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导师又多了一位

其实我没有看过情深深雨濛濛,因为我非常不喜欢言情剧=v=

别看我给琼瑶正名,她的剧,我爱看的只有鬼丈夫和烟锁重楼。青青河边草,一帘幽梦属于电视上常放,所以比较有好感。但论喜欢,还是烟锁重楼排第一,还珠只看第一部,后面的嫌吵。

但最近,不是因为网上突然铺天盖地一堆宣传么,我发现一个讲解如萍的up主,这个视角太棒了!而且让我想到了一个人,失恋巧克力职人的沙绘子,现在加上如萍,这两位大神都是我的人生目标!

为什么是目标,因为我现在还做不到

我可能更多的是那个薰子姐,是依萍,我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我的目标却是现实主义者

也不知道这么多年来,我离这个目标究竟近了多少,也许并没有本质变化吧,否则20年也不会下场,如果是现实主义者一定会明哲保身,而这是我最不齿的。

可是,我真的好佩服如萍啊,人都会向往自己所没有的东西。

目标明确,主动出击,说服别人不是用普罗价值观,不是自己想说的话,而是用对方可以接受的逻辑。因为,她是结果论,方法是其次,关键是实现自己的目的。

我该怎样才能拥有那样强大稳定的精神内核呢。依萍这类人,看似真性情,其实非常脆弱,她的内核是极其不稳定的,只能用外表的强悍去掩盖内心的脆弱,一不留神就会踩中地雷。如萍可以为了达到目的一时隐忍,换依萍,早就掀屋顶了。但掀了以后呢,她拿什么傍身,没有“男人们”在背后撑场子,她真的可以顺顺利利当个清白的歌女么。

想到这,我似乎,可以理解肖战为什么妥协了。但当时的我还是依萍那个思维,我怎么可能接受。他妥协了之后,金主立即上位,代言噼里啪啦一个接一个冒了出来,二十来个都有了吧。那场面是多么地讽刺,我当时看到有多心痛。但,如果按照现实的眼光来看,这不就是最优解么。坚守所谓的信念毫无意义,人都要吃饭。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让我用现在的思维,再去经历那一幕,我会怎么想呢。我想我大概率还是会出坑的。很简单,那些代言就是在割韭菜。以前是感慨正义落败,现在是为了自己。

所谓抑郁

我对抑郁症是有点唾弃的,这样的想法很不客观,我承认。或多或少是受到了20年那些所谓的抑郁症小画家们各种阴暗狗血的画作的刺激吧。真正有抑郁症的人,根本不是那种人。

最近企鹅对各类剪刀手起诉,我注意到了一个不幸拿到传票的人,原本是想了解那人最终是什么结果,不过这人的“无病呻吟”又把我刺激到了,成天不是头痛身体痛,就是没力气拿手机。可以说是一个负能量爆棚的人,记忆瞬间复苏到了四年前。。。

我专门去查过抑郁和抑郁症的区别,可以说,世上大部分人,都有抑郁。这是一种正常情绪,偶发性的,随时产生,随时消失。但抑郁症不是,不受主观控制。网上大部分嘟囔的人,归根结底,还是现在的日子过得太好,太舒服了,才有时间胡思乱想。

我的青少年时代,不能说过得很好,但是,人的记忆是会美化的。现在回想起来,除了个别片段,大部分都是美好的生活点滴,真是不可思议。但如果让我重来一遍,对不起,不用了。

我到现在还记得有一碗白米饭,上面撒了一点糖,这就是我的午饭,因为没钱买菜,不开玩笑,毕竟连200块的学费都是拖欠的。那个时候,我妈去翻垃圾桶找吃的。所以,哪怕是现在,如果要和人打赌,去垃圾桶找吃的,我觉得自己也能做到。因为,垃圾桶里是真的有很多吃的,而且能吃,吃不死人。

那个时候,我开导自己的方式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想想那些山沟沟的孩子,读书要走一个半小时的山路。比起他们,我是幸福的

