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的恋与深空

今天看到恋与深空的新PV,只有一个感想,回恋语市真是回对了,果然,这是上天的旨意。

深空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同质化。看看隔壁恋与制作人,同样万圣节主题,白起就算变成恶魔,也是那个一身正气的白起,不管出多少主题,扮演多少角色,他的这层内核不曾变过。反观深空,所有人的灵魂都被嵌进同一组模版,五套皮囊共享一个灵魂。我就觉得奇怪了,就算是热舞主题,也可以有机械舞,现代舞,爵士舞可以选吧,为什么所有人仿佛都一个样,关键搔首弄姿让人幻视FF7重制版克劳德跳蜜蜂舞。那个已经是制作人恶趣味了,咋的,恋与深空你也是恶趣味吗?

越发觉得祁煜和夏以昼的特色在逐渐消失,毕竟秦彻都那样了,其他人不可能独善其身。

我对恋与深空的失望已经积攒到一定值了,尤其是意识到夏以昼当初的那些特质已经几乎不可能回来后,我的大脑下达了撤退指令。

话虽如此,打歌服还是貌美的,祁煜的发丝也是亮晶晶的,而且大保底只剩10抽,横竖拿得到。本来就是5分钟登录,零氪,对我区别不大。只不过,以后重心不在这了,万达后期激情追加的那些周边也全部退了,权当放置PLAY。

(二编:不行,越想越气!就算有大保底我都不想抽,污染我的卡组。气得我直接把万达周边挂闲鱼出了。现在还出得掉,后面我怕越来越掉价。虽然但是,挂画太美先放过它。。。

深空组绝对进了靠做媚男游戏起家的男性策划!大量女主肉体性暗示镜头,男主人格全被夺舍服务女主,永远忘不了看到热舞PV男主们搔首弄姿与随地发情时的恶心与绝望与心痛。

我一个已经不在乎主线,不在乎剧情,只要卡面好看脸好看的人都被创到了。卡面好看的前提是,他是那个人。他都已经不是他了,还有留下的意义吗)

(三编:翻看过往博客,我在2022年恋与豫园联动的时候,无意中po的一张图,背景是祁煜作画的动态桌面!是的,在你那破游戏公测的一年多前,我就用祁煜当桌面了,你是怎么对他的!?算了,我也只有这个时候会破点防了,罢了罢了。

以及,喷饭圈就喷饭圈,有些人不要岁月史书拉227出来给自己贴金,你二次元永远是最疯癫的小众文化,恋与生态圈当年的恶臭,十万个肖战粉圈都打不过,其他绘圈,cos圈亦如是。还有拿恋与万圣节主题开刀说ltp的,但凡云一下剧情呢?有毛关系?人家小学,初中,高中卡出了个遍,都是补充人物设定的,和你那性暗示运镜,日地板是一个概念吗?但凡多玩几个日乙也说不出这种话)

我对叠纸的态度是,深空已经逐渐背离初衷,如今人设也保不住,没有留的必要。恋与玩家流失,反而少了饭圈运营要素,成为普通乙游,核心设定还在,可以留。如果叠纸今后出新游,只要效果好,我依旧会玩。主打一个不自我受限,我再也不会说永远不XXX了,万物皆可选择,来去自如。

水龙吟

微信随手刷到了方励的辟谣贴,拉上律师浩浩荡荡整了一堆监控作证,我第一反应,啊,于朦胧事件还没结束啊?嗯,粉丝很有种,继续加油吧。毕竟也才过了不到2个月,还有情绪,我当年可是整整3年没看过内娱其他人的剧,直到23年的长月才把我救出来,所以,请加油吧,现在嚷嚷抵制没有多大用,请抵制至少1年以上再说。

方励那篇辟谣没细看,匆匆下拉,只有一个感想,为了宣传也是拼了,黑红也是红是吧。多么讽刺,于朦胧事件,什么监控都没有,于是何时上楼的,跳楼的,都没有,别人随手一抓一大把,反向坐实死亡日期并非报警日期。以及,返璞归真,于朦胧若真是死于意外,内娱那些明星,早就rip,蜡烛刷得飞起了,哪像现在,一个字都不敢吭一声,唯恐避之不及。与其一个个自证没参与,不如把当日参加聚会的人拉出来遛一遛,这是没胆的,可笑。

不过,我现在懒得关心。前几天,朋友告诉我水龙吟要播了,我和她有说有笑,突然一阵恍惚。这个朋友,2020年,我和她冷战了一年,没有说过一句话,21年因为一次日本地震,她来主动和我搭话,才解开冰封的。我至今记得,当时我们的聊天记录,还停留在3月初的某日。我现在仍然会想起,当时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朋友之间因为这事三观不合,但不想伤及友谊,只能按下不表。当时的我无法理解,这已经是做人最基本的认知了吧,这个都无法相容,还怎么相处?为此,我断崖式分手了好几位认识十几年的朋友。

