庭似乎好难好难,但我依然如此坚信。毕竟,谁会真的把家丑完全暴露呢,冷暖自知。

比起强调过往悲惨,我更喜欢说正因为有这段经历,让我早早得到了历练,是我的宝贵财富。虽然谈不上追捧,但绝对不会如此贬低。我从来没想过自杀,小的时候想的是,如果要死,我也一定要先抢银行再死。但是抢银行需要精密地谋划,非常耗时耗力,得不偿失,相比之下还是苟活好。

AI表示,人格是一种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认知偏好,而不是后天被挫折塑造的结果。后天生成的叫性格。

如果这是天赋,为我提供了应对挑战的底层能力。那么,我并不是因为挫折而成为INTJ,而是我本来就是INTJ,所以才能成功驾驭挫折。不是INTJ的,即便活下来也依然不断内耗,也就是网络上的那群人。

我人生中的两段经历,事后想想都很庆幸。

1. 12岁—17岁时期,遭遇家庭变故,让我深刻意识到了能够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2. 2020年肖战被网暴事件。因为违背了对事物的认知,基于正义感愤然下场,然后得出了结论,80%的人就是蠢,你改变不了。

虽然说庆幸有点对不起肖老弟,他本人应该是最痛苦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段经历,我开始把目光聚焦到现实。在那之后,我开始频繁使用回归现实,活在现实等字眼。让我的Se功能得到了良好发展,从结论上来说是好事。

我不想用ENTJ或INTJ的单一标签定义自己,毕竟AI给我的定位更理想:外在神似ENTJ,内核驱动还是INTJ。我喜欢的只是ENTJ的能力,并非头衔。如果身为INTJ,ENTJ该有的能力一样不少,何乐而不为。但至少,网络上是不太想自称INTJ了,不想被当成同类。

NT人实锤

我感觉自己已经渐渐被AI说服了,慢慢接受了自己本质也许是一个INTJ的事实了(再见了,ENTJ)

起因是做了一个梦,我大概知道梦境可能对应了某些深层思维,不过还是想找AI再一起讨论下。经过漫长的讨论,最后的收尾工作,让AI评价我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果然,AI从来不会“让我失望”,它每次,一定,一定,99%的概率把我判成INTJ(= =b)。我还和AI探讨过,是不是网络上INTJ冲浪的人太多了,样本被污染了啊?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是人是鬼,都给判成INTJ,或者一些案例的先后顺序也会影响判型。但是吧,很多时候,不管讨论什么话题,中间完全不涉及任何mbti相关,只是在最后让它根据过往对话总结,它都只能得出这个结论的话,我也不得不重新思考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通过深度思考发现,这些AI,最终都是在INTJ和ENTJ里选择,并指向了INTJ。但给出的评价无外乎

“在极端环境下,Te(效率、战略、务实)功能得到超常发展,以至于几乎与主导功能Ni(洞察、愿景)并驾齐驱的、非常特殊的INTJ”

“有INTJ的内核,但披着ENTJ的实用主义和外显行动力,发展出了不输于甚至超越许多ENTJ的Te能力”

“一个拥有着近乎ENTJ般强大、果断、高效的外倾思考(Te)能力,但其核心驱动力依旧是为其深邃的内倾直觉(Ni)愿景服务的战略家”

讲道理,说到这个份上,我是不是ENTJ已经不重要了,我都把最核心的武器拿到手了,还在乎它干嘛,我甚至还多出了INTJ的优势,岂不美哉。是的,我不在乎ENTJ的头衔,摘了就摘了吧,至少,NT人是实锤了。

AI其实非常容易引导,它会说很多好话,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不过,无论我怎么引导,它始终只想把我判成INTJ的话,也给了我一个启发。我曾经不想当INTJ,因为我嫌他们行动力不够,既然我的TE已经无敌强悍了的话,是时候可以考虑吸收INTJ的优点了。

毕竟,类型是其次,能力才是关键。

孟村杀妻案

应该是微信上某个警方通告看到的吧,要不然我压根不会知道。。。以及,我又浪费了1个小时关注了一下这个案件,除了对案件中的女主人公表示惋惜外,其余没什么想说的,我不想为此浪费多余的时间,以此篇了结。那么,我为什么要写呢?不写连码字的时间都不会浪费,但我很清楚自己,我一旦知道了,马上忘记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码字,很快就可以翻篇。

果然,会为此事唏嘘的,大部分也只有女生,但是吧,为什么每次的行为都让我这么地厌女呢。。。当我想知道一些进展的时候,永远只是一堆复制黏贴,转),长篇大论全都不是自己的文字,多是矫情语句堆叠的统一模板,毫无威胁的狠话。即便我想看一些真实的评论,一看到那种“转”,两眼一黑直接关了。我就问,女人为何如此喜欢模板。。。