想想那些被卖到山沟沟里的女人,一辈子不见天日。比起她们,我是幸福的

想想非洲那些喝不上水的孩子,想想还处在战争中的孩子。。。

不能跟城市里的孩子比,只能去和他们比。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们比起很多人,真的是幸运很多了。而且,如果真的要和城市里的孩子比,其实,也一定能找到比你过得差的,太多了,只不过都隐藏在人群之中,终其一生,也很难遇到。因为比你幸运的,更是多到数不胜数。我还记得刚出社会,单位里一个老阿姨说,现在这年代,谁家里还没个二十万啊。当时我心想,不好意思,我家就没有,不仅没有,五分之一也没有。。。

现在,随着财富的积累,我一年挥霍在手游上的钱也可以有二十万(已悬崖勒马),再回头想想那阿姨的话,只觉得有沧海桑田之感。不过,哪怕时至今日,我依然不觉得一户家庭可以随便拿出20万,钱财这东西,最虚无缥缈,一场意外,一场大病,都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

说回抑郁,老实说,看到那些“抑郁”的留言,我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也试图理解她们,更准确地说,是为了自己。我会在什么情况下,生出同样的情绪?那个时候的我,要怎么办,才不会变成像她们那样。

可是无论怎么想,现在的我,都想不出来。我的确有不少抑郁的瞬间,但解决方法通常都是网上码段字,睡一觉,第二天立马原地复活。这种压根不叫抑郁,世人皆有。

我的人生经历,足够成为很多人的抑郁理由。我都没抑郁,还要怎样才能抑郁?只能说,我还没有遇到那些重大的突发事故吧,没遇到之前,想也是无济于事。

至少,我现在的解决办法就是

1 远离负能量平台,积极拥抱美好。这种不能等天上掉下来,只能主动搜索。哪怕是心灵鸡汤,也好过负能量毒汤。微博很多事,所谓的大事,压根就没出村。是的,我把那里称为村。只有在村子里,才觉得举足轻重,格外重要。搁外面,谁理你。我不去搜,根本不知道。

2 随时保持警惕。有时候远离久了,会真的觉得周围都是美好,但人毕竟还是活在这个社会,你可以保证自己不在负能量平台,但不能阻止别人在那里。负能量的病毒是会传染的,人又是一个极其容易被洗脑的生物。永恒是理想,变换才是常态。人无法改变别人的想法,但可以决定自己怎么做。

不要对人性过多期待,但也不用对人性失望。就是我现在得出的答案吧。

终于要给琼瑶平反了吗

最近不知道是不是赵薇要复出的关系?网上突然多出很多给琼瑶平反的声音。

先不管前者是真是假,我只想说,其实,后者的声音一直都有。哪怕以前因为某个官司,被恶意抹黑的那段时期,这股声音也从未消失,只不过,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自然乐于也敢于发声了。

我看过烟锁重楼,我深知琼瑶作品,不管是文笔,立意,都秒杀绝大多数的网文小说。她的剧,才是真正的大女主剧。只有她,养出了一代代琼瑶女郎,而不是那些帅气逼人的男主。

有人说,她的台词超前,有没有可能,至少在我们看剧的那个年代,这样的认知很正常,是现在的人倒退了,才显得超前呢。

这样的话题不想多聊,没用。我每次看那些反琼瑶的人说的话,都觉得魔幻。这些人,是真的在学生时代没有读过一部世界经典名著吗?那些作家的生平,一个个不比琼瑶炸裂?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我也看金庸,高中时狂迷卫斯理,我把倪匡那一系列都看了,怎么没见几个人大肆批判这些男作家的人品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绝大部分的声音,其实都是营销号的传声筒。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认认真真看过,只是在人云亦云,复制黏贴。我故意用了她,是因为我觉得很多男的聪明得很,不会干这种蠢事,除了可以靠流量收钱的男大V会参与,大部分男的有更正常的正事要做,乐此不疲批判的往往是女性。我的这种思维,很难不说是一种“厌女”。也许吧,我不想特意区分男性思维和女性思维,我只是觉得,很多场合下的男性思维,更像是一种正常思维,男女皆可这么想。但社会风潮却故意滋生出了一种女性思维,和正常思维(男性思维)区分开,把这些女的关了进去。