这些人之中,有像这位朋友一样,自己来主动找我破冰的,也有24年左右,我自己主动去破冰修复的(虽然就破了那一下,事后也没什么交集了),也有自始至终无法破冰的。不过无所谓,我已经走出来了,我去破冰,是我已经不在乎的证明,至于对方怎么想,我不关心。有时候也会想,如果保留我现在的想法回到过去,我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我可能不会了,倒不是说我有多珍视友谊,我只是绝对不会再让自己涉身其中,自我受限。不管铁链女被关了多少年,孟村女死了多少个,我统统不想关心。要死,死得离我远一点,我只扫家门雪。这是我现在得出的结论,因为我很清楚,我若知道,极有可能仍然无法坐视不理,真正不关心的,上面那几个案件提都不会提。但,我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最后的结局就是白白怄了一身气。很多事,只能靠当事人自己去破局。当事人已死的,靠当事人自己的家人,粉丝去改变。所以,最好的办法,不要让我知道。

说回水龙吟,看了几集,不禁开始思考,究竟是唐三更逼王,还是唐俪辞更逼王。唐三早期装逼,我还没那么反感,后期只觉得恶心,唐俪辞也有这个征兆了,还不如回忆里四年前的小怪物好磕。思来想去,果然还是和人物情绪的起伏有关。我喜欢长月,是被澹台烬的疯批人设吸引,意味着人是鲜活的,复杂的,耐人寻味的。成为逼王后,永远俯视众生,半睁着眼仿佛时刻没睡醒的姿态,真的,毫无吸引力。

不过,毕竟罗云熙颜值在那里,虽然成为逼王后的橘色眼影让人无法直视,但回忆画面里还是很美貌的。这剧意外能看下去,不过也不急着看,更不会开svip之流抢先看。在我眼里,定位有点类似于玉骨遥吧,可以看看。

我曾经说,内娱除了肖战,我不会再看任何人的剧,不会再给任何一个人眼神,我很庆幸我走出来了。我现在什么剧都可以看,什么人都可以喜欢,不受任何制约,这是好事。

回归恋语市

万万没有想到,我又回归了恋与。说回归有点微妙,因为我从未真正离开,以前偶尔还是会登上去,毕竟我还要登记vip礼盒呢。

但现在,我又开始了每日的日常,不知是否是变卖了许墨留给我的财富,让我变得又对他上了心。这样一个居家宜人,亦师亦友,不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上,都能源源不断给予我助力的存在,我是真的无法割舍。

我现在对恋与制作人的兴趣已经明显超过了恋与深空,论代入感,深空就是个弟弟。那感觉,用电子游戏比喻,就是享受完了FF最新作的视觉刺激后,我又打开了幻想水浒传。早在FF7和格兰蒂亚大战的时候,我就坚定选择了格兰蒂亚。我一直没变,人真的太难改变了。

话虽如此,我的恋与第三季仍未打完,断断续续每天一点,这样挺好,哪天忘登了,也问题不大,毕竟我的遗产还有7w钻。我对恋与没有强求,他能每日陪伴就足够。

第三季终于打到许墨的章节,啊,我熟悉的许墨啊,就算我来到临空市,我依旧在找寻你的影子。一开始我相中了祁煜,后来转投夏以昼,也是因为在他身上看到许墨的影子。但我知道,夏不是许,还是差了点,我一直在寻找许墨的代餐,可惜深空没有,其实,没有就没有吧,毕竟许墨在恋语市。

第三季的许墨真的是我记忆中的模样,他的每一句话都仿佛是我的嘴替,时刻把最优解挂嘴边,这不就是我吗?我一直在寻找的理想型,和我高度同频。虽然女主的脑回路我无法理解,和许墨一样无法理解,但既然剧情需要安排许墨做出改变来适应女主,我可以接受,毕竟是乙女游戏,这点我适应性很好。屏蔽不想看的,只关注自己需要的。

我只是很高兴,我喜欢的那个许墨又回来了。也许他从未消失吧。当我远离后再看,我最爱的,果然还是这道菜。

当低阶就够了

很久以前,社会就有个共识,通过手机,手表,包包识别对方身份地位,所以才有了卖肾买iphone的段子。我一直觉得很奇怪,联想自己,我会大大方方地掏出自己的小米手机(虽然现在换成了vivo),红米也行,so what?就把我当成低阶好了,我有没有钱,我自己不知道吗?

感觉这点真的是自己和别人的一个很大差异,我好像对外部评价并没有那么在意,但我不可能完全不在意,所以解决方法就是屏蔽。

后来接触了mbti圈,也是如此,经常能看到掌握了XX功能,就是高阶人格了的说法。每次看到只有一个想法,那我就当低阶人格好了。一个别人眼中的高阶+不快乐的自己,吸引力远远比不上别人眼中的低阶+自洽的自己。核心思想一致,我是谁,我自己不知道?