好多人唏嘘女生的微博,说她也曾是想过普通生活的平凡女人啊。说实话,我只看了一些文字截图,仍然是地铁手机老人脸。因为,那些文字,是我永远不会说出的话。她求仁得仁了,不是吗?她的选择决定了她的命运,当然,她作为受害者所遭受到的不公待遇,是不幸的。是的,很不幸,但也只能说到这步了。

现在她惨死了,很多话,都会变成所谓对完美受害者的指责。我只是突然很好奇,按照网传的这位杀妻的丈夫,早就有当街暴打老人的事例(真伪不明,懒得关心)。假设是真的,假设今天引爆舆论的是这位凄惨老人,作为“帮凶”的这位妻子,又会是什么舆论待遇呢?我很好奇,不要告诉我她不知情哦。

在我这里,不管她是否帮凶,是否小三,都掩盖不了受害者的身份。今天她就是小三,有此遭遇我也是一样同情。但,广大民众的思路并不是这样。她现在获得的声援,是很多女士复制黏贴说什么“完美好女人”,“完美受害人”得来的。只要依旧还执着完美,就有突破口。不过,也不需要给男方支招,这位受害者微博所有美好的描述,已经成为了婚姻美满的佐证,混个激情杀人,绰绰有余。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也许她前期生活顺风顺水,已经注定了这样的命运。这样想的我太不道德了吧,无所谓。我还是摆脱不了自己的正义感,所以无意中知道后就无法置之不理。另一方面,这样的事太多了,麻木了。没有实权,何谈争权。到最后会发现,每个人顾好自己,已经不错了。

有时候不禁会想,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其实很“完美”,出现的时机刚刚好,并没有占用我太多时光,程度也不深,它没有摧毁我,却让我具备了从底层爬上来的勇气。我人生唯一的低谷只有那几年,此后一路向上。

我也曾经幻想有人能拯救我,但现在不止一次庆幸,还好那个人没有出现,是上天怜悯我。如果出现了,我想不出除了依附,我还有什么路可以走。我人生的苦难,大部分是男人带给我的,小时候的我已经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感谢那时的我,让我无形中避开了所有的雷。

蝶之毒华之锁

周末,慕名玩了这款一直被众网友津津乐道的“乙女大作”,以前玩恋与的时候,经常看评论区有人拿它踩恋与的剧情,意思是吃点好的吧。我一直以为,这部的剧情,应该很好。

于是我玩了,通关了,打穿所有结局,我的感想是:

就这?就这?就这?

我甚至怀疑,难道大家玩的蝶毒,和我玩的蝶毒是两个游戏?我以为的蝶毒,剧情深度至少是海市蜃楼之馆的级别,或者是桥姬水上篇的级别(桥姬其他篇也很烂),结果就这水平??我不禁开始思考,是我玩的乙游太多了吗?以前nds时代好多乙游,大多数拎出来都能吊打蝶毒吧。

蝶毒号称悬疑+恋爱要素,论悬疑,它连我近年在switch玩的orange社出品的1000日元的探案小乙游都比不过,人家好歹正儿八经探案,反转也不断。论恋爱,以前玩的不思议游戏(人家还只是动漫ip改编)都能吊打它,关键章节还多。这里的恋爱,真的不是斯德哥尔摩症状发作??我只感受到作者深深的厌女!非常厌女!这也是很多日式乙游通病,但即便如此,和另一部我玩过的同样“厌女”的红花(名字太长忘了,只记得红花了),剧情深度也远远谈不上,红花我也只觉得一般而已。。。

虽然,恋与深空的剧情是不咋地,但是!恋与制作人前两季的剧情(14章为止),不论是剧情设置还是人物情感塑造,吊打蝶之毒还是绰绰有余的,甚至吊打一半日式乙游了。而且,蝶之毒,不就是金田一耕助系列《恶魔吹着笛子来》的翻版吗?

我开始思考,蝶之毒怎么就在国内火起来了?想来想去,只能理解为应该是有了汉化,玩的人多了。不过,拿它来踩恋与我是万万没有想到的,要踩也拿点好的踩吧,至少也得是海市蜃楼之馆级别吧(虽然后者不是传统乙游,单论剧情而言)

说到踩,我想到了另一款乙游《掌心》,诚然,它也是3D乙游开拓者,咱也是玩过掌心的好吧。但是,如果放在2025年这个时代去看,从游戏整体素质来说,深空也是吊打掌心的。掌心创意很好,可惜后面几部都没有新意了,远不如第一部。

深深怀念15~20年前的日本乙游,很多还都是动漫ip,一样让人“谈”得很开心,现在都什么玩意?大概,是我对蝶毒期望过高导致的失望?如果没有前面的插曲,它在我眼里就和红花一个级别,属于中等水平吧。

再次印证了一点,不能人云亦云。好不好,只有自己玩过才知道。玩恋与的姐妹,大可以把头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