现在,因为有了某种需要,琼瑶剧被抬了出来,又开始受到了赞扬。有人说这是背后有人刻意引导的,这不是废话吗?这么大规模雨后春笋出来,只可能是刻意为之。但,正如同20年反肖战那会黑得密不透风,直到23年电影大战才突然把绝望的文盲搬出来一样。所谓的真相,就是可以在黑你的时候屏蔽它来打压你,在另一件事上需要它的时候再掏出来利用,顺便给你平反。

在网上,大流量绝对不可能是自发的。我以前,在B站上刷到那些泷泽秀明的剪辑,上百万了呢!我琢磨着他以往的视频最多不过2万,怎么突然那么热?当时的我,天真的以为,真的是靠剪辑出圈。。。直到后来发现了泷泽的骚操作之后,我才知道真的有营销这种事,哪怕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日娱。这些剪辑号,特别喜欢说,自己不是恰饭,是真的靠剪辑火的,拉倒吧。同样的事出现在很多人身上,包括最近突然刮起的所谓潘杨之好,在我遍布减肥垃圾广告的首页中,无数次作为清流出现,这些剪辑号无一例外喜欢说他们是自来水,是靠群众的力量出圈,我看了都觉得好笑。诚然有一部分无关的路人,被带节奏受到影响,自发地剪辑,但这些终究是虾兵蟹将。绝大多数的自来水出圈,多是幕后主导者的精心策划。

不管怎么说,琼瑶能得到平反,我还是很高兴的。

【蓝色监狱】绘心甚八名言集

一年前,我曾经发表了2篇长文夸赞此作,时隔一年重温,还是好热血啊。。。我最喜欢绘心甚八的发言了,真的是把我的心声都说出来了。

遂激情做了一个名言集(顺带一提,音频我早就下好专供上下班路上打鸡血听)

基本上把我最喜欢的几段话都放进去了

其中,此次重温最有感触的还是这段

有些路,只有放弃自己描绘的梦想才能看到

大家都喜欢宣扬永不言弃。现在的人们,大多数很会坚持,却不懂得放弃。或者说,因为沉没成本太高,不舍得放弃。

这个要举例太多太多了,不管是被套牢的股票基金,还是一段失败的恋情,甚至于,对那些社会事件慷慨激昂地大肆点评,事后打脸却死不承认的,都属于这类。

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自恋在搞鬼,即,如果承认自己错了,仿佛天会塌。但事实是,根本不会塌,没人理你,全是自作多情。

我感觉自己还是挺会放弃的,或者说,容易转变思路。你能说服我,你就是强者,我听你的,也许本质还是慕强心理在起作用。我佩服强者,所以我可以轻而易举承认自己失败。别看我在A上夸夸其谈很多,给我足够的钱,我能转身把B吹上天(喂)。世间很多事,A和B,都只是立场的不同。站在不同的立场,自然能看到不同的风景。思路这玩意,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时转变就好。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宫崎骏的收山之作(目前),终于在国内上映了,我也慕名去看了首映。

传闻此作评价两极分化,于是我心想,我一定会是那个赞誉的人,看不懂的人才会说它不行。于是我看完了,感想是

我果然是蠢才,我看不懂哈哈哈哈哈

=====以下包含剧透=====

好吧,这部片子唯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高潮的一段,塔主掏出13块石头,从未被恶意浸染的石头,如今的它们已经摇摇欲坠,外面充满了恶意,塔主希望主角做他的继承人,用这些石头搭建一个没有恶意的高塔。主角摸了摸自己额头上的伤,一个靠欺骗得来的伤,说这是他自己的恶意证明,他没有资格拿这些石头,塔主却和他说,你不要管,先搭了再说。

这是一个充满恶意的世界,即便是我们每个人自己,都或多或少沾染了那些恶意,这样的我们,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想要活出怎样的人生呢。

也许就是这部片想说的吧。

以上只是一家之言,毕竟,我只能这么去理解了。

除此外,片中果然充斥了各种宫崎骏要素,甚至觉得多得有点厌烦了,反而没有什么新意,仿佛是宫老把一生创作的精华,都塞在了里面,作为对自己这一生的纪念。

最后,爸爸是木村拓哉,这声音太有辨识度了,不用看名单都能听出来(笑)

我果然,还是最喜欢哈尔啊。

哈尔那间华丽的屋子,我的梦想之屋,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