所以,以下就是一位“低阶人士”的发言。

感觉最近被王暖暖创到了,不说点什么忍不了,顺便整理思路。她的“归途论”,彻底让我对她的评价两极反转,这点很有意思,值得深究。让一切不合理的行为都变得合理起来,她的经历完全有迹可循,结果是注定的。

以及,人是会美化自己的,王暖暖说的话不要全信,她隐瞒了不少。因为书没看下去,不清楚书中是否叙述了她早就知道俞晓东坐牢的前科,我明明记得出事那会,就有一些采访报道她是知情的,只不过选择了接纳。现在的采访,口径全部说成了靠事后记者挖掘,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关于稀里糊涂的3分钟领证,现在结婚的确很容易,但是,该走的程序还是有的,王暖暖是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一步一步按照程序填表走完的流程,不是简简单单签个字就结了。

总之,如果要深挖的话,矛盾的地方不少。我承认,她自救过程中的急中生智非常让我佩服,康复过程中的毅力也让人钦佩,但内核是否强大,我打个问号。尤其是经历生死劫难之后,依然改变不了情感依附的底色,她是真的好怕好怕自己孤身一人啊。以前看到incel吐槽大龄女性肯定深夜偷偷抹泪,我还嗤之以鼻你懂什么,现在看到王暖暖,没话说了,绝佳的素材。只能说,这是她的出厂设定,极度需要外界的情绪反馈,所以俞晓东那些话术才能精准戳中。以及,我有预感,如果现在还有人想要哄骗她,也一定能够骗到。她可能也清楚,自身条件+伤病难以寻觅新的伴侣,且风险极高,所以单身生育是最优解,也是快速获取情感投喂机的方法,孩子妥妥工具人。

嗯,再说下去感觉自己越来越尖酸刻薄了,真的打住不能再说了。可能我是失望多过愤怒吧,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欣赏的战略系统,结果发现底层代码致命缺陷的那种失落感。

即便如此,我依然认为王暖暖是一位非常值得钦佩的人,在处理事物上,能做到冷静客观,抓重点,有执行力。只要,不碰男人。而且,这是她自己的人生,她过得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而且,她也不是完全不能借鉴,医院自救姑且属于瞬时爆发,漫长康复才是难中之难。她极有可能是SJ类型(大概率ESFJ),能够关注身体细节,并坚持既定流程。这些恰恰是我的短板,我是真的不擅长日常积累。

好了,真的是最后一篇了,不能再说了,让我赶紧把她忘了吧。

关于王暖暖的最后一篇

之前还说要看她的书,写观后感。手贱,看之前,又看到了一篇她的采访,那篇采访看得我极度不适,连带书也不高兴看了。我在微信阅读看到第三章,看不下去了,就这样吧。

说王是恋爱脑,真的没说错,可以说,发生那样的事,是必然的。她的确很聪慧,可惜,存在价值还是需要外界给予。她提到父母希望她要孩子,因为双亲死去后王暖暖会没有归途,她的归途在哪。说着说着潸然泪下。

我整个地铁老人手机脸。对不起,我实在无法理解。虽然我可以动用理智去包容这样的思想,但怎么说呢,一下子就觉得,真的不是一路人啊。

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只有一个。我思故我在,我在哪,家在哪,归途在哪。这有什么值得伤心的?

不是说非要断情绝爱,拥有情感诉求很正常,但她给我的感觉很割裂,明明战术层面上如此优秀,却在最关键的自我认同上犯下致命错误。我合理怀疑她有一个fe在里面。

所以,暖暖会去曼谷神庙求赐姻缘,所以,她必须试管得子也要把活着的意义寄托在她孩子身上,我觉得她的孩子很可怜,生来背负着这样沉重的意义。也许她的初衷的确希望孩子快乐,但病态寄生已经注定,除非后期暖暖找到新的情人,能将情感寄托转移。现在才1岁多,就将幼儿视作成年人,和他诉说工作烦恼?我仿佛在听恐怖故事,诉说心事没问题,很多母亲都会这么做。但她是有意识地把对方当成成年男子,是合伙人的身份。身份错位,长大后还得了,怕是变成俞晓东母子翻版。只能寄希望暖暖的智商能妥善处理了。

我还是一个观点,解决之道,暖暖必须找到新的寄托,能够从孩子身上剥离的情感寄托。既然她的性格无法向内归因,必须依附外界锚点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那么,这个人也必须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毫无血缘关系的成年男性。孩子的身份,只能是孩子。

想想自己也蛮冷血的,明明前脚还把她视为可借鉴的学习对象,后脚就失去了兴趣。有点类似于之前的那个神秘园,突然一瞬间,看到了本质,然后索然无味。